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班幼儿冲突发生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园中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是很常见的。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并不全是互帮互助、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相反的,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会因各种原因与同伴发生冲突。中班幼儿已能简单理解和评判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并能初步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但中班幼儿在发生冲突时大多会寻求教师的帮助或建议。随着现代教育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一线教师对于幼儿认知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在幼儿发生冲突时会首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无法解决时,教师会采取适当的介入。
  关键词:中班幼儿;冲突成因;解决策略
  
   一、 导致冲突发生内外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是冲突发生的原因。刘文,廉欢在研究中认为生命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有它自己独特的气质特点。中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通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或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问题。
   社会交往水平高的幼儿,遇到与同伴冲突时能通过协商、合作、分享的办法主动解决,这与这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交往经验有关。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尝试自己解决未果时,通常是寻求教师的帮助,在教师的解决过程中得到了某些解决方法,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社会交往水平低的幼儿遇到同伴间发生冲突,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采取粗暴行为或寻求教师帮助,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幼儿与同伴建立的良好关系,也不利于幼儿积累社会交往经验,加之认知“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交技能的缺乏,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和频繁发生。
   (二)教师、家庭、幼儿园因素
   不仅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面对幼儿冲突,有的教师会直接干预、强行制止,而有的教师会在冲突事件发生时及时找幼儿谈话,并积极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地处理问题。班级幼儿整体的社交水平、认知、能力等的发展与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规则建立、师幼互动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千差万别。家庭氛围融洽的幼儿能在父母引导下学习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而长时间生活在争吵、压抑的氛围中,会使幼儿的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
   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冲突是一种外在的影响因素。通过观察来看,抢夺玩具或游戏材料是引发幼儿冲突的一个主要诱因,而这与幼儿园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的匮乏密切相关。
   二、同伴冲突的起因及解决策略
   Brenner&Mueller指出幼儿冲突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对物品的拥有和使用, 二是行为不当或者行为缺失。Hay和Ross关于幼儿间冲突的研究发现,88%的冲突与物品有关。其次是加入同伴正在进行的游戏所引起的冲突。最后整理出引起幼儿间冲突行为的原因常见的前三项:物体拥有、进入团体干扰、违反社会规范。随着年龄的增长由物品或空间引发的冲突所占的比例下降,而社会性动因引发的冲突所占的比例上升。
   王小鹤、卢欢娜在研究中采用刘晓静的幼儿冲突解决策略分类法对幼儿的冲突解决策略进行观察,分别是:第三者介入告状、求助、攻击、协商、放弃屈服、威胁命令、互不相让、友好的动作表情,并将八种策略归纳为积极策略、中性策略、消极策略三种类性。幼儿面对同伴冲突采取的方法是消极解决策略为主,因为该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不健全,社交能力差,多以自我为中心,在解决策略的运用中不能很好的采取积极解决策略。
   纵观国外以往研究,对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类型的研究常见的分类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和五分法。
   二分法根据是否有利于冲突的解决二分为竞争与合作两类。由于冲突行为的复杂性,当面对不同的冲突情境时这种单一维度划分很难界定对冲突解决是有利害是无利。故这种分类方法很少被研究者所采用。
   三分法在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中比较常见。美国的Amirkhan(1990)和芬兰的 Osterman和Bjordqvist主要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人们应对生活事件的压力所使用的策略,总结出三种基本策略模式:求助、回避和问题解决策略;从行为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得到三种问题解决的基本模式:退缩、第三者干预和建设型冲突解决。
   在五分法中最著名的是Blake 和Mouton(1964)提出的划分方法。该分类方法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关注他人和关注自我维度,每个维度又分为高低两个不同水平。根据个体对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五种冲突解決策略: A.退避(withdrawing):采用这种策略的个体对自我和他人利益的关注都很低,个体往往会采取回避问题或离开冲突情境的方式。B.妥协(compromising):采用这种策略的个体完全忽视自我需要只高度关注他人利益,往往为了满足他人需要而牺牲自己的利益。C. 强迫策略(forcing):采用这种策略的个体只高度关注自我利益,无视他人的利益,常常会为了达到自己的需要而不惜牺牲他人利益。D. 安抚策略(smoothing):采用这种策略的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利益的关注都具有中等程度,个体在试图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中庸之道,即双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来迁就对方的要求,以此避免冲突。E. 问题解决策略(problem solving):采用这种策略的个体充分考虑到自己和他人双方的要求,在解决冲突时能做到兼顾双方利益,试图寻求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冲突解决策略的影响因素
  
   影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与个体特征有关的因素和外在的测量因素两方面。
   研究表明,年龄和成熟因素对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年龄儿童在冲突解决中所使用的策略是不同的,成功的冲突解决策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Ohbuchi等考察了日本小学生在假设情景中的冲突解决策略。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采用的策略数量逐渐增多;个体偏好的策略类型存在年龄差异,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倾向使用双向策略。Laursen对同伴冲突的分析证实了这种年龄发展特点:儿童较多使用强制策略,较少使用回避策略;而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协商策略的使用比较普遍。
   在冲突解决策略的性别差异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Ohbuchi发现女孩通常会比男孩使用更多的策略。Miller Danaher和Forbes对5-7 岁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冲突进行观察时发现,男孩更倾向于使用身体的力量和威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女孩更倾向于使用缓和策略。
   除了幼儿自身的因素以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冲突解决策略。主要有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例如,Rbin(1998)对2-4岁幼儿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如果父母采用敌意、拒绝、干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会使那些原本就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幼儿在同伴冲突的解决中更多的使用外显的攻击或者破坏性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文,廉欢.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 Amirkhan JH. A factor analytically derived measure of coping: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dicat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90, 59(5).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 杭州 321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9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