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偏差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从反转新闻中对女性形象的恶意建构入手,选取近年来的反转新闻案例进行内容分析,对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建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及网络意见领导的努力方向提出建议,以期对减少反转新闻及扭转女性形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反转新闻 女性形象 刻板印象 标签化
反转新闻已成为近年来新闻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涉及女性的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经常被恶意建构。反转新闻中恶化的女性形象往往误导舆论,也使受众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媒体本身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寻找合适的途径来避免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了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媒体塑造方式及形成原因,从媒介写作叙事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媒体塑造方式
标题:网络“标签化”,凸显女性性别元素。反转新闻关注度高、传播面广,往往在舆论矛头指向一方时迅速扭转,对新闻的公信力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在新闻报道中,标题是凸显新闻价值的选择指标。根据统计,不少反转新闻在标题中都采用“标签化”报道,即在这些报道中,编辑将新闻中能够刺激读者感官、吸引注意力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标签化”处理,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受众认知。在涉及女性的反转新闻中尤其如此。例如在“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件中,在黑匣子尚未打捞、事件真相尚未明晰之时,《华西都市报》已然打出标题《重庆公交与轿车碰撞入江,私家车女司机被警方控制》,传播者在标题中首先对“女司机”进行了性别上的强调。当真相证实与女司机无关时,媒体再次打出标题《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查明 女乘客与司机互殴致车辆失控》,对乘客性别进行再次凸显,在标题制作中几次暗示“女性”责任归属,引发关注热点。这种传播方式虽然极容易快速达到传播效果,但却违背了媒介伦理,对女性形象的恶意丑化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叙事:制造断点失当,强化女性责任。在叙事学中,“断点”是一种省略或空缺。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大量的叙事断点。断点在新闻报道的叙事中虽然无处不在,“断”是为了减少冗余的叙述,也是为了强调记者所要表达出来的重点。在反转新闻叙事的过程中,媒体从业者往往对某些未经证实的信息进行遮蔽从而对可以快速引起关注的信息进行突出或强化。例如在2018年10月28日《南方都市报》在对《重庆公交坠江道路全宽20米 轿车女司机有6年驾龄》报道中写到:“据介绍,冉某是42岁的男性司机,在1994年10月1日领取驾照,已有24年驾龄。邝某娟是36岁的女司机,在2012年12月25日取得驾照。”报道从标题到正文,一再将公交司机冉某和轿车司机进行对比,在真正坠江原因尚未出来之时,强化“驾龄”年限,暗示女性的责任归属,而对黑匣子是否打捞出来、坠江原因是否得到证实等关键性问题形成断点。
基调:进行“心理暴力”,恶化女性形象。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这种“拷贝的支配”会转化为某种“心理的暴力”。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会提供满足最广泛普遍兴趣的“拷贝”,而这种“普遍的兴趣”说到底就是与性爱、犯罪、冲突、猎奇等有关的本能兴趣。长期封建社会造成的男权中心通常将男性归于公共空间,女性归于私人空间,因而在大多数以“女性”为主题的反转新闻中,传媒通过“色情”“冲突”等环节制造女性“私人空间”外在化,恶化女性形象。以《cosplay女孩地铁遭大妈怒骂》为例,文章首先在视频中对女孩相对性感、暴露的穿着进行展现,然后配以 “穿那么暴露” “浪给谁看”等文字对女孩形象做出“外包装”,接下来通过中年女性与年轻女性的语言争执,刻意制造冲突,满足某些受众的“原始欲望”需求。
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恶意建构的原因
话语权失衡导致“报道框架”形成。中国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造成了女性从属、被支配的社会地位,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不断在提高和觉醒,女性开始在性别话语中争取自己的意义市场,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新闻报道在形成之初就存在了两性差别的既定框架。框架是媒介文本的内在结构和组织新闻材料的核心理念,是对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借助这种结构和理念,新闻报道暗示受众该如何理解新闻事件。在居于男性社会的价值体系中,一旦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框架产生偏差就会作用到媒介框架中,对女性的报道就会不客观、不公正, 这种框架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地抹杀新闻的真实性。例如在《女研究生被炒打领导》《女研究生被骗150万,他们都在说活该》 《美女创业者一年败光5000万》等反转新闻中,从标题的语言符号中就可以看出新闻媒体报道框架上“男尊女卑”的报道思想。
报道框架形成受众“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些特定群体具有的心理特质观念和预期判断。在海量信息充斥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们通常会通过个人的认知基模对所接触对象快速做出判断,刻板印象可以简化受众认知结构,因此在媒体对女性形象形成“框架化效果”之后,新闻报道就会作用于受众的认知,逐渐形成刻板效应。这种效应是受众对过往经验、态度和认知的集成,一旦形成会导引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因此大量女性负面新闻出现时,受众认知的刻板效应就会凸显并作用于舆论。正如当“大妈”“女司机”“中年妇女”等带有暗示性色彩的言语出现在新闻中时,受众往往会根据心中的刻板印象,对媒体事件盲目定性。虽然反转新闻会随着事态发展而明朗真相,但是舆论效果已经形成,对女性恶性的刻板印象不但不会减弱反而在喧嚣的舆论中不断增强。
意见领袖加速“沉默的螺旋”。网络意见領袖即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的粉丝众多、影响力强,具有动员社会的影响力。在反转新闻中,网络意见领袖如果在对新闻事件发声的过程中凸显新闻中的女性特征,这种凸显就会形成“优势意见”并作用到舆论。如在“女大学生飞踹熊孩子”事件中,某个微博大V以“女大学生”来代替一方当事人,评判“女大学生”行为不妥,认为其处理方式过激,不符合大学生素质,该微博被迅速转发,引发了网络舆论。虽然网络中也有评判熊孩子太闹,这名大学生只是踢到了桌子行为情有可原,并且要求淡化性别特征的评论存在,但是在“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和劣势意见的逐渐沉默过程中”,网络主导性的声音大大压过了“劣势意见”,先入为主的影响和“优势意见”再次推动网络舆论形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9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