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三美原则”下看许渊冲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许渊冲先生不仅仅是北大的教授同時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在诗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同时被评为“译界泰斗”。诗词因其创造者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正是这些差异增加了诗词翻译的难度。本文将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指导下对不同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三美原则” 许渊冲 诗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82-02
  一、许渊冲与“三美原则”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互译工作,已经在国内外出版著作一百二十多部,其中中国古代诗词几乎占到一半。许老先生获得了“北极光”杰出文学奖,并且还获得翻译文化的终身成就奖,他提出的“三美原则”对后人诗歌翻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许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指的是译文要尽量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是指意境之美,不论是内容上还是精神上都要与原文一致;“音美”指的是音乐之美,在节奏和韵律上与原文相似;“形美”指的对称之美,要求译作在字数行数上尽量与原文一致。本文主要借助“三美原则”对诗歌翻译进行进一步的赏析与学习。
  二、意美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之美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界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古诗人常常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来表达自己含蓄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会到原诗词的意境美,才能在翻译中把最真切、最传神的情景体现出来。许渊冲老先生曾说过:“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如果三者不能得兼,那么,可以不要求‘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可见“意美”是最重要的。
  “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即“语言背后的语言”,“弦外之音”,就是再现原诗的意境美,以许老先生翻译的《水调歌头 · 明月儿时有》里的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为例,译者将原诗中“几时”翻译成“how long”,到底多久明月才会有,从中可以流露出诗人一种深深的期盼,渲染了当时悲伤的心情。其次,“明月”翻译成“full moon”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即满月,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中秋月夜,在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月光皎洁,此时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现在诗人只身一人,“full moon”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之情。在“把酒问青天”这句中,译者用“Wine cup in hand”对诗中的“把酒”这一动作完美诠释,刻画出无人陪伴的诗人正在举杯邀月,对着月亮发出感慨的画面,此译文完整地展现出苏轼在中秋节醉酒时对家人和国家对思念,同时也表达出了虽然由于政见不同,被朝廷流放在外,仍然心系国家的复杂感情,再现原诗的“意美”。
  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悲欢”被译为“sorrow and joy”;“离合”译为 “part if meet again”;“阴晴”译为“bright or dim”;“圆缺”译为“wax or wane”。许先生在翻译时完美保持了原诗对仗的特点,而且用词准确,把原诗词的意境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们无法控制月亮的阴晴圆缺和人情的喜怒哀乐,因为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常态,亘古不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呢?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译文“So let us wit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中,译者将“So let us”放于句首,这三个词的添加不仅恰到好处,还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同时用祈使句的口吻,给人一种随和积极向上的感觉。译者将“共禅娟”译为“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将一轮明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出来。虽然兄弟之间相隔数里不能团聚,但是只要我们共赏这明媚的月景,便可托付相思之情,一幅月下举杯邀月的情景跃然纸上,月光倾城,美不胜收,意境着实美丽。
  三、音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古诗词的出现一直萦绕在华夏大地,经民间广为传唱。这么看来诗与音乐本来就是一体,诗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诗。诗歌的节奏感明确,韵律优美,音律和谐,翻译诗歌不仅仅要做到音节相仿,更重的是要押韵。总之,在许老先生看来,在原诗的“音美”传达的过程中韵也一定要尽量押到位,只达到“意美”并不是忠实于原诗的做法。 以许老先生翻译的《声声慢》中的诗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译文完整地表达出了女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丈夫去世,背井离乡,身心倍受打击时,凄凉悲痛无尽愁苦的情感。
  原词中的七对叠词被许老先生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这么翻译能够突出女词人失去丈夫那种心里恍然若失的感觉,而且miss和觅的原音辅音都相似,cheer和戚戚读起来也很接近,突出了“音美”的效果又增加了“意美”。
  在翻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句词的时候,徐先生用“rain drizzles”和“twilight grizzles”生动地描绘出黄昏时间梧桐树下细水细雨的美景,这两个动词在声音上极其相似,都以“-zzles”结尾,表现出了一定的韵律,也突出了“音美”。除此之外,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被译为“a grief Beyond belief”,这其中也多次出现了“-ief”的韵脚,整个译作翻译得无与伦比,节奏感极强。
  四、形美
  中国诗词注重对偶,而“形美”便是对偶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尽可能与原诗形式相仿,对仗整齐。许先生强调诗中的对偶句在翻译成英文时也应尽可能出现对偶句,这样会让人读后回味无穷。以许先生翻译的五言绝句《春晓》前两句为例,“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该译文保持了原诗押韵严格、讲究对仗的特点,同时译文每句字数固定,音节数量在八个以内,短小精悍,简单明了,使原诗的“形美”得以较好地保留与传达。
  五、结语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韵律优美,要想翻译好必须掌握充足的背景知识和较强的翻译技巧。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不同视角分析了许渊冲先生的三首古诗词英译作品,感受到了译文中的美感。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为我们日后的诗词翻译实践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千玲.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汉英)[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
  [4]许渊冲.梦与真——许渊冲自述[J].杭州,2018(18).
  [5]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 [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7]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王丽娜.许渊冲诗译赏析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
  责任编辑:于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8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