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重视角下新闻漫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相比传统语篇,多模态语篇更为复杂。为充分挖掘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潜势及动态生成过程,以视觉语法和多模态隐喻为基础,对一则新闻漫画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文字、图画等多模态资源共同参与了漫画意义的建构。此外,漫画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融为一体,共同传达社会意义,战争隐喻用于建构微观的认知意义。融合二者的互补性话语分析模式有助于识解新闻漫画的多模态意义。
  关键词:新闻漫画; 视觉语法; 隐喻;多模态语篇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1-0062-04
  一、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语言传达意义的传统交际方式已经由集语言、声音、图画等多种模态为一体的复合话语取代[1]。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2]。这就要求多模态语篇分析不仅要关注语言符号,也要兼顾非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同时,多模态语篇分析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天然跨学科性质的研究领域[3],仅依靠语言学的一个流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其他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才能全面而正确地解读多模态话语的意义[4]。因此,视角融合与理论创新是多模态话语分析发展、繁荣的根本和必然趋势[5]。
  目前,多模态话语研究主要有两大路径,即系统功能的社会符号学视角和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视角。在多模态交际方式的趋势下,它们不断完善基于语言建立起来的理论机制,将研究领域推向更高、更广的多模态层面。两大视角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它们之间的交流融合尚未引起关注,这是多模态语篇分析今后的发展方向[6]。为进一步推动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发展,不少学者尝试建立互补性研究范式。如冯德正基于视觉语法理论,提出了研究多模态隐喻的构建和类型的系统功能模式,从抽象层面上阐释了隐喻的工作机制[7]。張德禄,郭恩华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一文中从语言学基础、语言哲学、语境和主体理论构建等层面系统全面地阐释了两大视角的连接与互补,为二者融合指明了方向[8]。但总体而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融合视角出发,对多模态话语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采用互补性话语分析模式,旨在证明该模式能够更加全面地挖掘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潜势,加强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跨学科力。
  二、理论背景
  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韩礼德认为分析语言符号得出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符号资源[9]。Kress和Van Leeuwen在《视觉图像》中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用于视觉图像的分析中,创建了视觉语法,主要包括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视觉语法是社会符号学中的一环[10]。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善于从宏观层面把握语篇元意义的建构过程,聚焦话语分析的社会性[8]。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1]。长久以来,概念隐喻主要关注语言层面,忽视非语言层面的隐喻现象。Forceville指出既然隐喻具有概念性和思维性,那么隐喻就不仅限于语言模态,也应涉及非语言模态[12]。多模态隐喻广义上指“由两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建构的隐喻”[13]。认知语言学注重从微观层面上挖掘语篇的认知机制与识解过程,聚焦认知隐喻意义[8]。
  无论是视觉语法还是概念隐喻,都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成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有力工具。正如,赵凤秀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多模态研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13]。在解读时要充分协调两种视角,从而达到对文本的充分识解[14]。由此以来,多模态话语分析就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层面到个人层面的意义解读过程。二者的融合跨越了学科间的藩篱,将共同助力于多模态语篇分析。
  三、语 料
  新闻漫画,即以漫画的形式报道新闻或评论新闻,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种新闻题材[15]。新闻漫画的意义生成是由繁到简的过程,作者把复杂的新闻事件浓缩在一张图片与附加文字之中。意义识解则是由简至繁,读者需要对各种多模态资源解读,结合新闻背景,挖掘隐藏意义。新闻漫画的整体意义能否被读者捕捉,这决定漫画的成败。笔者从《中国日报》选取了一则题为《美国挥舞贸易大棒,遭各国反制》的新闻漫画(如图1所示)。
  四、视觉语法分析
  (一)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是多模态语篇的基础成分,分为叙事过程和概念过程。前者涉及矢量,后者不存在矢量。叙事过程指对事件、动作、变化过程及时安排的表达,包括动作过程、反应过程、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16]。概念过程指从分类、分析和象征方面再现参与者[17]。
  图1中,身形庞大的“美国”正与“各国”展开一场激烈的战争,涉及动作过程和反应过程。动作过程由两个矢量构成。矢量一的发出者是“美国”,承受者是“各国”,“美国”举起武器的手臂形成一条鲜明的对角线,将“美国”和“各国”联系起来,指涉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战争。矢量二由“各国”举起的盾牌构成,即为各国的反制策略。矢量二改变了矢量一原本的目标方向,从而产生“炮弹”的反射过程。矢量一指向“各国”,但由于各国争相采取反制策略,致使“美国”成为矢量的目标,暗示美国的霸凌行为最终会伤及自身。“各国”投向“美国”的目光矢量构成反应过程,前者为反应者,后者为现象。“各国”怒目而视,表达了对“美方”行为的反感和不满。此外,“各国”之间距离相等,尺寸相似,朝向也相同,形成了分类过程的关键视觉特点[18],属于隐性分类过程,用于构建种属关系。在抵制“美国”贸易战的过程中,“各国”形成了一致的同盟关系,各国都是反贸易战团体的成员之一 。
  (二)互动意义
  图像可以造成再现参与者和互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并提示观看者对再现景物应该持有的态度[18]。互动意义一般由接触、距离、态度和情态四种途径实现。   接触指再现参与者与观看者通过眼神交流建立的想象性关系[16]。目光对视为信息索取图像,非对视为信息提供图像。图1再现参与者“美国”和“各国”与观看者并无目光接触,属于信息提供类图像。此外,读者能够完整地看到“美国”及“各国”,二者共占整个漫画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且四周空间环绕,为个人远距离取景,指涉疏远的社会关系。该取景可让观看者立身事外,客观公正地审视贸易战事件,形成独立的看法与判断。态度取决于图像拍摄的角度,提示读者对再现参与者应持有的主客观态度[16]。从水平视角来看,漫画以正面镜头描绘新闻事件,易使观看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情态是互动意义中的重要元素,关注图像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情态有高、中、低之分[16],图1属于高情态值作品。首先,作者对细节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再现,如“美国”左手拳头紧握,五指清晰可见;右手持武器瞄准“各国”,火花四溅,烟雾缭绕的情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观看者可清晰地看到“美国”面部的创伤及颈部断开的线路,“各国”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有的单手举盾,双腿跨立,有的眉毛高挑,怒目而视。此外,色彩的运用更是突出了高情态的特点。背景呈现灰白色,“美国”以蓝色为主,红白相间增强了对比度。“各国”采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如黄色、红色与白色等,前景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漫画生动地再现了贸易战情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其对图片的真实性持信任态度,建立了观看者与再现参与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指语篇元素的空间次序安排,是观看者第一次接触图像时产生的整体印象[17]。一般从信息值、显著性和框架三个维度进行阐释。
  信息值通过再现元素在构图中摆放的位置实现[18],处于不同位置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意义潜势。左侧为已知信息,右侧为未知信息。“各国”处于图像左侧,属于旧信息。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各国不断加强贸易往来,共同遵守贸易准则,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已是既有事实。然而“美国”突然实行高额进口关税政策,让人始料不及,是作者意于传达的新信息。随后,各国采取贸易报复,使炮弹指向位于右侧的美国,传达美国挑起贸易战最终会引火上身,反遭其害的新信息。新旧信息之间的动态转化不断向读者传递新信息,创造完整的语篇意义。
  从显著性来看,漫画背景色彩暗淡,再现参与者“美国”和“各国”颜色鲜明,具有显著性。“美国”占整个图像的一半以上,成为最突出的元素。“各国”所占比例极小,但聚集成团的它们同样成为被凸显的对象。这表明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
  框架指图像中的空间分割线,表示图像元素处于连接或隔离状态[14]。“各国”站立在耸立的磐石上,磐石的边缘形成一条明显的空间分割线,将“各国”与“美国”分离。美国执意发动贸易战,使全球经济脱离轨道,这一行为无异于与世界人民为敌,拉大了自身与各国的情感距离。
  五、多模态隐喻分析
  上文从视觉语法角度对漫画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分析,但一些明显的细节并未得到解读。如为何将贸易摩擦识解为战争?图中诸多元素如盾牌、炮弹等又分别传达什么意义呢?因此,有必要从认知层面挖掘隐含的隐喻意义,完成对多模态语篇的完整解读。
  战争隐喻是漫画的核心隐喻,具体可表达为:“贸易摩擦是战争”,借助战争识解贸易摩擦这一抽象概念。源域为“战争”,目标域是“贸易摩擦”,源域由图像和文字协同呈现。坦克、盾牌、炮弹及硝烟四起的场景激起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战”及标题“大棒”等字眼强化了战争的概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目标域“贸易摩擦”由文字模态呈现,“贸易战”及标题中的“贸易”二字将战争与贸易联系起来。虽然画面是静态的,但在图文协同作用下,读者可轻松联想到双方对抗的激烈场景。
  此外,在战争隐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如“暴增的进口税—发动战争的武器”“抵制手段—盾牌”“维护利益—捍卫阵地”。绝大多数漫画的目标域都会以一定方式标识出来,但也有只表明源域概念,目标域却没有任何标识[19]。在“暴增的进口税是发动战争的武器”的映射中,圖1中大炮管,火星四射的炮弹均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与文字“大棒”呼应,共同构建源域概念。而目标域却未明确体现出来,但只要结合新闻背景,读者就能揣摩出目标域概念。“抵制手段是盾牌”。自美国公开增加进口关税后,就遭到诸多国家的抵制,如欧盟准备对美进行28亿欧元的关税报复,并在WTO提告美国。加拿大政府公布针对美国关税报复的清单,总额166亿加元。“盾牌”以图片形式呈现,目标域由文字“抵制”和新闻事件背景推测得出。在映射项“维护利益是捍卫阵地”中,源域以磐石的形象表达“阵地”的概念,目标域“维护利益”则是隐性的,未得到呈现。此映射传达了各国共同捍卫世贸协定,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的决心。
  六、结 语
  研究发现,文字和图片协同参与漫画意义的构建,且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报道了贸易战事件。多模态语篇具有复杂性,单一的研究视角很难全面揭示多模态语篇的意义、视觉语法与隐喻在多模态话语分析层面相互弥补了对方忽视且无法涵盖的意义研究范畴。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融为一体,共同传达语篇的社会意义。战争隐喻建构了微观的认知意义。此外,新闻漫画用于报道新闻事件,传达社会意义,又擅长运用隐喻思维,隐含认知意义,兼具社会性与认知性。该互补模式切合了新闻漫画的语类特点,有利于深层次地认识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建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战子,陆丹云.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外语研究,2012(2):1-8.
  [2]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3] 冯德正,张德禄,OHalloran, Kay.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当代语言学,2014(1):88-99.   [4]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5] 潘艳艳,李战子.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述(2003-2017)——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7(5):49-59.
  [6] 冯德正.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基本问题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3):1-11.
  [7] 冯德正. 多模态隐喻的构建和分类——系统功能视角[J].外语研究,2011(1):24-29.
  [8] 张德禄,郭恩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J].外国语,2013(3):20-28.
  [9] 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Arnold, 1978.
  [10] 滕达,苗兴伟.视觉语法视域下绘本语篇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外语学刊,2018(5):53-59.
  [11]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2] Forceville , C. & Urios-Aparisi, E. Multimodal Metaphor[M].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13] 趙凤秀.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J].外语研究,2011(1):1-10.
  [14] 余忆萍,李勇忠.双重视阈下多模态语篇的动态构建——以两则可乐广告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4):127-132.
  [15] 郑辛遥.简析中国新闻漫画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记者,2017(8):93-97.
  [16] Kress, G. &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2nd Edition)[M].London: Routledge, 2006.
  [17] 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16-21.
  [18]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19] 俞燕明.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J].外语研究,2013(1):1-9.
  [责任编辑:张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4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