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国务院授权,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郑州迎来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河南的一件大事。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政策优势、交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及经济实力优势,但也存在物流瓶颈、产业类型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开放度不足等问题。郑州市核心节点城市建设着力于从解决物流瓶颈、完善产业类型、引进及培养急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开放高地;人才储备;产业类型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郑州迎来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河南的一件大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推进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极大地拓展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也提升了郑州在全国的知名度。河南只有充分研究,才能抓住用好国家政策,才能形成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促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势
(1)政策优势。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愿景与行动》中两次提到了河南的省会郑州,不仅将郑州划入“一带一路”中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还被列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节点城市,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对于提升河南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交通优势。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欧亚大陆桥从郑州通过,郑欧班列通达中东及欧洲等国。达到国际4E级标准的新郑机场已成为我国第21个国际机场,从郑州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可以抵达全国80%的主要城市。
(3)产业集聚。优势目前,郑州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航空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非金属制造、铝工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聚集区已初具规模,正朝着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而迈进。
(4)人才优势。河南和郑州高校院所居多,拥有可观的人才资源和较为发达的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郑州市目前共有近140所本专科院校(含中专),在校生人数近百万,这将给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初级人才保障。
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瓶颈分析
(1)物流瓶颈。由于历史原因,郑州东西两方向上的货运量仍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公路方面,随着全国高速公路“7918”网的逐步实施,多条新建东西、南北走向高速干线对连霍、京港澳高速具有较强的替代性,郑州陆路运输的枢纽地位有被削弱的风险。在航空方面,新郑机场目前的国际货物比例仍偏低,通航的国际城市仍偏少。在铁路方面,郑州铁路枢纽的优势更多体现在“量”而不是“质”上。
(2)产业类型不完善。郑州市目前有汽车、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但产业类型并不完善。目前富士康一家独大,与其配套的产业链企业还未构建完善。郑州曾经是全国知名的商贸中心,但目前商贸优势并不明显。一些中小电商企业虽然也在快速發展,但形成规模的还不多。郑州虽然地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但物流企业往往仅作为一个中转地,以郑州为基地的知名物流企业并不多。
(3)河南地处内陆,开放程度不足。河南省是内陆大省,对外宣传不够,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信息闭塞使企业对国际市场上的经贸信息缺乏了解,在商机的把握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人才质量、结构与产业需求有差距。河南省适合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人才相对匮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高等院校相对分散;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对接,教育和培训体制尚无法满足涉外经济乃至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路径
(1)解决物流瓶颈方面。郑州市应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加速建设物流枢纽,抓好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盘活物流资源存量,共享物流规模效应。同时应加快完善物流结点网络,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物流市场。
应加快完善路网建设,推进郑州与周边地市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简化通关手续等环节,最大程度地发挥郑州铁路优势,扬长避短,弥补郑州缺少海港的先天不足。同时还应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驻点,特别鼓励其在郑州建立基地,给与其相应政策优惠。鼓励航空公司开设新航线特别是境外航线,鼓励航空公司增设定期货运包机等形式的航班飞行。
(2)重点产业升级方面。郑州市应着力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应建立并完善针对外资企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并在大力建设本土郑州银行、中原银行的同时改善金融服务与监督管理,不断优化外资进驻郑州的金融环境。应进一步精简海外资本进驻郑州投资的审批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外来资本的引入刺激郑州本土金融服务及信息咨询行业水平。应大力扶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已初具雏形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贸易的产业聚集效应,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除此之外,应充分做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并与中西部地区兄弟省市进行合作,找准承接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扩大开放程度,加强对外交流。坚持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为重点,全面融合“一带一路”,发挥经济腹地和双向衔接功能,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规则,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形成双向开放大格局,不断提升郑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河南自贸区建设作为国家“一带一路一道”战略的一部分,实施“东联西进”,借势发展。
(4)实施人才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有序放开和放宽郑州市人口落实条件,吸引全省人口和周边省市人口向郑州市集中集聚,做大郑州人口数量,打造千万级人口大都市。科学把握城市人口变化趋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有序引导人口向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等产业功能区,以及向卫星城、小城市和特色镇梯度转移。以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为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产业人才队伍等引进和培养,不断强化城市发展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同时有针对性地招收“一带一路一道”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逐步形成外语、外贸、国际法、国际金融等专业型、外向型人才的洼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3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