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视角下的天下观变迁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试图借由“天下”这一概念,对以园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进行探讨,使天下观变迁与园林发展这两条脉络相互关照,以此探讨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意涵。
关键词:园林;天下观
有很多熟悉的文本都与“天下”这一概念相关,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等,不一而足。这些文本中的“天下”一词,其语义的范畴并非清晰可见,相反,正是由于其模糊性,才成为日常话语中的重要表达。
在赵汀阳先生对“天下”这一概念的阐释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地理意义上的疆域、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以及伦理意义上的认同。从中国古典传统园林视角出发,“天下”这一概念在构成传统山水园林文化意涵的过程中与之交叉并有相对清晰的脉络。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园主在造园之际便有意识地秉承“天下”这一概念开展造园活动,但自幼受儒家经典熏陶的传统文人,经世致用的观念早已内化于心,造园的过程成为曲线入仕的途径,园主身处山水园林之内,保持着归隐出世的外在形态,在园林之内发生的风雅吟咏,却无不心系家国天下。历史上著名的“西园雅集”“兰亭盛事”都有文人墨客闲情宴饮、赋诗作对的外衣,但园林在这昔日的历史情境中并不是世外之地的存在,而是一个不同于官方社交场合的社交平台,庭园中所发生的活动依然带有强烈的社交目的。柯律格认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文人间的交往,文人群体通过彼此的认可共同增长声望,通过非仕途的途径实现官方所无法给予的身份认可。
天下观内涵的沿革主要有五个比较重要的节点:
第一,西周时期,在这一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园林大体是开放式的空间,如园林的早期形式苑、囿、台,形制相对粗放,并无过多的修饰。首先,此时园林的功能与狩猎、祭祀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的传统园林与西方的庄园所具备的经济性功能更为接近,园林的实用性目的较后世而言占比更多,还没有走向纯粹审美式的园林阶段。此时的天下观更接近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同样,园林初创期的形制也较为粗放的,功能上没有完全脱离农耕的经济目的。其次,这一时期皇权的集权程度还不高,分封的诸侯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因此,这一时期“天下”的概念是十分开放的,边界是模糊的。
第二,战汉时期,这一时期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不仅是天子,诸侯也开始有自己的私家宫苑,园林开始具备与皇权分庭抗礼的象征性。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思想的极盛期,不仅在哲学上阐述了大量文本,在科学上也实现了重要突破,很多如二十八宿、十二方位等天文历法知识都是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考古发掘的很多墓葬中开始绘有星宿图,与天下观密切相关的宇宙观开始有了系统的表达。包括比较典型的受到佛教世界观的影响,西汉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池三山的格局,这一园林池园的布局方式沿用至今,不仅传统园林青睐这一布局,甚至众多现代公园中的水景布置也是沿用这一隐含的天下模式。
第三,魏晋时期,传统的山水文化在这一时期全面形成,山水开始具备一个比较明显的隐逸功能,此时天下对园林的影响开始有了分野。一方面,一些士人如竹林七贤,纵情山水意在归隐;另一方面,如潘岳(因杜甫“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句,而后世名之潘安)所在的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看似闲适清高,实则行弄权之实,深陷权力之争。这时,园林给予了不同群体以不同的遮蔽,山水之境不仅仅作为审美的表达,更是深深嵌入社会的真实空间。
第四,唐宋时期,园林成为文人个性的表达,私家园林开始大规模出现,并带有对抗王权的象征意义。自周而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躲进深山;再到陶渊明东篱采菊,大多出于个体行为;只有到了宋代,山水的隐逸性开始愈发凸显。反观此时的社会背景,“天下”已是半壁江山,杨万里的诗句“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就无奈书写了这一情况。众多胡人进入中原,原本汉民族的天下观开始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融合過程。一方面,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此前模糊的边界,由于战乱频仍开始变得张力十足,充满压迫感。另一方面,这同样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甚至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成的催化剂。这时的园林达到极致的精致(图1),此前园林的“弥山跨谷”,到了宋代显现出缩小的趋势。一是政治上的混乱带来文人心态的变化,唐的自信逐渐消逝,文化变得自省而内敛;二是南宋时期禅宗讲求一粒沙中看世界,所以方寸壶天的园林意境也随之变得十分流行。
第五,有明一代,山水园林成为中华文化象征的一部分,公共领域开始扩张,私域被压缩,这时的地图上几乎没有私人空间的标注,更有一些私家园林开始成为公共空间。此前宋代的皇家园林如金明池曾作为定时开放的公共空间供平民游览,而及至明代,开始有私家园林也走向开放。对此,布迪厄的“屈尊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在私园开放的过程中,园主以一种屈尊的姿态将自己的园林开放给普通百姓,其实这更加强了其所有权的事实,开放则是以承认其私人占有为前提。当园主开放自己的私园的一刻,他其实获得了双重的“利润”——声望。
第六,清朝,这一时期的天下观经历了巨变,天下开始消解,中国从天下走向了万国(图2),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出现。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所有身居其中的文化事项都染上了相似的色彩。学界多以文化史与文学象征的角度来看清代园林,将园林诠释为士大夫着意隐居以及建构生活品位的空间。事实上,明代私家园林的兴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息息相关,明代前期的园林很多是比较朴素的,明代中期赋役制度开始改变,筑造园林开始复兴。清代皇家园林的大兴土木也不例外是以雄厚的国力作为支撑。
道德经五十四章道:“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此句再辅以“以我眼观物物莫非我之性情”,可知文化研究有较强的主观性,研究者以何种视角去看待材料,就倾向于看到怎样的图景。借助“天下”这一概念,让“天下”的概念进入园林,挖掘以园林为代表的山水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性,继而思考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极具典型性的要素——园林——作为物质载体,是文人审美的表达,是文学意象的书写,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呈现,更是社会思想变迁的见证。通过天下观这一概念的介入,可以期待园林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台湾历史学会.认识中国史论文集[M].台北:稻香出版社,2000.
[2]李明仁.征服王朝[M].台北:稻香出版社,2004.
[3](美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4](美国)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赵汀阳.天下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毛祎月,刘晓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时空观,中国园林,201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58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