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淡美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根本准绳。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显得非常必要,在实践教学中,务需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才能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教育功效。
  关键词:美术;教学;综合素养
   知识与技能,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在知识与技能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但它不等于素养和能力。只有关注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和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进入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素养和能力。因此需要围绕核心素养,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落实三维目标,深入提升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的实际功效。
   一、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关系
   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创设、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情境和条件后,对于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探索或合作交流去解决的问题,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去自主探求发现,在这种发现的过程中去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容易由学生自己发现(较隐含的)或没有必要让学生自主发现(如规定性的)的知识,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即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突出重点和提示规律的讲解,否则,将出现无价值的时间与精力的耗费,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即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处理好操作实践与理性思维的关系
   对于抽象的问题,采用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同时需要注重提高实践活动的思维含量,即在活动时加强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盲目性;活动后要引导学生对實践结果进归纳提炼,从而全面体现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二、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在备课阶段加强对目标的研究。要能够将美术学科的总目标和学期教学目标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并从目标的育人功能出发,去选择实现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否则,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的教学将是一种盲目的教学。
   (二)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前一个目标属知识技能目标,后两个目标体现了新课程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属于“过程性目标”。传统教学只重前者,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只重过程而不重双基落实的现象。两种作法都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轨道,都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正常推进和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课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与相互促进。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趣味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创设情境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学中可用挂图、语言、故事、比赛、游戏、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出各类情境,但要注意避免只重趣味性、淡化问题性的作法。让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教学中过于偏重前两种方式对学生发展的消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效率高和示范性强的积极作用;既要了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促进学习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再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让学生灵活选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整体上,美术学科教学要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铺垫道路。在读图时代,能够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