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地质学基础”传授有关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在师范院校开设该课程,对于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地质学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在分析“地质学基础”课程基本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在教学中的体会,认为贵州师范学院“地质学基础”教学的条件环境和配套设施还有若干方面有待改善,建议学校及以上单位加大经费投入、增配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学习材料;搭建校-校等教学实习平台,划拨野外实习教学专项经费,补贴学生实习期间费用等多方面促进“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 地质学基础 地理科学专业 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53
Abstract Basic Geology introduces basic theories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Geolog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of Geographic Specialties to perceive and analyze the geographic science. Based on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Basic Geology for Geographic Specialty of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and the experience in Basic Geology teaching, it suggests that in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five aspects are needed to do: expanding the fund investments from the school and higher units, improving labs conditions, building geological teaching platforms sponsored by schools and other economies, increasing the foundation of geography field practice to subsidy student budgets.
Keywords Basic Geology; Geographic Specialty; normal colleges
0 前言
“地质学基础”是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阐明地质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演化规律和发展历史等,[1]为后续自然地理专业课程,如《地貌学》、《自然地理学》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该课程对师范院校全面提高地理科学相关专业学生对地质学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教学或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世纪、新时代的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未来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同时,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贵州师范学院本身发展定位的调整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理与资源学院已成为贵州地理教学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之一;而在新的形势下,地理科学专业的“地质学基础”在具体教学中遇到若干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在现有教学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是从事“地质学基础”教学的一线教师所面临的紧迫难题。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好本校现有教学资源,以便有效促进“地质学基础”的教学改革。
1 “地质学基础”的教育现状
由于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和工作中都离不开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因此贵州师范学院一直都将“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是与国内绝大多数师范院校一样,本校的地理科学专业仅开设“地质学基础”这一门地质类课程,不像地质专业还有《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等相关后续课程,可以使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地质学领域知识。依据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设置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观察与教学、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三个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环节。受学校财政和专业设置的要求,本校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聘任两位专任教师承担两个班约70-100位学生的教学工作;设定64学时课程,其中48学时为课堂理论教学、10学时为实验室观察与教学、6学时为野外地质实习教学;设置实验室2间,配备50台显微镜、5套岩石薄片、100余套“三大类”岩石标本与矿物标本、以及野外地质工具(地质锤、罗盘等)、常用各种比例尺的中国地质图和贵州地质图等多幅,并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然而“地质学基础”的内容庞杂,涉及地质学很多分支,如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将地理科学所需的地质学知识解释透彻,系统而全面的将地质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任课老师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戰。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面临课程理论教学、实验室观察、野外地质实习教学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地质学基础”教学工作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课时不足
“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由学校改制之前(2009年前)的160学时,到现如今的64学时。随着知识日新月异,需要讲授的内容增多,而给予的学时减少,这就造成了在课堂上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易懂的尴尬局面。另外,总学时的减少导致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也被压缩。
1.2 实验室缺乏硬件设施 实验室观察与教学是地质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基本内容之一是岩石、矿物、古生物三大类标本的肉眼和镜下观察鉴定,这对于今后观察地质现象和理解地质过程等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贵州师范学院的发展,地质类实验课的教学硬件设施和上课环境分别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地质学基础”实验课的需求,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学校现仅有偏光显微镜50台、岩石标本60套、矿物标本50套,岩石薄片标本5套,古生物标本5套。目前岩石标本与矿物标本基本能满足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实验室观察的教学需要,但是岩石薄片标本与古生物标本相对缺乏。岩石薄片标本的匮乏致使偏光显微镜使用率不高,一些学生对岩石的认知仅停留在对有限的岩石标本的肉眼观察上。古生物标本的匮乏,使得课程中古生物知识只能通过老师现场的抽象讲解,极大的限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野外实习教学难以深入
由于地质学具有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因此野外教学实习在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2]许多基础性的概念和最新研究理论借助于客观实物或直观现象才能为学生牢固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如岩石识别特征、构造判别特征、古生物化石鉴定特征、矿物识别特征等。国内大部分地质专业学生在四年里要进行累计超过两个月的地质学各个方面的综合野外实习,然而与全国大多数师范院校一样,贵州师范学院只是将“地质学基础”实习作为自然地理六大要素实习的一部分,未计划长时间的系统野外实习。此外,受学校财政的影响,只能压缩野外实习时间。因此,本校地理科学专业仅设定6学时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为了尽量保障教学质量,野外地质实习教学选择学校所在的贵阳市乌当区一条典型性路线:地层自奥陶系至二叠系;岩性包括沉积岩的灰岩、泥岩、页岩、砂岩(以及石英砂岩)、白云岩,变质岩的石英岩;构造有断层、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古生物有腕足动物、海百合茎、笔石、腹足动物、珊瑚、双壳动物和植物等;地质现象有风化壳、溶洞等。需要提及的是,野外实习教学目前至少还存在两大不足:一是路线虽典型,但地层不全面、没有岩浆岩、地质构造不多,实习内容缺乏全面性;二是在一天6学时内传授如此多的知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知识要点,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没有真正掌握到相关的地质知识和技能。
2改进措施与途径
针对以上教学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结合贵州师范学院的规划和发展,提出针对性地对策,以期为促进和提高“地质学基础”各项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2.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任课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让单位学时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紧凑。此外,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和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需要,精选讲授内容,从“地质学基础”丰富的内容中选择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让学生学习方向更明确,学习目的更清新。
2.2 创造实验条件
贵州师范学院2016年增列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其中地理与资源学院是学校首批硕士点建设4个重点学科之一,并成功申报为贵州省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因此,随着贵州以及国家资金逐步投入使用,学校实验室教学设施和条件将逐渐得到改善。建议配合学校硬件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以及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增设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地质实验用房面积、购置仪器设备和添置实验教学标本,以便于“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重视野外地质实习
地理科学专业的野外教学实践是完善教学环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其特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教学实习区和实习经费显得尤其重要。在贵州师范学院多位领导的支持下,学院众多教师立足于地理学科优势特色,瞄准国际国内地学前沿方向,建设有“贵州茂兰国家级地学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了进一步保障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结合贵州师范学院“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教学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与在贵阳市的兄弟院校开展地质实习区共建,筛选实习点,优化地质实习线路,不断丰富实习内容,采用“点—线—面”糅合的方法,开发多条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野外实习路线,覆盖“三大岩系”、地质构造多样,古生物丰富等;(2)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对学生的食宿费用进行补贴,保障约一个月的野外地质实习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利用国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购置GPS等工具设备,让学生在掌握罗盘的基础之上,学会使用GPS定点、跑线和测量剖面;(4)通过室内教学和野外实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野外填图,牢固掌握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绘制。
3结语
由于受到历史遗留和规划发展等众多原因(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25页)的制约,贵州师范学院“地质学基础”教学的条件环境和配套设施还有若干方面有待改善,建议学校及以上单位加大经费投入、增配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学习材料;搭建校-校等地质教学实习平台,划拨野外实习教学专项经费,补贴学生实习期间费用;多方面促进“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效果。
參考文献
[1] 王秋军,刘松.演示软件Focusky在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J].科教导刊(下旬),2017.21:98-99,165.
[2] 周慧杰,朱文.“地质学基础”实践性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以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2):142-145.
[3] 王斌.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149-1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