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话语交际有了全新的环境。本文对多模态话语的发展以及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多模态 多媒体 大学英语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203-02
  一、什么是多模态分析
  虽然传统的话语交际中大部分意义是靠语言因素体现的,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语音、语调、手势、表情、交际场景的自然环境等非语言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类的交际不再只是通过单一的语言来实现,而是需要依靠多种因素共同完成。对这种交际的分析也不再单纯从话语方面进行,而是需要从多种角度切入。这些因素即被称作符号或模态,对这些模态的分析就是多模态分析,而这种方式产生的话语便是多模态话语。任何意义的表达都是由多种模态符号共同实现的,所有的模态符号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单独研究某种模态并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义。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非常必要。
  二、多模态话语的发展
  著名法国语言学家Roland Barthes于1977年发表的论文《图像的修辞》(Rhetoric of the image)是国外对多模态话语最早的分析。R.Barthes在该论文中对图像与语言在表达意义方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此后,多模态话语的分析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多模态研究已经进入诸如文化研究、心理治疗等多重领域。虽然国内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语言学大师胡壮麟是国内首位将多模态、多元识读理念与中国教育相结合的学者,他的此项研究为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继胡壮麟之后,很多学者也就大学英语教学与多模态形式展开了分析与研究。本文将根据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以及其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多模态话语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性,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言研究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许多在传统习惯中被人们认为是副语言的符号,包括动画、图片、颜色、音乐等,已逐渐成为社会交流中的主要手段。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上课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多模态话语设计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以及媒体层面。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从媒体层面进行。
  三、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占据教学的统治地位,其他模态则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中话语的分析单从语言的角度来进行是有缺陷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通常包括导入、词汇讲解、课文分析、练习与总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涉及多种模态,其中包括教师口语、教师肢体语言、PPT、师生交流、教室环境等。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的一堂课为例。这篇文章的话题是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本堂课的授课形式可以采用PPT幻灯片与教师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模式。PPT幻灯片中包含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项目。在导入阶段,幻灯片的第一页显示文章标题和一幅竖起大拇指的图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大家在图片中能看到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出回答;教师进而为学生讲解这幅图片,它的含义是“very good”(非常好),并引导学生了解图片上的这个动作就是“body language”的一种。因而,这幅图片为教师的讲解提供了支持,与教师的口语共同完成了该部分的语篇功能。当学生了解什么是“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之后,教师进一步与学生互动,示范一些肢体语言的动作,让学生猜测这种肢体语言表达的意义,例如:1.教师做出OK的手势,学生猜出这个手势的意思是“好,可以”。2.教师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敲扶手,抖动双腿,学生猜出这个姿势的意思是“我很紧张、不安”。3.教师做出双眉紧促的表情,向学生示意这个表情的意思是“生气、紧张”。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与口语相结合,学生不但能够有效地理解“body language”的含义,而且能够进一步总结出“body language”包括gesture(手势)、posture(姿势)和expression(表情)等。由此可见,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模态为口语与文字、图像、肢体语言相结合的形式。
  二是词汇讲解与课文分析阶段。在单词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PPT播放单词的录音,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单词、短语。在讲解词意时,教师适当搭配词汇的英文解释与图像等,例如单词“badge”,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一枚徽章的图片,并给出文字“a piece of metal, cloth or plastic that you wear or carry to show that you work for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 or that you have achieved something.”这样,学生一看便知道了“badge”对应的汉语意思,并且能够理解该词汇的英文解释。进入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课文的录音,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出语篇。分析课文的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口语交流的过程,PPT上所呈现的文字能够对该过程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教师在PPT中给出难以理解的复杂句式的结构分析和汉语翻译,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句意,实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互转换。由此可见,词汇与课文的讲解过程主要是口语、声音、文字、图像等模态相互结合来完成的。   练习、总结与布置作业环节主要是由师生口语、文字相结合的模态完成。例如,在做英汉短语互译的练习时,教师在PPT上事先准备好习题和答案,这样,在练习过程中,当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在给出反馈后播放PPT,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与所给答案是否有所出入,帮助学生一起改正不妥之处。一堂课即将完成时,教师要对课堂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这时,教师所依赖的最主要的模态就是口语和文字。教师总结时通常需要进行总括,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本节课中,教师进行如下总结:“Today we have learned three kinds of body languages, that is, posture, gesture, and expression.”(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肢体语言:姿势、手势、表情。)课堂总结是即时的,说完即可结束,教师可以选择用口语,或配合板书来完成。布置作业的过程与课堂总结过程所采用的模态并不完全相同。作业是需要学生记录、保存、并在课后及时完成的,因此,单独的口语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这就需要文字模式与口语模式相配合,最佳的方式是教师在PPT上提前写出本堂课作业,为学生布置时播放到此页,一边用口语向学生布置作业,一边让学生随堂记录。PPT中的文字较板书文字而言,可为教师节省课堂时间,与此同时,更为清晰明确。
  四、多模态话语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如今,在多模态话语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已发生了巨大地转变。无论是在教学过程还是备课过程中,都呈现了多模态的特点。
  多模态的英语教学可以弥补单模态英语教学意义表达的不足,例如,教师语言表达不充分时,可以通过添加肢体语言、图像、声音等模态来协助讲解;同时,多种模态的配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强化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某种模态来突出重点部分的意义,教师可在某个重点词汇上加重读音,反复播放其读音,在某个重点句子上加下划线或加粗字体、改变字体颜色等;多模态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纯文本或教师口语往往不能完全说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难度较大的词汇、语句、情景通过图片、图示、模拟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传递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多模态的大学英语课堂同时也为学生的多元识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中,不但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而且能够多方位的认识知识的构造,并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所体会。与此同时,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教法的改革。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使用何种模态、如何搭配模态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强化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不协调的模态组合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意义的构建具有消极作用,甚至导致意义传递的抵消。例如,教师将每一个单词都放在PPT课件中,并配上相应的释义,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无法突出哪些才是重点词汇。或者,有的教师在课堂中过多的使用图片、视频等模态,这样久而久之会削弱学生的兴趣,并且使课堂的重心发生偏移。因此,模态的搭配极其重要。
  综上所述,虽然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是整个课堂的主要模态,但是,单独使用语言这一种模态是不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的。一堂有效的课程需要语言模态与其他模态相结合来完成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多模态话语的选择最关键之处在于如何使不同的模态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在模态的选择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相互促进的搭配方式。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则应根据具体的情景语境来选择话语模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
  [2]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04).
  [3]郑树棠总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张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525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