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一个“读”字了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真实的阅读教学应当是让学生不借助外力,原生态地“素读”文本。读,是理解诗词朴素、有效的方式。诗歌的特点是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吟哦讽诵、断字发声、揣摩情感、调整语调,体会古诗的节奏与韵律,进而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是,从小学到初中,教师很少带领学生专门探讨“朗读古诗的方法”。
  目前,教师往往非常关注“课内古诗”的讲读,有些甚至是字句讲解,但很少有人去研究怎样上一节单纯意义的课外古诗诵读课,而“读”是语文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实践中的基础。学生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地积累语料、形成语感,学习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接受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是“重视传统与经典,加重文言与古诗的比重”。这套教材首次创新性地将“课外古诗诵读”在教材中列出,每册书共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附有4首课外古诗。这给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外古诗诵读,并不能只是一个“读”字那么简单。它一定是要求我们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习得一些朗读技巧,找到一些朗读方法,拓宽学生诗词阅读的“面”,从而找到解开诗人情感的“密钥”,引领学生真正通过各种各样的“读”,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黄老师的这节诵读课告诉我们:课外古诗需要诵读,诵读需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师期待让这节课成为一颗“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他们从一首诗读到多首诗,从而真正体现部编本编者所期待的“形成‘1+X’阅读模式”的用意。
  一是内容整合精巧。教材中该单元的“课外古诗诵读”实际上有《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四首古诗,从中很难找到内在关联。如果这样按教材老老实实地从第一首读到第四首,很难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印象。黄老师敏锐地发现,第二首和第三首都有“风雨意象”,而结合学情,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过的70首古诗中,有12首含“风雨意象”的古诗。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发现,是值得整合的内容。不一样的诗人,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情感,一样有风、有雨。教师通过诵读大量的“风雨意象诗”,让学生悟出“风雨,其实是诗人的一种心情”,这是一条比较合理的课堂线。
  二是层次设计合理。本节课中,黄老师始终以“诵读”为主线,作为课堂组织的手段。在课堂大框架上设计了三大板块:读出你的体验、读出你的联想、读出你的厚度。第一部分“读出你的体验”中,又设计了引读、扶读、自读三个层次,用“引读”从小学“风雨意象诗”引出本课诵读的两首诗,以《夜雨寄北》一诗为例开展“扶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诗句中的情感,进而让学生自由演绎第二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第二部分“读出你的联想”中,通过“联想这首诗中的故事”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诵读,从而自然引出学生对“风雨意象”这一话题的探究。通过与小学“风雨意象诗”的勾连,让学生领悟“意象”的作用。第三部分“读出你的厚度”中,黄老师精心挑选了8首“风雨意象诗”,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两个问题:如何通过“意象”这把“密钥”去解码诗歌的情感;如何通过朗读演绎诗歌的
  情感。
  三是技法精湛。黄老师选择以“主持人”的身份组织课堂,初衷明了,最大限度地限制教师的课堂语言,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品味、演绎、展示。这对教师的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讀出其中的滋味,又要求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既要感性,又要有理性。导入时,她注重情境设计,引用央视《朗读者》节目的开场白,给学生较强的“代入感”。过程中,她注重参与,除全班齐读外,有近40人次参与了各种形式的诵读。诗词贵吟读,非读不解其味,遑论境界。她注重方法引领,如“这是一封家书。家书往往在平白如话中,包含着细腻而丰富的感情。让我们默读第二遍,在注释和书下小字中,勾画出一些关键信息”。她注重耐心等待。课堂上有个学生非常想读好,但他连续两遍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黄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在第三遍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注重呈现规律,给学生编写一首常见意象儿歌,让学生对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作用一目了然。
  四是情感渲染精妙。黄老师的课堂点评简约精练、情感饱满。诸如“亘古男儿一放翁。这份豪情与心痛,至今让人热泪盈眶”“这寒夜苦雨,契合了诗人的思念”此类的点评直击人心。让学生诵读苏轼的《定风波》时,黄老师又适时指出:“让我们记住这首词!成长路上遇不测风雨时,我们都来读一读这首词吧。”充分体现出其“注重精神价值”的课堂追求,在朗读实践中完成塑造人的任务。整节课上,黄老师一直以“诵读”的方式,慢慢推进,以情动情。学生的朗读从原先的缺乏感情到后来读出诗的情、味,不仅关注诗词的音韵,而且关注“意象”研究,促进学生通过诵读,去寻找隐藏在诗词深处的情感“密钥”的强烈愿望。学生的情思依脉络而行,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声出于口而发于心,这才是吟读诗词的境界。”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黄老师做好了“指导诵读”。肖培东老师曾说:“每一次上课,都是时光与我的共同焚毁,都是生命与文字的一起沦陷。”这节课的执教过程,让笔者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其中的真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47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