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产教融合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极度缺乏,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关注老年服务领域,切实推动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老年服务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养老问题备受关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面临着老年人口基础大、高龄化、失能化的特点,加大了养老事业发展的难度,因此建设一支专业、稳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而言,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将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当前我国养老服务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億,占总人口比重17.3%,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在养老服务领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方式统筹发展,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但在文献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中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还面临这许多严峻的挑战,特别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层面,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较为稳定的社会基础和政策基础
   当前,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老年群体相关的社会服务、产品销售、文娱互动等相关领域均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潜力。国家应当在资金保障、养老用地保障、养老服务模式等多方面对养老服务事业给予政策支持,力求在国家政策和社会支持等两方面保证养老服务的稳步进行,在保障我国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基础和政策基础。
   (二)有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和定位十分明确,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专业性强、实操性强的实用型人才。在专业设置、学生培养方案设定、就业方向规划已经社会效应评估等多方面,有着将为完整科学的理念和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这种成熟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养老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契合的。养老服务人才严重不足,制约着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从对部分养老机构的调研中不难看出,专业的临床、护理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养老服务人员都是“4050”群体,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职业综合素质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十分需要大量实操性强的专业人才注入养老服务队伍。
   (三)有着广泛的就业市场
   在严峻的养老压力下,我国采取了多层次、多元化、综合性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在用地审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水电煤气费减免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我国公办、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均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扶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加强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的打造,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为快捷、有针对性的服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产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十分迫切,除了医学、护理等专业的人才外,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智能技术、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法律等多种专门人才的需求均与日俱增。这就为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三、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思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养老服务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应用型人才”这个核心开展,切实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在具体的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应当将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与学生个人价值实现充分结合,以学校目前已有的专业优势为基础,以养老服务人才的必备技能为补充,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推进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等能够有效服务于老年人的特色优势专业发展,在课程设置中逐步加大老年病治疗、老年群体护理、老年人按摩、老年社区管理、老年社会工作等课程的比重。同时,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人心理学、老年人口学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对老年人群体有更为充分的了解。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行“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增加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在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为老服务等主体的联系和合作,根据这些主体的人才缺口、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订单式”培养,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培养的针对性,从而切实增强养老服务人才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校门到职场”的无缝连接,有效缓解社会对养老服务专门人才的需求压力。
   (三)顺应社会需求,切实提升综合性培养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医疗保障之外,对于身体保健、休闲娱乐、资金理财、智能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健康老人而言,对于老年教育、老年人心理健康等层面的需要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在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切实提升综合性培养水平。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增加相应课程,有针对性地组织实习和实践,提升高职养老服务人才与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契合度。
   (四)发挥自身优势,稳步提升培养创新性
   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实习实训、政策支持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有着较为成熟的师资力量和培养模式,这些都为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养老服务领域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学生培养体系中,应当革新思路不断创新,多途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匹配度。如在政策和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探索混合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共办养老机构、引养老机构进校园或是挂牌养老服务实训基地等模式,推行产学研的有机融合,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提供坚实有力的就业保障和实训保障,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稳定专业的人才力量,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结语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领域专业人才显得十分匮乏。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日常生活的照顾,而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的提升、晚年生活的丰富、心理健康的保障等。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培养特色,是培养养老服务领域一线服务与管理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稳定,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效结合,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程静,袁国:老龄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5.
  [2]王兰:高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行性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6.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7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