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及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前,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不断有外资企业“走进来”和国内企业“走出去”。社会和企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大。越来越多的独立本科院校认识到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专业外语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双语教学因此备受重视。本文总结了当前独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了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给出意见,期望给独立本科院校发展双语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现状 模式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08
Abstract At present, under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constantly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walking in" and domestic enterprises "going out". The demand for composite application talents in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has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independen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recognize that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only cultivating student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cannot be ignored. Bilingual teaching is therefore highly valu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mode of bilingual teaching.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s analyzed and given opinion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n independen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the status quo; mode; suggestion
1 獨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发展历程和现状
高教司在2001年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且对于我国急需的专业如高新技术,法律,金融等专业要“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这充分肯定了本科教育中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经过十几年,双语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各类院校也在不断的摸索,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各种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我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基本模式。
在全国200多所独立学院中,绝大多数院校已经开设了双语课程。根据问卷调查及座谈会数据显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以及我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等独立本科院校皆已实行数年的双语教学。我校于2013年开始开设双语课程。最初,我校只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一到两门双语课程,且此类课程均为该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随着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双语教师的增加,我校逐渐增加了双语课程的数量。除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之外,少数专业限选课程被纳入了双语教学计划。更值得一提的是,双语课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在不同的教学时期,能够由易到难的增加相应的双语专业课。当前,双语课程现已向更多的专业,如经济学专业,会计专业等辐射,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了双语教学中来。相比起来,有些独立本科院校在双语教学方面做得更加成熟,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除了开设越来越多的双语课程之外,还认识到了培养双语师资的重要性,从而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双语培训及考核。然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由于存在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双语教师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双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王静,2013)。
2 独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主要模式
2.1 第一种:全外语型
全外语型教学模式指的是教材、授课、交流、作业、考试等都使用外语。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构建了全外语的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快速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对于外语的使用,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存在“惰性”。也就是能不听就不听,能不用就不用,能不说就不说。全外语的教学环境会逼迫他们正视外语,不得不使用外语,从而能帮助他们培养外语能力。甚至对于外语条件相对较差的同学来说,外语能力的提升反而更加明显。
我校给每年入学的新生提供了全外语环境—增城英语村。在英语村内,老师和学生只能全外语交流。很多同学起初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然后出人意料的是,很少有同学会遇到明显的沟通障碍,反而他们的外语能力皆有提升。据参与座谈会的本校学生反映,英语村的全外语环境在锻炼和提升外语能力上起了相当大一部分的作用。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英语村的锻炼时间过短,只有两周。一旦回到本校,回到了中文的环境,学生们又“故态复萌”,之前起的作用便如“石沉大海”了。因此,倘若不能维持足够时间的全外语教学,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起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大部分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外语基础较为薄弱,这将使他们对全外语的环境产生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如果全外语环境的维持时间没有足够长,甚至于还在适应阶段便终止,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除此之外,全外语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外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倘若无视某些学生外语能力薄弱的现象硬是“赶鸭子上架”也不会达到期望的效果。
2.2 第二种:双语交替型
双语交替型模式指的是使用外语教材,但中外语交替授课,中外语相互辅助交流。对于类似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生来说,双语交替型模式是较受欢迎的。甚至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中还有类似专业的学生特别提出要使用全英教材。因为此类专业学生外语基础相对较好,且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之中,他们需要接触和使用的全外语资料较多。因此,对于全外语教材的接纳性较高。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交替中文和外语进行授课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针对于偏理工科类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学生,他们也明确表示针对某些直接间接引进国外软件系统或其它资料的专业课程,可以直接使用全外语教材。尽管此类专业学生外语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某些专业课程上,他们明确表示直接使用全外语的教材反而能让他们更为迅速的提升专业外语能力。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说,学生反映很多软件是直接引进国外的,对于此类软件的授课本应该直接使用外语教材和资料,不然就会经历外语翻译成中文—理解—中文翻译成外语—再理解的过程。且有一些专业名词词汇、表达或者操作过程本就是外语。直接使用外语教材能够让同学们直接掌握此类词汇或者操作步骤,不用经历不必要的翻译过程。但是针对中外双语交替授课的情况,不少理工科类同学表示他们仅能接受在上文提到的部分使用外语。对于其它的不涉及到外语系统或者操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他们明确表示并不需要双语教学。
2.3 第三种:中文辅助型
中文辅助型模式指的是采用外语教材,外语课件,但用汉语交流、讲授、考试等。据座谈学生反映,此种教学模式较为适用于两种学生:一是对外语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专业的大学新生。因为对于刚刚步入本科教育的新生同学来说,即使外语基础较好,也很难一时之间适应专业课投放较大比例的外语运用度。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较好的外语基础使他们并不抵触相关专业课程的全外语教材,课上用汉语进行交流和解释,课后使用汉语进行考试会使他们较为放松地投入学习之中。二是外语能力相对薄弱的理工科类的专业学生。虽然如上文所述,诸如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需要大量使用国外的软件及操作系统。使用外语教材和课件有助于学生更贴切的进行理解,也能被学生所接受。然而因为这类专业同学的外语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平时的授课、交流和考试等使用中文辅助能够较大程度的消除学生对于外语资料理解的障碍。
2.4 第四种:外语辅助型
外语辅助型模式指的是主要采用中文教材辅助外语参考资料,仅个别部分或章节采用外语讲授或使用外语课件,而作业与考试均使用中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迅速适应此种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外语能力来酌量增加或减少不同章节的外语运用度。此种模式的门槛较低,受众面广,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可以使用此种模式上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在不同的授课阶段投放不同的外语运用度。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分配外语教学资料。然而此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不停进行调整,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除此之外,学生们不会感受到使用外语的迫切感,从而不会“逼迫”自己去用外语进行学习。在学生外语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教师又不能贸然的增加外语投放比例。如此循环,此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之中很难收获好的效果。
3 独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模式建议
综上所述,当前应用较多的四种双语教学模式都各有其优劣之处。对于学生外语基础薄弱,双语师资良莠不齐的独立本科院校来说,哪种教学模式更为合适很难一概而论。学生的外语基础,教师的外语能力,校内的双语环境等等因素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总的来说,因材施教,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双语教学是独立本科院校发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方向。
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双语教学需要根据外语基础将不同的专业进行划分。这可以通过如控制筛选某些专业的外语单科录取成绩等方法达到目的。对于学生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如英语(贸易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等,可以使用中文辅助型—双语交替型—全外语型来不断递增外语运用度的教学模式。对于偏理工科类学生外语基础较差的专业,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划分。针对应用外语软件或外语操作系统等直接引进外语资料的课程,可以使用双语交替型教学模式。针对其余的不涉及外语资料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选用外语辅助型—中文辅助型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根据不同的专业,同专业的不同课程,同专业的不同授课时期(大一到大四),同課程的不同授课时期(第1周到第18周),教师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同课程的不同授课内容(引进国外部分,课程重点部分,课程难点部分,课程边缘知识点部分)应分配不同的外语运用度。理论上来说,外语运用度在同专业的不同授课时期和同课程的不同授课时期,应呈现阶梯式递增趋势。笔者将对此进行后续研究,期望能够基本明确本校双语教学外语运用度的域值,基本确定不同授课时期和授课内容外语运用度如何进行递增。构建外语运用度阶梯递增式双语教学模式,供大家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1(4)号,北京,2001.
[2] 成健.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 (2):8-9.
[3] 王静.独立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21):98-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1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