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全敏

  物理知识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普遍缺乏兴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抵触物理学习。笔者在轮岗教学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物理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一、科学分组,分层教学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能力层次等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以3~4人为一组最为恰当,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各组中有不同层级的学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尽量缩小小组之间的差距,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
  例如,在“压力压强”复习课上,笔者按照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等,将该班27名学生分成7组,其中一组为3人,其余各组均为4人。综合考虑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笔者将排在前7名的学生先选为组长,其他学生为组员,以期做到各显其才、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转换为小组形式的“一带一”的合作互助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组长并不是固定的,只要在学习中有进步、表现出色,皆可成为组长,
  以4人小组为例,他们是这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首先,各自完成学案上的个人必答内容,回顾压力部分的知识。组长最先完成,检查本组组员完成情况,尤其是对4号组员进行督促,帮助他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其次,进行知识研讨,观察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之后引入压强实验及知识。学案上要求由4号组员描述实验过程,2号和3号组员完成实验习题,于是4人分工合作,出色地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科学有效的分组能保证各小组实力大致均衡。整个教学过程,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各尽其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满足个性学习需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关怀,逐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有所获得;让中等生更加自立自强,学习思路循序渐进;让优等生得到表现的机会,学会帮助别人,锻炼管理和监督的领导才能。各个小组之间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可以合作竞争,找差距与进步,争荣誉,比成绩。
  二、良性竞争,构建新型课堂教学关系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导学案的内容,并为学生科学分配任务。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进行班级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可以首先检查组长的任务完成情况,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如何帮助与评价组员,开展交流沟通活动。之后,组长根据自己对学案知识的理解,对组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纠正错误,对于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都能掌握新知识,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各学习小组相互竞争、彼此促进的过程。例如,学习“测量平均速度”的内容时,学校实验室正在装修,没有办法做实验,我们就突发奇想组成各小组开展物理学习比赛,到操场上测速度,进行积分评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秒表和皮尺,分别测量每个人的10米步行速度和30米跑步速度,并让学生提前设计导学案和相关表格,便于填写测量计数。上课时,每个小组拿着讨论好的方案与设计好的表格走到操场上,相互合作,有的负责具体操作(步行或跑步);有的指挥组员轮换测量步速、记录时间;还有的督促本组成员快速完成测量任务,争取拿到评比高分。整堂课上,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合作与竞争并存,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落实了素质教育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的成功定位在不断获得进步和有所提高上,以小组总体成绩进行评价,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互相依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间的竞争取代了个人的竞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建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它也构建形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关系,不再是直接的教师和学生单向联系,而是形成“教师、小组长、学习组员”的双向循环关系。在小组的帮助下,一些基础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得以解决,不仅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适时指导的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培养他们的物理逻辑思维。
  三、以学促学,教师适时介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再仅仅是三尺讲台的表演者,已经成为服务学生的引导者和督促者,要对整个课堂进行顶层设计,让学生真正地在教学的舞台上处于主体地位,成为“主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思路,即学生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设计体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精心准备导学案,设计学生自学环节,组织组内小组讨论、组间小组竞争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能力。例如,学习“运动和力”的内容时,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这一章的思维导图作业,前一天又把复习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他们认真完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订正并解决作业问题。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进行重点例题和典型问题的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物理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课堂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过程中,一些组长在问题讲解、纪律维持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帮助组长及时解决小組合作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效果。同时,在组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发生变化时,教师也应和组长一起,了解学生状态改变原因,尽早解决问题,让学生感觉物理学习是快乐、有趣的。
  不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并非适合所有教学情境。首先,班级人数最好在30人以内,否则不好把控班级秩序,课堂教学秩序容易出现混乱。其次,并非所有课程都适用。就物理课而言,实验探究课和章节复习课运用效果比较好,事半功倍,教学优势明显,不适合运用于概念课的教学。最后,需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避免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任何学习方式都有利弊,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活动和学情有选择地使用,取长补短,坚持以生为本,建设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88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