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软北京打造智力兵工厂 本土合作成为融入中国新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加录

  曾经是“全球最热的实验室”,如今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要做为微软和中国IT产业制造“弹药”的智力兵工厂。
  
  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微软的巨大影响对软件同行构成的极大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把所有经历摊开检验,微软是很多IT公司的噩梦。从通过免费捆绑策略击败网景,到用Word软件打败Word perfect、电子表格Excel摧毁莲花公司的Lotus 1-2-3、Windows NT消灭Novell的Netware等。微软的强大竞争力让每个竞争对手都感到心惊胆战。
  但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在微软进入中国时,本土IT产业大喊狼来之后,中国本土软件企业并没有倒下,相反,当年年轻而不安的软件企业有很多都越做越大。从浪潮、东软、中软等软件公司到浙大网新、亿阳信通等IT设备提供商,他们都借着与微软合作做大了自己的业务。
  如今,在北京中关村的中心地带,两幢将总共容纳5000名员工的大楼破土动工。这是微软在美国本土外首次置地盖楼,大楼建成后将通过空中走廊连接,并成为中国研发集团的总部大楼。
  实际上,大楼的奠基只是微软这几年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微软在海外部门最齐全、人数最多的研发机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已经变成微软产品创新和工程合作的源头活水。
  
  融入中国的最佳方式
  
  在微软看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再到最终的产业合作是一条水到渠成的路径,也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融入中国信息产业的最适宜方式。
  怎么样才算是一个跨国公司真的本土化了?在很多人看来,对于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的传统评价是,这些公司只把中国当作销售市场和制造基地,中国无法分享到核心技术。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通过扩大研发涵盖的产业链,通过研发上下游的高效整合,带动一批本土公司确实参与到微软最尖端的产品和技术趋势研发中来。微软的技术和产品与中国本土的技术机构、产品公司开始了深入的合作,形成了伙伴关系。
  “以前微软的合作更多是考虑把微软全球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现在微软更多的合作是怎么和国内的合作伙伴开发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说。
  很多的年轻学者通过他们跟微软的合作,学到了怎么把握方向,怎么来制定一个项目,怎么来跟国际的同行来交流,使得他们的成果让他们能够接受,使得他们做的项目真正是代表未来的项目。
  “这些方面是微软对中国的贡献,我觉得这方面的贡献比我做更多的外包单子更加有意义,这是一种人才和文化的培育,有创新机制的培训。”张宏江说。
  中国软件企业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从七年前微软跟国家发改委订的一个合作协议的实施过程中看出,当时协议规定微软要在五年里帮助中国企业完成6000万美元的外包业务。“那时候一开始我们觉得非常艰难,到今天我们在两三年就可以做到。不是说七年前微软没有这么多外包的项目,而是说中国的软件产业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吸收这些。但现在中国企业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了。”张宏江强调。
  中软国际资深副总裁孙秀芳见证了中软国际和微软的合作成长。她说:“与微软的合作,使得中软在软件开发能力和实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有力推动了我们国际业务的开拓。借助微软的平台,中国软件企业也实现了互相交流和学习,这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上提升中国软件企业整体品牌形象。”
  
  工程转化发动机
  
  “一个国家创新的能力或者创新的文化、创新的环境,是这个国家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领导地位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张宏江说。
  微软来到中国的十年,正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微软获得了大量人才,同时通过一些小项目将这些人才培养成和美国一样能够开发高质量大型软件的高级人才。而与此同时,微软中国自身的实力也随之成长。
  比如微软中的无线移动部门,一开始十几个人,到今天已经是几百个人规模的无线移动技术中心。研发集团的广告系统部门,从只从美国转移技术,到今天成为规模上百人的广告平台技术研发团队。研发集团的Exchange Server团队从十人的队伍到今天承担很大一部分Exchange Server的升级开发任务。
  
  冲击杀手级应用
  
  得到很好的人才,关键就在应用。微软把精力放在产品孵化上。对于孵化,微软认为新技术只是引进了小部分,很大一部分是微软针对新兴市场的一些新的产品概念的设计,新的一些商业模式的设计,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比如微软的Fone+就是微软针对中国市场独立设计出来的新的产品。Fone+是微软针对农村地区推出的中低价上网手机,可以透过连接器与电视屏幕连接,让手机的上网能力在大屏幕上显示,以更低成本满足连网需求。微软看到手机是比计算机还要普及的电子装置,就算在相对贫穷的农村,手机的普及率也很高,甚至是农民们做生意的联络工具。因此,微软将以手持式装置作为这些地区的主力产品,以达成推广贫穷地区计算机应用的目地。
  Fone+不仅是一种新的产品,而且是一种新的概念,这个产品也折射出微软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微软产品计划途径的改变。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中国的十年,走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进化历程。微软在中国一开始基本上是制造的过程,也是从那时候起,微软中国决心要建立起一支有实力的软件开发队伍。微软中国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有创新能力,能够针对于中国的市场,有巨大创新力的机构。同时,微软希望这种创新不光在技术上,更加在产品理念上,商业模式上。
  要达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培育“杀手级应用”上。这要求工程师在设计一个产品或者在服务的思路上有详尽的考虑:比如产品最终是不是能够满足很大一群人的需求,或者能不能激发一些新的需求等等。同时,产品的整个设计,研发的过程再到孵化的过程能够精密和用户需求结合。
  
  资料来源:IDC经济影响研究,2007年
  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吉伦表示:“用户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追求新产品,能够吸引用户的杀手级应用已经越来越少了。”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没有人能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因为每个产品出来,微软都要看用户的反应。在某个市场上成为杀手级产品的,不一定在另外一个市场上成为杀手级产品。比如B2B在各个国家没有成功,在中国阿里巴巴却成功了,百度、QQ也是类似的例子。
  
  量变到质变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说,微软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好了解消费者。如何更快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看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鼓励、尝试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快速创新方面,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如果看过去五年工程院的成长,有很多是量变的过程,而2008年可以算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张宏江说。十年来,微软中国已有超过500项成果,用在微软已上市的产品中。
  也许目前还没有出现所谓的“杀手级应用”,但是量变可能引起质变,更重要的是,微软研发集团的创新文化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微软研发集团的累累硕果也向世界证明了一件事:计算机工业的研发模式和资源配置正在改变,这并非只由微软引起,也不只影响微软一家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7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