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子女进行教育投入历来是中国家庭最义不容辞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已历经十年寒窗的大学生子女,家长更是不惜重金投入。然而,家长却常常对培养出的子女不满意,感觉与自身期望相背离。针对这种现象,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家庭对大学生子女的教育投入出现了物质层面投入多、精神层面投入少、投資期望值过高等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在于家长对子女认识的不足,对大学的了解不够全面,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充分。基于此,从家长、学生、学校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家长 家庭教育投入 大学生子女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109-02
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教育也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让更多学生实现大学梦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中国家庭向来重视子女的教育,家长对子女普遍有较高的期望,在教育上倾力投入。然而,当子女上了大学之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庭过于放任自流,导致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期望出现偏差。对此,家长、学生自身乃至高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在时间、精力方面投入少
大学生通常于异地他乡求学,家长不能陪伴在子女身边,对子女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入自然减少。家长通常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负责,应该给子女充足的自由空间。而且,家长已经精心培养了子女一二十年,也应该放松一下,多给自己一些空暇的休息时间。然而,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达到了成年人标准,但是实际上他们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很多大学生在身心方面并不成熟,在生活方面不够独立。面对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部分大学生出现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沉溺游戏、荒废学业等问题。
(二)在金钱、物质方面投入多
家长普遍认为子女寒窗苦读十多年,苦尽甘来,终于考上了大学,想在物质生活方面加以补偿,以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经济意识不强,充足的生活费还导致了大学生过度消费、盲目攀比、追逐名牌等行为,只有少数的大学生用在买书和学习资料上。这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水平乃至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收益期望值过高
中国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素有“不惜砸锅卖铁”之说。传统经验告诉人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很多家长仍旧在潜意识里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抱定了“铁饭碗”,这些观念无疑都是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还有一些家长出于自身的遗憾,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不顾子女的想法和感受,继而又加重了他们的身心压力。还有的家长盲目地将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攀比,比学校、比成绩、比工作、比薪水等,结果造成了子女为了迎合家长的期许而负重前行,有些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甚至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
二、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对子女的研究不够透彻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母。但现实让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眼中认真听讲、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好学生,到了大学后,可能忙于逃课、忙于补考……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之前的勤奋好学是因为有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一旦脱离了监管,这些孩子便不会学习了。还有,人的性格往往是多重的,在家庭里是这种性格特征,在学校里可能是另一种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这使得家长很难真正读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认识偏差导致家长教育投入的失误。大学生虽为成年人,但是他们的消费观念、理财能力等并不容乐观,家长需要深入研究自己的孩子。
(二)家长对大学的了解不够全面
1.大学里高手云集
很多学生一路走来都是众星捧月般的佼佼者,令家长引以为傲。然而,家长并不清楚,走到一起的大学同学不仅成绩相当,而且多才多艺。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很多孩子选择了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当孩子由众星捧月般的佼佼者沦为平平常常的普通生,甚至把“及格万岁,多一分浪费”作为自己的追求时,家长还全然不知。
2.集体生活方式需要大学生具有集体观念和集体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能否快速地适应这种集体生活,很多家长并没有做足功课。如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被室友孤立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对被孤立学生的学习、性格和身心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出现学业落后和心理问题与不良的宿舍环境直接相关。
3.学习不再是唯一
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在大学里,学习不是唯一,恋爱、美容、吃喝玩乐等也成为当今大学里的真实写照,甚至有“校园贷”频繁引发事故,很多家长对此却不明就里。如此复杂的大学环境,家长怎可以轻视对子女的教育?
(三)家长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充分
社会信息鱼龙混杂,不良的社会信息侵蚀着大学生的认知。社会上传言大学毕业生远不如街上的小摊小贩挣得多,这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引导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行为偏离了轨道,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忙于兼职、挣钱,而忘记了大学生的本质是学习,从而浪费了宝贵的光阴,距离家长的期望值渐行渐远。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四年之后,他们需要自己面对社会独立生活,然而残酷的社会竞争常令他们焦虑彷徨。
三、解决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投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子女上了大学,家长仍旧任重而道远
1.家长要充分把握决策信息
科学合理的教育投入取决于对决策信息的充分把握。家长要真正做到古语所言“知子莫如父母”,在教育投入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给予怎样的精神关怀、物质投入、生活指导等,都需要家长真正读懂自己的孩子。家长还要对高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做到细致的考察,这样才能有效督促和帮助子女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2.家长要增加对大学生子女的关注
大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往往是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导致的,因此家长要为此买单,帮助子女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学业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方式,及时与孩子、辅导员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家长要理解孩子的现实处境,切不可盲目施压
到了大学这种高手云集的地方,很多的孩子压力骤增,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疏导压力,帮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瓶颈期。
(二)学生要正视来自家庭的局限,提升自我教育规划能力
没有完美的孩子,当然也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父母的见识、观念等可能远不及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局限是什么,家庭环境给自己的成长造成的短板在哪里,提升自我教育规划能力。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抱怨,尤其是抱怨自己的父母。无益于问题解决的任何行为,都是徒劳。大学生只有通过提升自我教育规划能力,弥补家庭教育投入的不足,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
(三)学校要主动协调家长,积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虽然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双方的行为,但是,学校更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因为学校是专门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学校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使家庭教育投入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很多。学校通过建立家校合作网络平台,让家长更清晰地认识大学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现状,弥补家庭对大学环境认识的不足。学校还可以解答家长关于教育子女、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应该随时跟踪学生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解决之策。
参考文献:
[1]许祥云,华婷.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5-19.
[2]徐挺.苏磊家庭的精英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职业时空,2008(1):53.
[3]史美静.孙峰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研究[J].大学教育,2018(8):157-159.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1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