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地方学发展中遵循学术规范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的学术自主意识并未受到一定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对学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重视学术规范,加强规范意识,才能遵循学术的严谨性。此外,地方学兴起之后,由于地方学的特性,遵循学术规范成为促进地方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新时代的学术规范更是对地方学提出了严格要求。基于此,就学术规范与地方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学术规范对地方学的要求和意义,以促进地方学研究中更好地遵循学术规范。
  关键词:学术规范 地方学 学术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252-02
  当前,学术规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兴起到快速发展,地方学取得了不少可人的成绩,但在地方学研究过程中难免有一些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如剽窃、抄袭、不注重真实性和科学性等,这些行为不利于创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因此,遵守学术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突显这一重要性,本文从学术规范的定义入手展开论述,并对如何在地方学研究过程中遵守这一规范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学术规范的定义及内容
  何为学术?《辞海》中将学术解释为“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这说明学术是针对专门性问题进行的真理性追求。当然,学术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在古代,学术的重点在于“术”,主要是探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了近代,西方的学术概念传入我国,学术成为了一种体制规训、规范。而这种规范,在古代就有明确的定义解释。规范中的规,有《管子》①卷第四曰:“规者,正圆器轴者,转归大小。”规常与矩搭配,以此来教导人们做人做事要规规矩矩。范,《荀子》②卷十一载:“刑范正,刑与形同范法也,铸剑规模之器也。”此处的“范”乃指约束,也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总之,规范就是指有规矩,有准则,并有着严格的自我约束的能力。
  學术规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而我国最早使用“学术规范”是在80年代,如今在全国已普遍以此作为评判论文的标准。关于学术规范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葛建雄在《学术规范论纲》中提到学术规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比如引文出处,对引用成果的说明,重要的文章应对学术史有所交代等。二是高层次的规范,包括学术制度和学风。张积玉在《学术规范体系论略》中认为学术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学术实践活动中所逐步形成的被学术界公认的一些行为规则。而赵树功则认为学术规范的相关范畴,涉及的绝非是简单的一些抄袭,造假,盗用。不同学者对学术规范有不同的认识,但总的来说,学术规范就是为了使学术活动更加有效的一整套规则和制度。
  学术规范之所以存在,是由学术本身性质所决定的。要树立一套权威的规范制度是理所当然的,这不仅能为学者提供保障,还能为学术追求保驾护航。
  地方学是对某一个地域进行研究的学问,地方学的研究涉及学术追求中的地域性和科学性等,因此在地方学的研究中,遵守学术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方学的定义和内容
  地方学是研究地区的学问,国外叫作地区学。它是以某一区域为对象开展研究,因此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都可以研究。关于地方学的定义,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仝建平、张有智认为地方学就是研究某一地区的学问③。刘开美将地方学的内涵集中在其狭义的定义上,她认为:“地方学是以特定地域里的人类形成发展历史中创造成果所表现出的精神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学科”④。张勃将其定义为“一门对特定区域综合体的形态、性质、功能、结构要素及其结构过程进行研究,并为该区域综合体的良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学问”。总的来说,地方学就是在特定的某一区域,对其人文、自然等情况进行研究,它体现了多个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特征,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
  我国最早出现的地方学是敦煌学、徽学和藏学三大显学,其中以敦煌学研究最为丰富。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术界对地方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出现了地名、古国名、行政区域等多种形式的地方研究,形成了多方位、多要素的研究特色。真正迎合了地方学研究的追求:立足地方,追求地方,服务地方。但正是由于地方学的不断丰富,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遵守学术规范要求的行为,因此,研究地方学就更要遵守学术规则和制度。
  三、学术规范与地方学的关系
  1.地方学研究的学术失范现象
  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学术失范的现象。比如有些学者因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意识,自身又无学术创新,蔑视学术规范,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这样不仅不利于学术的良好发展,还会带来了抄袭、失真、失序、失控的不良现象。
  毋庸置疑,地方学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现如今地方学研究越来越深入,而各个地方却为了扩大名人效益,吸引众多游客,不惜争抢先贤。比如考察荀子故里,有山西安泽说,河北邯郸说等。不光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名人被抢夺,甚至连神话故事里伏羲女娲的故地都有很大的争议。
  此外,在地方学研究的过程中,实地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学术失德的现象,如剽窃他人的调查报告,占有他人的理论依据,或者合作双方有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便私自将共同的调查成果据为己有。这些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于地方研究的过程中,不仅会影响学术界的风气,甚至还会牵涉侵犯别人著作权的法律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就更要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2.地方学研究需遵守的学术规范
  在地方学研究中,一定要遵守学术规范,立足于地域性,进行文化定位,挖掘特属当地的文化品牌,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将地域文化带入地方学理论的构建中,创新地方学术活动。此外,还要着眼于科学性,求真,求实,用证据说话,基于最真实的历史文献,结合考古学,利用二重证据法力求真实还原历史原貌。也要注重实用性。地方学的研究是为了突出地域特色,使地区更好地发展,在研究过程中,要力求实用,不浮躁、浮夸。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要严厉打击,进行学术规范矫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学获得真正的发展。
  四、结语
  地方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本身就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规范的文化体系,防止再次出现类似剽窃、争抢故里的现象。同时,学术研究者要以此为标准,认真、严谨地遵守好学术规范,注意材料的积累与正确的运用,发表属于自己的地方研究成果,创建属于自己的理论思想。这样,才会使每个地方高度发挥出它的地域特色,使研究成果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注释:
  ①正圆之器就是指一种画圆的工具。
  ②范原是铸造器具的一种模子,也引申为法则。
  ③他们认为地方学与地区学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有很多相通之处。
  ④地方学的定义从广、狭两方面理解,而刘开美认为地方学的内涵不应该从广义上理解。
  参考文献:
  [1]周宁宁.学术规范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11).
  [2]李远.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7(3).
  [3]葛剑雄.学术规范论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有智,仝建平.关于地方研究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评论,2008(6).
  [5]张勃.概念、视角与追求:中国地方学的兴起[C]//“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论文集,2015(9).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0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