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访谈法”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结合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青少年面临道德困境基于道德判断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判断其所处的道德阶段,进而辨证地分析、验证其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认知水平,使其能够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困境。
关键词: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困境 道德判断 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34-0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从儿童道德认知入手,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访谈法”激发儿童认知冲突,据此将个体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了关于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和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被誉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春期正是他们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纷乱复杂的世界,使许多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处于迷乱、茫然状态。本文对青少年面临的道德困境基于道德判断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判断其所处的道德阶段。
一、青少年道德困境及道德行为选择
本研究主要对5名13—17岁青少年所面临的8个道德困境进行研究分析。
例1:13岁,初二,女,雷熙婷。
社会生活中,13岁女生曾遇到过“目睹小偷偷钱包,自己纠结于是躲起来保护自身的安全,还是勇敢站出来制止偷盗?”这样的道德困境。该女生认为,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对待这样的违法事件不应该熟视无睹,但同时又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基于这样的道德判断,她所作出的道德行为是采取一些机智安全的方法提醒被偷者。
结合“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女生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的观念判断偷盗这件事情是违法的;同时,又认识到作为一名社会公民,自己有义务通過制止小偷偷盗从而维护社会秩序,捍卫法律权威。基于这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该女生的道德发展阶段极可能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道德定向阶段”。
例2:14岁,初三,女,未透露名字。
学校生活中,14岁女生曾遇到过“当帮助老师批改卷子过程中,恰巧批改到好朋友卷子时,是顾及友情少打几个错号,还是诚实地批改”这样的道德困境。最后,该女生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是遵循诚实原则批改卷子。因为该女生认为这样做既是对好朋友成绩负责,同时也是对老师信任负责。
结合“三水平六阶段”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女生遵循诚信原则,尊重教师权威,严格按照学校规范行事,不因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丧失原则。基于这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该女生的道德发展阶段极可能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道德定向阶段”。
例3:15岁,高一,女,孔子璇。
学校生活中,该女生曾遇到过“是否应该给好朋友抄作业”这样的道德困境。如果拒绝朋友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辜负朋友的信任,进而失去这份友情;但如果答应朋友的请求,很可能会被老师发现从而无辜受罚。面对这样的道德两难困境,该女生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是“答应朋友抄作业的请求从而维系这段友情”。这表明,面对学校规范和人际关系,该女生比较看重人际关系,重视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努力去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样在社会生活中,该女生也曾遇到过“扶不扶摔倒老人”这样的道德困境,并且也曾因此被讹诈。但面对这样的道德困境,该生坦言,如若再次遇到摔倒老人事件,自己仍会选择搀扶老人。她认为面对老人生命安全和自己被讹诈这样的两难选择,自己被讹诈不及老人的生命安全重要。
结合“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女生比较关注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朋友间的信任,看重生命的价值。基于这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该女生的道德发展阶段极可能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第三阶段“寻求认可或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
例4:16岁,高二,女,吴雅婷。
社会生活中,该女生曾遇到过“公交车上应不应该让座给老人”这样的道德困境。面对这样的两难问题,该女生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是“不会选择去让座”。原因在于,面对长距离车程和极度劳累的处境,自己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处境,并且让座也并非强制的。这表明该女生内心已具有自身的道德判断准则,基于这一准则作出道德行为。虽然“公交车让座老人”这一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提倡,但它并非法律强制绝对的,可以结合自身的处境,应现实要求而改变,并且自己的这一行为也没有扰乱社会秩序。同样在学校生活中,该女生也曾遇到过“捡钱应不应该上交”这样的道德困境。最后,她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将钱上交于老师或保安”。原因在于,该女生认为私拿捡到的钱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内心不安。这也表明该女生内心已具有自身的道德判断准则,能以自己内心的原则作为判断标准进行思考,同时又能够做到自律。
结合“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女生面对这两种道德困境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都是基于自己的处境和内心,以自身为基础所作出的选择,并且自己能够做到自律,其行为也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基于这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该女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极可能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第五阶段“社会契约道德定向阶段”。
例5:17岁,高三,男,崔博。
社会生活中,该男生曾遇到过“应不应该扶摔倒老人”这样的道德困境。最后该男生基于避免道德绑架的道德判断作出“不扶”的道德行为选择。这表明,在该男生的道德认知里已经具备“道德绑架”的概念,并能够充分理解其含义。虽然社会广泛提倡帮助老人,但此提倡并非绝对强制的,该男生基于自身的原则,不盲从社会舆论压力,考虑此行为对自身所造成的影响。同样还是在社会生活中,该男生也曾遇到过“中国式过马路”这样的道德困境,自己常常纠结于是随大流闯红灯,还是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绿灯。面对这样的道德困境,该男生认为,身为一名社会公民,交通规则作为一项法律,自己有义务去遵守。因此,该男生所作出的道德行为选择是“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绿灯”。这表明,该男生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结合“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男生认识到社会所提倡的规范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并非绝对强制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并且该男生也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也能够做到自律,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基于这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该男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极可能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第五阶段“社会契约道德定向阶段”。
二、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1.道德困境分类
本研究收集的5名青少年的8个道德困境数据样本中,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占比62.5%,而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占比37.5%。据此,将本研究中作为样本的青少年面临的道德困境分为两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和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困境。
2.大多数青少年处于习俗水平,少数青少年达到后习俗水平
在所收集的道德困境数据样本中,75%的青少年处于习俗水平,35%的青少年处于后习俗水平。在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科尔伯格认为9—16岁的儿童处于习俗水平,16岁以后达到后习俗水平。此研究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3.道德发展受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通过各个阶段的快慢有所不同。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样本中的15岁学生目前仍处于第三阶段,但13岁和14岁这两名学生却已经达到了第四阶段。这也说明,个体道德发展的快慢是不同的,并不是年齡越高,道德发展阶段就越高。
三、青少年道德发展启示
基于青少年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道德教育应该循序渐进,适时引导,使其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鉴于道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于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同时更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1.营造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加强宣传,抓好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消除错误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同时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教育基地的引导功能。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选择能力,使他们进入社会后,在种种道德冲突面前,能够坚持合理的价值取向,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夯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自身做好道德榜样,适时引导其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实践正确的道德行为。
4.青少年自身主动学习
青少年自身也要加强道德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道德选择能力。
四、结语
本文结合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青少年面临道德困境所作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青少年普遍面临着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大多数青少年处于习俗水平,少数青少年达到后习俗水平;道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通过各个阶段的快慢有所不同。针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现状,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于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实践正确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Lickona,T.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we York:Bantam,1991.
[2]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军.新科尔伯格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2009(7):46-47.
[4]魏静.高中生道德类型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5]杨国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14):60-61.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28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