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模态视角下的Vlog话语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崔璨

   [摘要]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海报、电视等行业,而对于Vlog这一国内新兴的视频形式,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试图通过多模态话语中的视觉和听觉等模态中符号资源的互动来分析Vlog拍摄者想表达的意义与图像的呈现意义。以国内最早一批的Vlog拍摄者之一“大概是井越”为例,分析拍摄者想要提供给观众的画面与互动心理,有利于观众更好把握观看Vlog时的参与状态,也有利于拍摄者更好把握观众的接收角度与心理。
   [关键词] 多模态;Vlog视频博客;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 J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115(2019)03-0110-04
   一、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前,许多语言学学者更多的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介的表现形式。90年代后,多模态在各界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技术将多模态话语丰富起来,原本单一的语言系统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交流方式的便捷使得人们沟通的媒介渠道可选择性增多,从原来单一模态发展成为多模态交流的时代,而Vlog(视频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将各种符号资源进行编码与意义建构,并进行分享与传播,人们在观看Vlog的同时去解读这些符号进行解码。本文通过对Vlog所运用的多种符号资源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分析如今Vlog的制作与传播,对Vlog在日常传播中的特点与效用进行分析。
   二、Vlog简介与特点分析
   Vlog,即视频博客,是video blog的简称,是将视频与传统的博客结合起来的产物,最早起源于2012年,YouTube诞生了第一条Vlog,随后这种以记录生活与分享生活的视频传播方式在各大平台上火速发展起来。2016年,Vlog开始进入中国,并在2018年开始迅速兴起,2018年被称为是继2016“直播元年”、2017“短视频元年”之后的“Vlog元年”。
   Vlog通常以记录与分享个人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创作者自己为主角,自己进行拍摄、剪辑与分享,结合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多种传播方式于一体,凭借着鲜活的内容与丰富的场景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成为当下国内较火的一种网络视频类型。2017年,Vlog开始在国内兴起,刚传入国内时还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各大平台与当红明星与Vlog的合作与拍摄,Vlog这个概念逐渐渗透到网民的生活中。各类平台上以意见领袖的Vlog拍摄为引导,各大品牌商与合作机构也顺势迎接Vlog的大潮,逐渐提升Vlog的影响力。
   一个标准的Vlog主要包括了intro(前言)、A-roll(主观叙述视角)、B-roll(客观环境视角)、outro(结尾)四个部分。Intro主要是对整个影片的简介,A-roll主要是指摄像头对准拍摄者自身,即自拍叙述的镜头,B-roll是指关于拍摄者亲临的现场环境、景色、事物的镜头,outro主要是整个视频的结尾。在Vlog引进之后,它的主要形式演变的更加多元与随意,不同的主体会对Vlog的内容作不同的创新与变化,Vlog的这四个部分逐渐演变,字幕、图片和音乐等的剪辑穿插进不同的板块中,使得Vlog的形式更加多样。总的来说,Vlog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真实性较高
   Vlog主要是记录日常生活,拍摄内容是以拍摄者个人故事为主线,将拍摄者日常经历的现实生活呈现出来,相对于视频节目和短视频等视频形式来说,Vlog内容的真实性更强,拍摄内容更贴近生活与实际,给观看者更强的代入感与贴近感,讓观看者能直观的融入进拍摄者的生活之中,仿佛此刻自己正在和拍摄者一同经历着视频中当下的情境。生活本身变成了戏剧性的场景,它不仅本身以现在时的时态存在,而且也以现在时的方式在观众面前呈现。①
   (二)拍摄门槛较高
   相对于短视频的拍摄而言,Vlog的拍摄与剪辑对拍摄者的要求更高。Vlog的拍摄长度通常为10~20分钟,内容生产者对视频内容的精细化程度要求更高,需要自己进行编排、拍摄与剪辑,需要掌握基本的拍摄与剪辑技巧,脱离了短视频的“接地气”“审丑”倾向,逐渐回归传统的审美取向,视频内容精致化,对拍摄者的技术和媒介使用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
   (三)个人化属性较强
   Vlog的拍摄内容更多具有一种私人化倾向,使得它具有将为浓烈的个人化属性,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经历不同,所拍摄与呈现的内容也不同。每个Vlogger在拍摄与剪辑的过程中会形成个人风格,内容不易被复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质化的倾向。
   三、多模态分析——以大概是井越Vlog为例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将语言作为日常生活中唯一的符号进行意义的表达,多模态话语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交流之中,综合利用声音、文字、视频、色彩、动作等多种媒介进行符号资源的互动与交流。
   多模态话语分析就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符号模态来共同构建符号意义。Halliday认为,人类文化发展至今,是由众多的社会符号意义系统共同推动发展的,而语言,则是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系统。他认为,语言的系统功能能实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三个元功能的抽象语法系统。Kress&Vanleeuwee将H 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延伸到视觉层面,把他的三大元功能重新定义为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别对应了其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井越大概是国内最早一批拍摄Vlog的博主之一,在2017年5月发布第一条Vlog,而国内Vlog开始爆红已经是一年之后了。他的内容大致包含了恋爱日常、个人日常、旅行记录与品牌活动等等,由于他诙谐幽默的吐槽式哲学、美好的日常生活和令人羡慕的与国际大牌、各路明星的合作内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他在2018年底发布的年终盘底视频《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获得了1834万播放量,可以说是国内Vlogger最具代表性的博主之一。本文将以他发布的Vlog为例,进行多模态视角下的Vlog话语分析。    (一)Vlog的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主体表现为叙事表现和概念表现,视频、电影一类的动态话语的叙事图像中的矢量,是由图像中人物及其延伸等元素形成的一些斜线、人物目光等形成,叙事图像包括行动、反应、言语和心理过程。当画面中的被拍摄对象被矢量连接起来,他们就被再现为与对方进行着某种互动,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连接。叙事过程可以进一步分为动作过程与反映过程。动作者通常是发出矢量的参与者,有时也可以是动作者本身,而反映过程中的矢量是由眼线构成的,反映过程的参与者分别为反映者和现象。反映者是看向别人的参与者,而现象是被看的参与者。
   在井越的Vlog中,很多时候都会拍摄到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或与他正在交谈的人,这些与他形成互动的对象与他被矢量连接在一起,达到了再现效果。例如在第48个Vlog中,井越在介绍手里的酒时,将酒拿在手里,面对着镜头介绍。当他看向酒时,井越是动作者,酒是目标,共同构成了叙事过程中的动作过程。再如第25个Vlog中,井越和他的女朋友小八说话的画面,在他的往期Vlog中常常被体现。在这个画面中,井越和小八互为反映者和现象,共同构成了叙事过程中的反映阶段。
   (二)Vlog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主要是关于视频的拍摄者、拍摄内容以及观众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表现在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这四个方面。
   1.接触
   接触可以分为提供类和索取类。当图像中人物的目光不看向观众,不向观众索取信息时,这类图像为提供类图像,当图像中的人物看向观众,想从观众那“索取”什么,这类就称为索取类图像。
   在Vlog中,由于具有A-roll这一部分,拍摄者会有一部分镜头是拍摄者面对镜头说话,此时拍摄者的目光直视着观众,这类直面观众的拍摄视角在Vlog中很常见,属于索取类图像,拍摄者通过这类图像能更好的与受众达到一个交流的效果,与观众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仿佛就在面对面交谈一样,达成交际意图,构建互动关系。
   此外,在Vlog中也存在着拍摄者的目光看向物品或他人的图像,这类图像就属于提供类图像,目的在于提供给观众与自己此时相关的人或事物,把观众的目光引向目标物上,引起观众的注意。
   2.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在镜头中大多数是以景别的方式呈现的,包括近景、中景和远景。在Vlog中,由于拍摄者为主角,在很多时候,拍摄者会采取近景的镜头与观众对话、交代画面情节发展。观众一般只能看到拍摄者的头部的胸部以上,当拍摄者不在自己面对镜头说话,而是把镜头转移到拍摄自己生活中的朋友时,拍摄镜头也选取的是近景或中景,这样的距离把拍摄者与受众之间的社会距离拉的很近,有一种直接面对面聊天的朋友间的熟悉感,或自己亲临现场的体验感,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拍摄者的表情变化和视线的转移,缩短了社会距离。
   3.态度
   画面中拍摄者想要表达的态度由画面的角度来影响,角度分为水平视角或垂直视角,水平视角下,拍摄者与观众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而垂直视角下俯拍或仰拍都会引起拍摄者与观看者位置的差异,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差异。在Vlog中,拍摄者与观看者之间的水平视角一般都是正面的,很少出现倾斜的视角,倾斜的视角往往会带给人一种疏离感。垂直视角中,Vlog一般也是采用的平视的视角,俯拍和仰拍一般只存在于介绍周围环境和特殊情形下使用。平视的视角在Vlog中保证了拍摄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距离感和疏离感。
   4.情态
   情态是指“某种图画表达手段(色彩、再现的细节、深度、色调等)使用的程度”。②由于Vlog的拍摄内容是拍摄者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记录,因此在图像再现时,会尽可能的保证图像的真实性,保留了拍摄者自身所见所感的生活原态,在色彩、细节与色调上具有高情态性。由于井越常常去各国旅游和参加品牌展览活动等,在他的画面中,我们能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景色与场景,例如在井越的第25期可口可乐展览现场的Vlog,现场色彩十分鲜明,让人在视觉冲击上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高情态能够更加拉近拍摄者与观众的距离,建立互动关系。
   (三)Vlog的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由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来实现。主要是关于画面的构图对信息的赋予所产生的影响,画面中不同的位置或大小都會对画面提供的信息产生影响。在Vlog中,由于拍摄者是主角,拍摄内容都是关于自身的生活常态,信息值和显著性最大的是拍摄者自身,拍摄者通常会在画面空间中占比最大,且一般处于画面正中,以突出拍摄者的主角地位。
   (四)Vlog的音乐与声音
   听觉模态在视频表达起着重要作用,Vlog中的听觉模态主要包括了人物叙述、背景音和配乐三部分。“电影和音乐旋律一样,二者从根本上均体现出时间之流,让过去和现在相连绵延”,③Vlog中声音的呈现与电影一样,有相同之处。
   人物叙述一般是在A-roll部分,拍摄者面对镜头讲述的声音,这是拍摄者与观众最直接的声音上的沟通。在叙述中,拍摄者会通过调整音量的高低和音色来实现与观众的距离转换。例如井越的一只玩偶小箱在入境时,井越有时会选择给它配音,而音色的转变则将观众与井越的互动转移到了观众与小箱的互动上,实现观众互动关系和距离的转变。
   背景音在Vlog中也十分常见,由于Vlog主要记录了拍摄者的生活日常,背景音在很大程度上能最本真的还原现场的原貌,观众能在不同情景下体会背景音带来的临场体验。例如井越在一期为某音箱品牌做的Vlog合作视频中,他在公园里野餐,音箱发出的音乐和周围的环境音融合起来,让人有一种在草坪上听歌的惬意感受。
   配乐的选择在Vlog中十分重要,配乐的选择会给原本较为枯燥的视频内容增添不一样的趣味性。在井越的2017年终盘Vlog中,他选择了节奏感十分强烈的一首《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他将画面的剪辑与配乐的踩点一一对应,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节奏感,给观众带来听觉与视觉上的双重配合。
   四、结语
   Vlog作为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一种视频形式,在拍摄和内容的呈现上是多种符号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模态话语分析更多的强调了多种模态对交际的重要影响,强调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模态下,通过多种感官进行交际与传播。本文重点分析了Vlog中各种模态的不同作用,从Vlog视觉模态上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上来探讨Vlog拍摄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以及视频的呈现方式,从Vlog听觉模态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听觉上的不同感受带来的影响。Vlog虽说在国内的形势刚开始流行,但研究Vlog不同的模态间符号资源的互相作用将有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拍摄者的内容,也有利于拍摄者在拍摄和呈现自己的作品时能更好地把握各种模态间的互动,呈现更好的作品。
  [注 释]
  ①高燕:《视觉文化与镜像认知:以电视剧〈空镜子〉为中心》,《符号与传媒》,2019年第1期,第75页。
  ②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外语研究》,2003年第5期,第2页。
  ③胡一伟:《论电影叙述的时间向度及体裁关联》,《符号与传媒》,2018年第2期,第194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54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