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叙事学的视角分析阿莉?史密斯的《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阿莉·史密斯的《秋》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小说以英国公投脱欧为时代背景,由丹尼尔的梦境、伊丽莎白的回忆和公投后英国公民的生存现状三部分组成。以叙事学的视角转换和空间转换两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的叙事手法,通过多变的角度和叙事手法,引发读者对英国的政治形态、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绪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叙事 视角 空间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96-02
  阿莉·史密斯是英国小说家,目前已出版八部小说和四部短片小说集。她作品中表现出的实验性和意外的情节十分引人入胜。2017年9月13日,阿莉·史密斯凭借小说《秋》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秋》讲述的是英国大学艺术史教师伊丽莎白在少女时期与年长她许多的隔壁邻居丹尼尔是好朋友,丹尼尔年轻时是个艺术家,与20世纪50年代英国家喻户晓的政治丑闻模特克里斯汀·基勒是好朋友。岁月的沉淀使丹尼尔学识广博、见解独到,他从不把伊丽莎白当孩子看待,平等的相处模式使伊丽莎白更喜欢和这位邻居交往,两人经常探讨艺术和人生问题。小说以一桩真实的政治丑闻为背景,由丹尼尔濒死前的梦境和伊丽莎白回忆少女时期与丹尼尔的交往交叉构成文章的主体。不断变化的叙事人称和多重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英国民众在脱欧时期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引发人们思考女性艺术家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遇到的瓶颈。
  一、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观察和讲述故事内容的特定角度。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认知,而不同的人看同一事件也会有不同想法和意义。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全知视角是指作者以第三人称写作,作者以“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把控全局,主宰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设定。这种叙事角度是小说创作中比较传统的叙事形式;内视角是指叙述者选定故事中的某一人物,以这个人物为叙事视角,通过他/她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去向读者展开故事情节。这种叙事视角被现代小说所采用,优势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经历的这种方式显得自然而亲切,拉近读者与人物的距离,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便于挖掘人物深层次的心理状态;外视角的提出是相对“全知视角”而言的,它与“全知视角”截然相反。作者选定的叙事者对故事情节的一切全然不知,甚至比故事中的人物知道得还少,他只是跟在主人公的后面描述他的语言和行为举止,而对这一切背后的意义一无所知。这种叙事角度的优点在于会给读者留有足够的悬念,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侦探题材的小说通常采用这种叙事角度。
  二、《秋》的叙事视角
  阿莉·史密斯在《秋》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相结合的叙事视角;多重视角的切换,打破了以往小说叙事视角的单一性,就像一部摄像机一样跟随人物的行动轨迹,走进他/她的生活,使读者对人物的心理变化有了深层次的感知。
  1.全知视角
  《秋》在开篇第一章以“全知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阴郁的场景:“世间种种正在土崩瓦解。”这也预示着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来临。接着一个老头被海水冲上岸边。“他看上去就像个扎破的足球,缝合处也裂了。”这里,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人到老年皮肤褶皱、身材干瘪的状态。这个老人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丹尼尔。此时的丹尼尔躺在疗养院的病床上,他正处于昏迷状态,一位弥留之际的人,他的身体已经无法动弹,那么他的头脑里还有意识吗?阿莉·史密斯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弥留之际的病人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死后是什么样子?人的灵魂还存在吗?它会离开躯体继续存在还是跟随躯体一起消失?丹尼尔被海水冲到岸上,“赤条条的”“脑袋动起来疼”“老化的躯体”。在梦境中,这些预示着丹尼尔已经死去,死去的丹尼尔不喜欢这副老态的躯壳,因而又想返回阳间。“他突然意识到今天的视力好得出奇”,没戴眼镜的丹尼尔甚至能看到砂砾的棱角,这预示着他的新生。光着身子的丹尼尔重新回到年轻时代,他发现一个女孩就在身旁,为了遮羞,他溜进树林。在树林的映衬下,他的身材年轻而健美,让人联想到亚当,而这个女孩就像伊甸园中的夏娃,人类之初的场景跃然纸上。这一切预示了丹尼爾开始了生命的轮回。丹尼尔的梦诡异而复杂,作者以全知的叙事视角全方位地引领读者和丹尼尔一起经历了梦境中的悲伤、糟糕、恐怖、黑暗,而后又经历了美丽、光明、童话和希望。这也代表了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危机与新生,错综复杂的叙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内视角
  伊丽莎白是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在她回忆与丹尼尔的交往时,作者又变化了叙事的视角,以一个女孩子的视角回忆自己十几岁时与丹尼尔的最初相识、(下转第95页)(上接第96页)相知。尽管伊丽莎白和丹尼尔相差将近二十岁,但在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看来丹尼尔并不老,因为她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老人像被困在橡皮面具里一样,而那个面具不只是面部的面具,而是把人从头裹到脚。丹尼尔却与这些人一点都不一样。在伊丽莎白的心中,丹尼尔能够了解她的想法,并且能够放下长辈高高在上的架势,以平等的身份与她探讨艺术和人生,他并不是长辈,而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阿莉·史密斯以内视角通过强烈的对比,使读者走进伊丽莎白的内心,了解这段令人错愕的忘年交。
  三、《秋》的叙事空间
  《秋》这部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是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在2016年6月宣布举行英国退出欧盟公投,因此小说的后半部分涉及的短暂的现实就是描绘英国民众对投票结果的态度和反应。阿莉·史密斯使用了碎片化的场景变换带领读者感知民众的心声。
  1.邮政总局
  小说中,阿莉·史密斯选取邮政总局这个空间,描绘了伊丽莎白办护照的经历。对于这个空间的选择,作者别具匠心。将旧护照换成新护照预示着公民等待身份的重新确认,脱欧后的英国,民众的身份和利益又会有哪些变化,这一切都是未知,等待确定。在办护照的过程中,卡夫卡式的情节极具荒诞性,比如柜员对伊丽莎白名字拼写的质疑、用皮尺量照片,说伊丽莎白的脸尺寸不对,这些人物行为显然违反常理与理性。邮政总局大厅气氛沉闷,柜员态度冷漠,言语晦涩难懂、充满矛盾,让读者感到政府公职人员的扭曲心理。这一切看似荒诞,实则突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世界的惶恐不安和迷茫,而伊丽莎白在遭受不公的对待后既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
  2.村子
  邮政总局只是个体在英国公投后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接下来阿莉·史密斯选取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村子来描绘民众的生活状态。为了迎接暑期节庆的到来,商业大街挂满了彩旗,映衬着危机四伏的天空。彩旗在风中互相拍打,动静响彻大街,商业街死气沉沉,街上的静映衬了人们心情的沉重。英国政府将脱欧这样的大事交给公民投票,而民众对脱欧这件事的利弊全然不知,对即将的脱欧也是表现出悲伤和无可奈何的情绪。
  四、结语
  在《秋》这部作品中,阿莉·史密斯不断切换叙事视角,不断变换空间场景,这种看似支离破碎和无秩序的叙述手法正是意识流小说的特点。除了叙述手法的多变,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暗示、通感等,细腻的描写、生动的语言使这部极具实验性的小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阿莉·史密斯.秋[M].王晓英,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
  [2] 陈礼珍.当代西方认知叙事学研究的最新走向与远景展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1):51-58.
  [3] 郝玉梅.阿莉·史密斯短篇小说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17(1):102-105.
  [4] 姚晓蕾.从叙事学角度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哲学文史研究,2016(7):53.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叙事学视角下阿莉·史密斯小说的研究”(17WWD223);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阿莉·史密斯小说的叙事实验研究”(UNPYSCT-2017188);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研究”(SJGY20180284)。
  [作者简介]王琳娜,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国文学,美国戏剧;张浩,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国文学;肖成笑,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