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古村落李家疃村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古村落,李家疃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风貌保存完整,是江北庄园式明清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本文主要探索李家疃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指出要保护与建设李家疃传统村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李家疃;文化遗产
  
  一、李家疃村介绍
   李家疃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驻地东南3公里处,309国道路南,与济南市章丘区接壤。其明清古建筑群落,占地60亩,古建筑200多间。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2年,國家住建部公布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山东的6个村庄入选,李家疃村是其中之一。传统村落据查定义是: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014年,李家疃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51个传统村落之一。2015年李家疃村被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办公室公布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由此可见,李家疃村具有宝贵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二、李家疃明清古建筑群
   作为山东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李家疃古建筑群主要是明清王氏家族的住宅和花园遗址,包括九座院落和数百间砖石结构的房屋。这些房屋建筑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据民间传说,唐初李世民为清扫隋朝残匪,途径这里时,曾经在山脚下“阅兵点将”,所以以皇姓赐村名李家疃。王氏家族在明朝洪武年间迁徙而来,繁衍生息,几百年的时间,在这里形成了以王氏大庄园为主题的宏大建筑群,现在有200多间古建筑得以保留。十九世纪初,李家疃村有不少人到南方做绸缎、布匹生意,买卖亨通,大多数人将所赚钱财购买土地并建造房屋。建在村庄的中轴线上的是当时最豪华的9座特点不同的建筑,它们九门相冲,南北贯通,房屋宽敞高大,造型颇为美观,建筑房顶均用精致瓦和兽形瓦来装饰。其中5座两层楼房(现存3座)尤为壮观,挺拔高耸,恢弘大气。村南及村北还建造花园各一处,花园里布局合理,设计别具匠心。北花园取名为“怀隐园”,南花园取名为“南寺”。园内的假山池沼及奇花异石,其材料几乎由江南购运。现花园存有住宅、书房、花园、门房、闺房、楼阁、厅堂等房间。因大部分建筑为砖石结构,用料比较讲究,施工质量也属上乘,所以建筑群保存比较完整。
  三、李家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1.拴马石
   李家疃几乎每一面古老的院墙上都有拴马石,相当于现在的“停车场”,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有些街巷干脆直接被命名为酒店胡同、当铺街、盐店胡同等,这都说明该村在历史上曾集中了许多店铺,常常有外地商人聚集于此,在村里的酒店吃饭和住宿。加之周村曾经繁荣的商业文化,李家疃以东又有着丰富的煤炭、焦宝石、砂岩等矿产资源,据此可以推断李家疃曾经作为集贸中心存在着,或者就是一个因集市而兴起的村庄。因此村里数量众多的拴马石也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释。
  2. 亚元府
   李家疃比较著名的建筑有“亚元府”。在清朝时,李家疃村的王悦凝武艺超群,被朝廷冠以武亚元。据史料记载:“王公,字观成,号冠英,丁卯科武亚元侯,选运税,例授武略骑尉,武亚元所用样刀一百五十余斤”。古建筑群里的亚元府门前的牌子上写着“王悦凝府第,丁卯(1807年)考取武亚元,故名‘亚元府’。亚元府大门建筑宏伟壮观,门楼四柱框架式砖木结构,青砖黑瓦红漆大门,垂珠连龙,雕刻精致。大门内原有影壁墙,亚元府影壁不同于其他影壁,精美的花岗岩石浮雕。大门两侧有护院门房子、候客房,其房内设有地炉取暖。院内前后四合院,厅房、羽斋、练武厅布局合理,建筑宏伟。
  3.孝牌坊
   李家疃村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所建里建的两座节孝牌坊坐落于村里一南一北。两座孝牌坊建筑使用湖青石,每块重约数吨,长约七八米,造型美观,挺拔高大。其中最雄伟的为南节孝坊。南节孝坊宽大约5—6米,高大约7—8米,在坊顶青石檐下还有皇帝“圣旨”二字,下刻有两行字为“节孝维风王夙妻于氏节孝坊”字样。坊门的前后两侧各有一对伏卧狮子,为青石雕刻,惟妙惟肖,造型逼真。
  4. 五音戏
   王氏家族在经济上的衰落,使得其后人不得不在商业之外的领域另寻出路。李家疃走出去了一名颇具影响力的五音戏名角—“自来喜”王焕奎。五音戏有200多年的历史,源于山东的章丘、历城一带,后传于潍坊、淄博、滨州等地,原名为肘鼓子戏,是典型的地方剧种,地方特色浓郁,语言生动而风趣,唱腔优美且动听,表演朴实并细腻。作为淄博五音戏(西路)创始人之一,王焕奎自幼学戏,精于韵律,善于表演,带有徒弟四五十名,曾在济南、章丘、淄川一带演唱五音戏谋生,受其影响,李家疃村民也曾组织过一支村民自发的五音戏戏班,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过年时村里都要演五音戏,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如今,每逢重大节日,李家疃村民自发组织的五音戏剧团仍会将人们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唱唱五音戏。
   由于李家疃村及周边地区工商业较为发达,村民大多就近择业,出远门打工的并不多,村民生活比较为富裕,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也较强,相比其他传统村落,李家疃村保留了更多的人气。这份对于故土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对于李家疃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柳红明 马廷君. 李家疃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J]. 城市住宅. 2017(2):74-77
  [2]齐人张晔. 揭开李家疃古建筑群的神秘面纱[J].春秋.2006(9):2
  [3]毛葛. 内外之界山东淄博李家疃村王氏宅院[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3(11): 126-129
  (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9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