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大学生较少接触社会,缺乏社会实践,对达成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产生一定阻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促进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生活化理解的主要课程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提升该课程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国外的优秀经验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坚持社会实践评价与反思相结合原则,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资源整合等方面带来启示,有助于我国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实践。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社会实践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232-0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对这一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价值意蕴。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具有比其他几门课程更强的实践性与学生体验性,是一门“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的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且传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一。只有切实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达成理论的内化、行为的外化这一诉求;因此,基于《基础》课在本次研究中具有较强代表性,下文将以该课程作为优化的着力点展开分析。
  一、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国外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发展较为先进的原因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在课堂与课外教学中尊重、服务并理解人,注重育人价值的实现,不仅提升了学生获得感,也取得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供帮助的社会人士的好感。北欧的民众教育在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方面值得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北欧的教育者注重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强调思维意识先行,教育内容与方法后至这一原则,既注重人的发展,也强调人的潜力的创造与发挥;施行人文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战略,旨在培养现代公民,以使学生增强同学间的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的逻辑判断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强化公民意识,了解自己所应担负的责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有思想、有创造力、有成效的工作者。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十分注重“知行合一”理念,教育者始终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强调与实践的高效结合。新加坡高层领导者强调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在家中的观念教育,基于共同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在核心价值理念表达中的价值不容忽视;因而,在课堂之外设置了丰富的公益活动,诸如植树活动等,同时还制定了学生社区服务计划以督促社会实践任务的完成。
  在美国,更是出现并发展了“服务学习”模式以强化学校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服务学习强调将社区服务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把学校和社区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以课程为基础的社区服务,运用其在学校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同时通过服务学习过程中对服务的深刻反思,既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沟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经验教育,学生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服务,并且通过对服务活动的总结来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价值观的培育以及责任感的增强。反思及互惠为该教学模式的两大要素,这两大要素也是服务学习较其他活动最鲜明的区分点。美国施行创新服务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便利了学生将书本知识有效地运用至生活实践,真正领会了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还在参与活动中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方面起到了十分切实的助力,全方位地提升了自我效能感。服务学习的投入使用,并且社会实践中辅以教师的指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有力地提升了教学实效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教育环境下,我国高校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压力,高校不断地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施展才能的实践机会,但仍存在社会实践与理论课堂相脱节、社会实践频率低、实践目的模糊等现象。《基础》课有固定的实践教学课时,但在现实中,有时也会因突发因素而无法有效利用。许多学生反映《基础》课的教学停留于表面,实践教学大多以课堂展示等形式展开,在社会实践的有效进行上,我国高校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國可借鉴学习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当前的社会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制定社会实践目标并设计活动方案,落实活动中的组织、考核与奖励环节,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在过程中的获得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二、坚持社会实践评价与反思相结合原则
  为使《基础》课的教学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实践教学部分的工作获得落实,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过渡与衔接都应予以重视。起源于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强调“社区服务”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当前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社会实践评价及反思经验仍相较匮乏,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贯彻社会实践教学中评价与反思相结合原则,对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获得感具有切实助力。
  在加拿大,高校教师借助反思环节强化公民教育的实效性,采取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写日记、人际交往、写反思报告等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学生通过反思来达到分析课堂所吸收的理论知识,评价活动中的经验行为,从而产生新思想和新观点,达到对加拿大公民责任的理解并提升自身的社会归属感[3]。指导评价贯穿加拿大公民教育服务学习全过程,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报告进行肯定与纠错,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从而清晰认识教学方案的设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地推进公民教育的顺利进行。
  在美国,志愿服务不仅是简单的义务劳动,服务学习更是纳入了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全方位评价考核,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的服务学习,教师会在实践活动中不定期地与社区工作者、参与人员见面交流学生的服务情况,活动后要求学生以日记或报告等形式展现自我反思成果,并将电子版发送给老师和管理中心,作为知识获取程度的考核评价依据[4]。反思不仅适用于学生,美国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同样注重反思的实效性。而在我国,受教育体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实践课时利用不足,缺乏连续性,指导教师“缺位”等现象仍然存在,最终社会实践成为少数学生、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我国完善《基础》课社会实践过程中,可参考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优化指导教师的考核指标,将社会实践指导环节中的表现与结果纳入教师的考评指标体系,从而调动教师在指导环节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有效互动。   我国当前的《基础》课社會实践多以主题演讲、养老院以及福利院志愿服务等形式体现,方式单一,理论知识的覆盖面较窄,碍于学生群体较广,往往仅限于一小部分学生可实际参与;在活动后期,大多以固定格式的实践报告或结果演示作为评判成绩的依据,评价及反思流于形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习。学习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5]《基础》课的社会实践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达到对理论知识的内化;通过对实践整体流程的追溯,结合教师对实践过程的评价,反思自己“做了什么”“为何这样做”“结果怎么样”[6]。基于评价与反思的有效循环,才能达成社会实践实效性发挥这一教学效果。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资源整合
  美国各界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服务学习,已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的四方合作网络,各方相互配合,彼此协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作为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系统中最早响应州政府号召的高校,每历经一任州长,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都会获得大量政府拨出的经费,以支撑服务学习项目的运行,学校基础设施的翻新,这也是政府对学校的鼓励。美国更是发起“校园协定同盟”[7]奖励计划,以鼓励各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服务学习项目。该同盟由各高校和学院校长构成,现学校规模已超900所,该同盟旨在通过推行社区服务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同时助力教师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公民意识培育与教学设计相融合。从这一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力量不足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革新与发展,需借助社会其他方面的助力,才可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切实的帮助,从而调动社会实践师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社会实践的科学高效运作。
  在美国,反思环节的顺利进行往往借助专业的指导教师,而在我国,基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情况,社会实践大多为团委发起或辅导员带队,无法真正实现《基础》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改善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问题方面,社会组织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力量不容忽视,与公益团体、志愿者协会等单位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设立定点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可聘请一批专业的实践指导工作人员作为兼职辅助指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杂志报刊、互联网以及电视等宣传媒体的利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深入报道普及,扩大其影响力,为改善当前问题,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健康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黄孔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实践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1):93-98.
  [3]蓝采风,许为民.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76.
  [4]王志华.中美高校服务学习的比较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56-59.
  [5]周嘉楠.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4(3):185-188.
  [6]王海,黄云明.服务学习理论之于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的当下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57-59.
  [7]滕飞.美国公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1.
  责任编辑:赵世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5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