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少年道德水平研究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青少年进行访谈,让他们举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的例子,说出在抉择过程中的道德判断,然后分析他们目前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否符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在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后,引发他们的道德认知,摸清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水平,提升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并对青少年德育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道德两难 科尔伯格 青少年 道德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128-02
  道德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许多道德两难的困境随之出现。道德两难,即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环境所提供给人的善良意志发挥的可能性或空间与人们的道德追求或者人性的本真状态相差甚远,使善良意志外化无力、道德行为处于两难境地。
  “道德两难”作为方法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科尔伯格首次提出的[1]。
  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了三个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阶段、互为手段阶段;二是习俗水平,包括人际关系的相互协调阶段、法律和秩序的维持阶段;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阶段与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2]。
  一、道德两难模式
  “道德两难模式”为我国当前德育教学和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3]。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的抉择,有助于在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后,引发他们的道德认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通过设立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情境,可以了解当今青少年的道德决策是否理性,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是否在当今中国青少年身上有所对应。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个人访谈法。首先,通过采访录音的方式收集文本数据,让受采访学生说出生活中道德两难的例子,并说明他们道德抉择过程,转写成文本后,分析受采访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考虑到本研究的对象群体是青少年,因此选取的受采访对象年龄在13—18岁之间。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受采访学生的年龄决定了本研究选择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们可以被分为“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两个阶段。下面将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采访学生的话语分析其道德发展水平。
  1.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上的青少年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受采访学生中只有一位处于这一道德发展水平阶段。
  案例一:同桌在小考时要作弊,问我要小纸条,我一般不会给,因为考试是公平竞争,他作弊就找不出他学习上的问题,下次会犯同样的错误,会导致他期末考试考不好;给他答案,被语文老师发现会被处罚,朋友关系会受到影响,也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
  受采访者在“同学要求自己帮忙小考作弊”时,拒绝了同学的要求。在作道德抉择时,他认为“考试是公平竞争的”,体现了他的道德判断是基于对公平的理解,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这一点符合第四阶段道德发展理论。“被语文老师发现会被处罚”看似害怕被语文老师发现,他真正顾忌的是被老师处罚后,两人的关系会受到影响。他比较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符合“好孩子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位受采访者认为,这次小考如果帮同学作弊,不但找不出他学习上的问题,最后还可能会导致同学期末考试考不好,可见个体是因重视关心他人而作出自己的道德判断,是处于第三阶段(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的。
  案例二:假如老人摔倒在你身边,是帮他一把,送他去医院检查,还是不理睬?在选择时会比较犹豫,后来发现这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不这样做的话,关心他人就白学了。
  在第二个“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案例中,他作出的道德判断是“扶老人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做的”。他将“扶老人”看作一种社会的规范与要求,他意识到了秩序使社会得以维持,因此要求别人也遵守,符合科尔伯格第四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
  2.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而不理会权威人士的主张,两位同学年龄处于这个道德发展阶段。
  在地铁上会遇到要不要给老人让座的事。我也很累,因此很纠结,但最后还是会选择让座的,社会上的人都不尊重老人的话,那社会怎么能长久发展下去呢?
  该学生就“该不该给老人让座”作出的道德抉择是让座。他认为尊重老人是一个社会能够长久发展下去的基础。他意识到要去维护这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尊重权威及维护社会自身的安宁。可见,他的道德认知是处于道德水平发展的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案例一:有一次外出,因为快迟到了,自己比较着急,马路上车很多,有很多人闯红灯过马路,但是我没有。闯红灯是违法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闯红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位受采访者认为不该闯红灯。在她看来,闯红灯是违法的,这表明该同学强调服从法律,对应着习俗水平的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另外,她还认为闯红灯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受采访者强调这种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危害。她的道德抉择考虑到了关心他人的层面。这一点与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相符。
  案例二:有次坐公交车,我看见小偷在偷我不认识的人的钱包,然后我就在想要不要告诉那个人,最后还是选择告诉了;因为不告诉他的话,他会因丢了东西而不开心,而且小偷应该被绳之以法,要杜绝这种偷窃现象。
  在公交車上小偷偷东西该不该告诉当事人这个例子中,受采访者选择了告诉当事人。在她的道德认知中,偷东西是一种违法行为,说明该同学强调要维护法律法规,这与习俗水平的第四阶段相符。她还认为自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当事人丢了东西后会不开心。可见,她的道德认知是基于对他人情绪方面的关心,对应着第三阶段的“人际和谐”。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受采访学生的文本简单分析后,在受采访同学的行为中有与该理论不符的,道德认知的发展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另外,本研究发现个别受采访者出现多个阶段的道德判断,这些阶段不是相互排斥的,人们可能处于其中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2]。
  道德两难只是情景假设,学生在道德上的抉择可能会因接受采访而往好的一面发展。道德两难模式要结合社会实践推行[3],避免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进而掌握学生的真实的德育认知水平,再根据他们现在所处的道德水平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对各类事情有自己的思考。教师要摆脱传统的道德理念灌输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实现自己道德认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鑫.“道德两难”现象探析[J].学理论,2013(15):360-361.
  [2]PORTER N.Kohlberg and Mor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72,1(2):123-128.
  [3]刘爱平.“道德两难教育模式”触发的德育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5):58-61.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