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现状调查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笔者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整体学业成绩要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针对这一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学业表现和学习习惯的调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交叉分析,筛选出了导致学业差别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聚类分析,要提高大学生学业,可以从时间管理、学习效能、学业情绪三个方面入手。同时,本文也分析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业方面面临的困惑,为我们开展大学生学业指导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时间管理;学习效能;学业情绪
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日常学业表现和学习习惯上,有较大差别,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分析了两者的学业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学业表现和学习习惯的调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交叉分析,筛选出了导致学业差别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学业,可以从时间管理、学习效能、学业情绪提高大学生学业水平。研究中也发现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业方面面临的困惑,为我们开展大学生学业指导提供了理论参考。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现状
笔者采用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针对2017-2018学年在校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分析。此次分析有三个假设:一是平均学分成绩能够完全代表学生学习情况;二是各类情况的学生在各届出现概率是一致的;三是学生成绩分布在[0,100]区间内连续。
对所有的学生学分绩做频率分布直方图,考虑到部分学生没有在数据给出时间内选修任何课程,因此此类学生学分绩为0分,此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学习状况,因此同时将这一部分学生删除,同时清洗数据中自2009届起至今未毕业学生的数据,可以观察到,除[0,3]区间外,数据以[78,81]区间向两边递减。
为了考量校内困难学生的成绩分布状况,贫困学生成绩分布图因同样剔除未选课学生,同时清洗数据中自2009届起至今未毕业学生的数据,考虑对在校困难学生的成绩做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到,可以观察到,数据以[80,85]区间向两边递减。分开来看,特困生成绩与困难生成绩都不符合全部学生成绩分布。他们二者成绩都较全体学生高。再次对特困生与困难生成绩进行对比:没有理由认为特困生与困难生成绩有显著差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表现相对突出的原因、影响因素、得到对大学生学业指导的理论启示,笔者在自己工作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自编的问卷“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习惯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95份,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卷112份,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卷383份。其中,男生比例为44.24%,女生比例为55.76%,文管类学生占55.15%,理工科学生44.75%,覆盖了从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
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学业特点对比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采取了交叉分析的方法,选用了折线图,从而可以直观地从折线的高低对比出结果。以“是否被学校认定为特困生或困难生”为自变量X,选取了其余相关问题的指标为因变量,进行了交叉分析。
问卷调查中就作为因变量的指标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下简称群体A)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下简称群体B)进行了对比,大部分交叉分析线呈明显倾斜趋势,说明两个群体在这些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群体A中有52.68%的同学对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比群体B高出3.34%;群体A中有50%的同学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师或者自己确定的学习任务,比群体B高出4.57%;群体A中有59.82%的同学能够完成学习计划,比群体B高出9.17%;群体A中有32.14%的同学在学习中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比群体B高出8.12%;群体A中有3 1.25%的同学能高效率完成任务,比群体B高出9.58%;群体A中有44.64%的同学认为大学里时间很多可以积极主动地安排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群体B高出4.95%;群体A中有28.57%的同学在学习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计划性,比群体B高出5.07%;群体A中明确依靠临时重点突击应付考试的同学有10.72%,比群体B低10.96%;群体A中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明确方向的同学为35.7 1%,比群体B低5.54%;群体A中能够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同学有15.18%,比群体B高出2.12%;群体A中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快和有成就感的同学有50.8g%,比群体B高出7.02%;群体A中在学习是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同学有7.14%,比群体B低8.01%;群体A中对于自己知识结构不满意的同学有31.25%,比群体B高10.8g%。其余指标两者表现相差不大,其交叉分析线基本呈水平趋势。
通过聚类分析,认为上述指标中,反映“学习效能”[1]变量时采用的指标包括“我对教师或自己确定的学习任务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我的学习计划时常难以完成”“我在学习时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我总能用很少的时间高效完成任务”等;反映“时间管理”变量时采用的指标包括“大学里的时间哪项比较符合你的感受”“每周或每日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我有清晰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我总是临时重点突击应付考试”“我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总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反映“学业情绪”[2]变量时采用的指标主要有“我对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我在学习过程中很愉悦,很有成就感”“我在学习过程中时常处于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我经常对学习状况感到焦虑和紧张”“我在考试之前总是会有很强的紧迫感”“对自己目前的知识结构满意度”等。
此外,项目组还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其学习习惯和激励因素,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共访谈学生40名,从中总结出关于“学习时间”“目标”“计划”“强制”“自觉”“感恩“出人头地”等高频词汇,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情况能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启示,也反映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困惑和学业难点,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不明晰,生活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等负面情况。 3 调查分析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启示
通过两个群体的学业状况比较,我们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表现整体优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可以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学习效能、时间管理、学业情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正是这些突出表现,导致了两个群体在学业表现上的差距[3]。总结这些突出表现,可以给我们带了一些启示,有助于于广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业指导。
3.1 通过提高学习效能提升学业
学习效能代表了学习自我效能,大学生对自己顺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行为能力的信念,是自我效能在学业领域中的表现。具体而言,如果能够引导大学生对掌握知识和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督促他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教师或者自己确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增加课堂效率促使同学在学习中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有很大帮助。值得注意的是,群体A中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明确方向的同学为35.71%,比群体B低5.54%,这个指标提示我们,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效能普遍较低,因此在进行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帮扶的时候,应该侧重于这方面的辅导[4]。
3.2 通过加强时间管理提升学业
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地运用时间。群体A在这一方面的表现,相比较群体B有更好的表现,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完成任务,教育大学生在大学里积极主动安排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增强学习方面的计划性,积极改正临时重点突击应付考试的习惯,强调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增加课堂时间的有效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
3.3 通过调整学业情绪提升学业
学业情绪主要包括表示与学校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直接联系的情绪。调查研究中两个群体展示了较大差别的学业情绪,例如,群体A中的同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愉快和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掌握的知识结构方面有表现出不满足,呈现一种积极追求的状态;群体B中的同学一方面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却满意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略显消极。结合本文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调整学业情绪对于提升学业有很大帮助,因而我们在进行学业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培养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性格、学业情绪、学习意志等,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在另一方面,通过两个群体的学业状况比较,我们认为尽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表现整体优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群体A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相对劣势,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前期教育之后带来的自信心缺失、当前资助力度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等。
3.4 应该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群体A中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明确方向的同学为35.71%,比群体B低5.54%,这个指标提示我们,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效能普遍较低,在访谈过程中,也曾高频出现“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职业”等词句,由此可见,群体A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困难,因此在进行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帮扶的时候,应该侧重于这方面的辅导,研究群体A在思考职业生涯时候的特殊性,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
3.5 应该加强培养经济困难大学生自信的心理辅导
家庭经济困难生中,80.1%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特长,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大部分比例同学认为自己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即使很努力,付出要多于回报。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透漏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自信心,针对这一现象,建议成立帮扶团队,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别情况,开展深度
辅导,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等应及时关注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方法,帮助制定大学学习生活计划,发掘学生潜能。
3.6 应该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运行效果
访谈中得知,群体A普遍认为,当前资助体系对自己帮助很大,基本解决了经济困难。问卷调查显示群体A中对需要利用勤工俭学或者兼职工作補充生活费用的同学比例为34.82%,比群体B高出23.07%,这个指标提示我们,当前的帮扶力度对于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尚不能满足其需求,当然,应该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必要经济需求还是非必要经济需求。不论是哪一种,面对物价上涨的市场,我们应该加大帮扶力度,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学学业和个人发展上去,帮助这一群体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余强,彭松林.大学生学业情绪及其与学业学习自我效能的关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6-79
[2] 李诸洋.大学生一般学习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2.
[3] 白羽,李晓娟.家庭因素对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 2010.
[4] 张利敏.浅析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管理[J].现代阅读,201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5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