青春教育剧《Skam》的教育功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青春教育剧是呈现青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情感经历、成长经历及人际交往的电视节目,它旨在引起青少年共鸣、引领时代价值、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文章以挪威热播青春教育剧《Skam》为例,从媒介现实和社会现实产生互动引发社会共鸣和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两方面对其教育功能进行探析,旨在为国产青春剧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青春教育剧 教育功能 符号现实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问题呈现出很多新特点,比如同性恋、网络暴力、性侵等问题都和现代社会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青少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青少年的成长不仅是青少年个人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之一的青春类教育电视剧对年轻受众的价值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几年国内的青春电影和青春教育剧往往把青春这个话题讲述得太过戏剧化,像《致青春》《匆匆那年》等,将青春的故事呈现得过于残酷,以至于人们总将青春和“堕胎”“伤痛”“迷惘”“颓废”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影视作品所营造出的符号意义对青少年的爱情观、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增加了年轻受众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因此,如何让教育类电视剧更加贴近受众生活,发挥教育的积极功能,意义深远。
青少年在心理、思想、道德、人格等方面都未定型,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更容易受到电视等影视文化的影响。如何使青春类影视作品更好地指引青少年成长,如何传递更多正能量等是当前青春类影视作品必须思考的问题。挪威校园青春教育剧《Skam》一共四季,由挪威广播公司P3频道制片,该剧讲述了关于奥斯陆一高中一群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主要通过网络播出。分析它的教育功能或能为我国的青春剧创作提供借鉴。
媒介现实和社会现实产生互动,引发社会共鸣
縱观当下国内的校园青春剧,怀念和祭奠青春的题材占据了主要市场,这一类的青春剧虽然侧重对校园生活的刻画,但是对青春的解读往往趋于一种“悔恨”,它们的主题多数围绕青春时期的情感纠葛,所以“堕胎”“宿醉”等情节非常频繁地出现在国产校园青春剧中。实际上,成长的烦恼可能远远不止这些。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给人们的价值观也带来了巨大的转变,青少年问题和许多现代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对青春的思考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此,应该结合更多的现代性特点重新审视。《Skam》应运而生,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青少年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和心理问题,选题符合现实社会需要,其营造的符号现实很大程度上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思想内容也更加丰富和深刻。因此,它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Skam》所描述的自我认知、社交问题、宗教问题、性侵、网络暴力、种族歧视、边缘人群等媒介现实都是与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问题遥相呼应,很容易引发社会的普遍共鸣,并且促进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这是它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Skam》是近年来少有的认真、用心拍摄的校园青春剧,剧组团队经过近一年时间对挪威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采访调研,故事来自于真实校园生活。比如第一季剧本中男主Jonas和女主Eve的故事,就是根据导演自身的成长经历而创作的,讲述了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爱情和友情关系的问题。第二季则通过讲述女主Noora和William的故事,对校园暴力和青少年性侵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季通过讲述Isak和Even的爱情故事,对同性恋和自我认知问题进行了探讨,中间穿插了对狂躁症群体的关注,这些细微之处体现出《Skam》满满的社会责任感,从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爱中,我们看到了这部剧对于人性的关怀。第四季作为收官的一季,讲述了Sana为代表的穆斯林宗教孤立话题以及青少年群体中的网络暴力等话题,可以总结为“青少年社交孤独症”。这些话题都是当今社会上存在,但国内校园青春类影视作品所没有探讨的内容,《Skam》的播出提高了社会对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关注和对当下青少年教育层面的反思,通过媒介现实和社会现实产生互动,引发社会共鸣。
为青少年受众提供“正能量”的符号现实
郑翰林(2003)认为涵化效果会发生在特定的人群身上,当电视世界的符号现实与受众个人的经验相同或是相近时,则电视内容有激扬强化涵化作用的效果;即便不是真正的实际生活经验,而只是与个人所觉知或理解的想法相同 ,都会有共鸣的效果。①
首先,《Skam》以细腻的洞察力不动声色地向观众讲述我们每个人青春时期都会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告诉观众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一些“羞耻”事情,但我们最终都能找到一种用“爱”化解所有问题的办法。在情节叙事、内容叙事和人物塑造上都非常贴近真实,因此,能够让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找到共鸣,进而强化其教育功能。
其次,不同于当下很多国产的校园青春剧,《Skam》更加注重人物之间矛盾的理性解决和成长中的两难困境,而不是一味地放大问题的阴暗面。青少年从这部剧所提供的符号现实中领悟到在自身成长阶段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如何应对现实中的问题和困惑,给他们增加了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剧中的主人公一起成长。所以,它不仅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视剧,更是一部表达理想的作品。
结论
《Skam》能超越众多青春偶像剧的重要原因是它的教育性。首先,它敢于把其他影视作品不敢提及的但又和青少年有着密切关联的社会敏感话题大胆呈现给观众,其营造的符号现实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其次,非常贴近青少年受众的真实生活,符号现实和青少年的主观现实互动,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Skam》试图通过营造正向的、积极的符号现实来引导青少年处理问题,给他们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让他们伴随着剧中主人公的成长而一同成长。这些正向的、积极的符号就是“一切都是爱”。比如剧中对一些社会边缘群体(如狂躁症群体、同性恋群体)投以大量的关注,充满了人性关怀,可以启发青少年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事物,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同时,剧中大量人物对白设计颇有哲理意味,给观众带来思考,能够真正引导青少年处理实际生活问题。这些正是国内校园青春作品中少见的东西,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从而提升国内校园青春作品的质量。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05-206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49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