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对保险的需求及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己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我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家庭保险需求影响因素为主线,将家庭保险需求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居民家庭保险需求中来,通过在南昌保险市场上所做的大量问卷调查和采访,从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结构四个方面了解居民保险需求理性和非理性行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对影响家庭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同时通过分析得出不同消费群体的保险需求差异,对我国保险产品营销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关键词】家庭保险需求 购买心理和行为 保险公司 收入现状
一、家庭保险需求的理性行为分析
家庭是一个基本的消费单位。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绝大多数消费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影响着一个人的保险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消费方式。家庭对一个人的需求与消费决定有极大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保险需求,其决定因素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结构几个方面。
二、经济因素与保险需求
1、收入水平
家庭缴纳的保险费是其可支配货币收入的正函数,因此,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保险需求量的大小。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对保费的承受能力越强,保险需求就会增加。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2、利率水平
现代保险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投资性保险,家庭闲置資金是投向保险公司还是投向银行,取决于投资收益的高低。利率就是人们判断购买保险是否合算的主要依据。长期以来银行占据我国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较好的信誉。如果银行利率高于寿险保单的名义预定利息率时,可能出现保险不如银行存款划算,他们便会把保险资金投入银行,从而使保险需求减少反之,如果银行利率低于寿险保单的名义预定利息率时,人们就会把资金由银行转向保险公司。
3、物价水平
这一因素对家庭购买保险决策的影响表现在人们认为将来物价水平会上涨而不愿意购买保险,这样保险需求就会受到极大抑制。传统寿险的最主要特征是固定利率和固定给付,即保险合同规定的预定利率和约定的保险金额不会因通货膨胀的存在而改变,因此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削弱将来支付的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保险的实际保障能力,从而使人们有不经济的感觉。
三、文化因素与保险需求
1、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生活方式是人的社会化了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
2、文化环境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存在一个广大的、非个人性格特征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一种文化。人们在文化中学会了信仰、观点、态度和价值观,人们大部分日常行为都是后天在文化中学会的,包括消费行为。人们通过学习,大部分都尊重它们的文化,接受他们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遵循他们文化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因此,文化对投保行为具有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3、传统思想
在年轻一代人中,由于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这种传统养老思想已经不占主导地位了。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生子女,将来的家庭趋向于“一一”式,依靠子女赡养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放弃依靠子女养老的方式,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无论何时,子女负担老人一些必要的费用,但是更多的人会考虑通过购买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
四、家庭结构与保险需求
1、性别、年龄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对保险的态度也不一样。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往往会对保险产生不同的需求。例如,女性的家庭观念强,风险意识强,对保险较认同,需求较高。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者比年轻者更容易接受保险。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化,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特点是生理机能不断下降,迫切希望得到保障,因此家庭赡养率也影响着保险需求的产生。
2、教育水平
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人们的保险意识及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仅代表该国家、地区进行文化教育的广度,而且反映文化教育的深度。就广度而言,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越高,意味着投保可能多从文化教育的深度来看,文化教育水平的层次不同,对保险的需求也大不相同。
五、总结
1、影响人们保险需求的原因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观点因素、家庭结构因素都是影响家庭保险需求行为的主要因素。比较而言,风险意识因素、保险接受因素、家庭消费习惯因素是决定家庭是否购买保险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收入、年龄、职业等家庭结构因素。
2、风险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保险有效需求的提高
商业保险的发展和保险有效需求的提高离不开消费者风险意识的增强,根据回归模型我们发现了风险意识是决定家庭是否购买保险的重要因素,可见当前中国消费者对风险意识不强、商业保险认知有限是保险有效需求难以提高的瓶颈所在。
3、保险消费行为不成熟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国保险市场上的消费为还不成熟。对于保险的主要保障功能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与国外消费行为相比,我国保险消费者没有把保险做为规避风险的必要手段,认为可有可无,风险意识很低。
参考文献:
[1]阿兰拉维恩著.王海华译.如何选择你的人寿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2]曹鸿.个人在未知风险条件下的保险决策研究—基于学生保险决策的实验分析[D].2003.
[3]何培香.我国居民保险消费市场探析.
[4]胡秋明,杜晓希.保险需求的经济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