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同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这个阶段学生所接受的德育对其一生有着深远和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发现思想政治课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厌学程度则有轻有重。学生能不能学习并学好思想政治课,
  关键词:厌学 原因 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194-02
  厌学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文化学习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分析中学生厌学的表现、成因,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效,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思想政治课厌学是指学生受主客观的影响,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动机有偏差,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此课程从而对该课萌发厌倦心理,以被动的状态面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配合甚至阻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课程作业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原因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情绪易受外界干扰,面对家长与老师双重压力,学生会因某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或者学习态度等问题,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丧失信心。
  1.学习积极性低,缺乏学习动机
  多数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生都对思想政治课程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这门课是属于副科范畴,学习这门课只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而之所以学习这门课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一旦政治教师对他们提出相关的学业要求时,他们会选择学习其他学科,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还有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只需要死记硬背,并且对主流思想教育是反感的,反而对社会中的消极热点话题比如八卦新闻感兴趣,从而不难看出学生的兴趣点与上课内容是截然相反的,学生也很难产生学习动机。
  2.学习方法有误,学习效果不佳
  在高中阶段,往往数理化成绩优秀的同学是讨厌背诵的,但这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在推理型学科学习中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理科类的课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思想政治课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记忆,那么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识记方法,导致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渐渐地对思想政治课失去兴趣。
  二、教师的原因
  高中生在校期间的时间超过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仍然处在过于注重升学率的阶段,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升学为第一要务”的影响,只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那学生相对地就会在思想政治课上找不到存在感,在课堂上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沿用了传统教学法,“重知识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指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僵化,师生在课堂上无法以饱满的情感投入到课堂中,整体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也就找不到兴趣的切入点。
  2.忽视学生地位,差别对待学生
  现在一套教案用数年的情况屡见不鲜。教师因家庭压力、学校压力等常常闭门造车,不重视学情的把握,很多知识点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强加给学生,学生无法参与教学实践,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教学内容产生引起共鸣。
  如今,许多教师都无法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会特殊关照,对于“尾巴生”缺乏应有的耐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例如,在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只选择与优等生互动,若差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会借题发挥,指责甚至辱骂差生,对差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也许会有差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成绩,但是因为课堂表现得不到认可使他丧失前进的动力。
  3.缺乏有效沟通,忽视学生需求
  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都是师生通过沟通和交往而实现的,有效的沟通和交往是达到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师生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但可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而且能促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进而接受其所教课程。也就是说,要想使学生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内化,首先使学生真正认同老师上课所传授的内容,经过整合和自我建构,形成适合自己理解的知识框架。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为重要。课堂互动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以及难易程度的设定;课后交流更是必不可少,虽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书面作业或者考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是课后的交流恰恰能方便教师随时调整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了解学生的需求与疑惑。
  三、学校的原因
  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涯中,学校是其接受文化教育的主场所,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重視程度不够
  在以升学率为导向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校只在乎学生的分数,而漠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很多学校重理科轻文科,开设的文科班级数量远少于理科,有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而“歧视”文科生,认为聪明的孩子都会选择理科,文科班的教师与学生自然地看轻自己,也更加轻视文科中的思想政治课。但是,思想政治课实质上是一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不仅如此,思想政治课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思想政治课程所特有的实践性要求这门课不只是理论上的讲授,需要加以社会实践配合。但是学校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很少或者从不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2.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均是以成绩为标准,而师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评价体系展开。当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学生优劣程度,就会显现出其局限性。思想政治课具有特殊性,它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相关知识,还要求教师施以相应的道德教育即德育。知识掌握的程度可以根据成绩来判断,但是德育效果是无法通过某一次考试来评价的。正是由于学校相应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思想政治学科学而无用”的层面上,引发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厌学现象。
  四、家庭原因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除学校教育以外最为重要的教育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首要环节,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家庭教育不到位
  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由于自身知识有限,更多的只是为孩子提供教育经费,而学习上的困难却难以帮助孩子解决。有的家长因在外务工无法照料子女,子女因缺乏相应的关爱和完整的家庭教育而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缺乏约束,更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厌学或辍学现象。
  2.教育理念未更新
  现阶段,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心理仍然根深蒂固,因而整个家庭都会把这样的期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成绩成为了家长评判子女学习优劣的唯一尺度。当子女成绩下降时,家长极有可能通过批评、责骂、殴打等方式来“鞭策”子女学习,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家长不闻不问。但是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家长,这样的行为方式和态度都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加深。
  五、社会原因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没有完全踏入社会,但是始终生活在这个社会圈里。社会一些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都会引起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
  1.不良的价值观念
  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西方的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不断流入中国,而三观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的高中生,由于缺乏对社会思潮的正确理解,很容易产生错误的或者扭曲的价值观念。以“读书无用论”为例,现在社会上充斥着追求物质利益至上的观点,认为学习并不是取得物质和社会地位的捷径,甚至不是必经之路。一旦学生头脑中充斥着这样的思想,就意味着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厌学的念头。
  2.不利的外部环境
  现在网民的年龄层次愈来愈低,中学生成为了网络的主力军,网络一方面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便捷的生活,与此同时,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影响。有的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而对学习失去激情,有的沉醉于网络而染上了网瘾;学校附近也会出现网吧场所,学生的自控力因此受到挑战。而且,许多糟粕言论充斥网络,对新事物有着强烈探索欲却没有辨别力的学生更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试图从网络中得到学习上无法获得的认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获得自尊上的满足,厌学情绪随之而来。而思想政治课传播的是主流正面思想,与网瘾少年所接收的观念南辕北辙,因此其会对思想政治课愈发厌烦。
  现如今,高中生厌学思想政治课问题异常突出,帮助高中生消除厌学心理迫在眉睫。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学情绪一方面对学生今后人格的塑造和身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对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通过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特长,使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乐学”。
  参考文献:
  [1]包书怡.中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教导刊, 2017(  2 7 ) :     179-180.
  [2]宋晨升.中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原因与类型研究[J].教育探索,2002(11):110-111.
  [3]郑伟伟.高中生思想政治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4]沈雪.中學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4 (1):  236.
  [5]丁馨.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厌学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龙海英.中学生厌学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18(10): 77-80.
  [7]姜兆芹.高中政治变“厌学”为“乐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15.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