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的探索与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传统中寻求革新向来都是美术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本身与教育方法两方面实现双重革新成为其发展瓶颈。文章以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作为背景,结合高等师范院校当前在该教育领域的教学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了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山水画认知、技艺水平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在当代语境影响下山水画实践教学的创新尝试做法。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现状;当代语境
  高等师范院校多年来在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重技法轻史论、重笔墨轻色彩、重当下轻传统等弊端,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文化内涵的理解,丧失了其应有的文化品格品位。这也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为何要基于当代艺术文化语境革新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的原因所在。
  1 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发展现状与反思
  当前,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校的学科教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以美术专业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为例,它对于美术艺术的追求偏向于程式化,对山水画所蕴藏、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关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山水画实践技法上的大量训练,如通过临摹范本与实地写生两种方式实现硬性的教学质量提高。客观地讲,这种教法正在渐渐偏离传统美术意蕴内涵,导致学生创作出的山水画呈现出现代山水画特色。他们只能在技法范围内做文章,不但内容空洞、媚俗,更有以画欺人的感觉。这种纯笔墨、纯技巧的实践教学训练,过分分离了实践与史论,导致学生在绘画历史知识上的严重匮乏,对山水画的片面认识限制了学生的创作和发展。
  严格来讲,高等师范院校的山水画教学应当注重针对性,即针对中国画专业学生的现实学习状态、思想心理状态和专业技术表现来进行人才培养,传授学生正确的中国画山水观,传承山水文化概念知识与作品意识,引领他们正确表现山水笔墨语言、山水意识想象力和美术艺术形式语言,避免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感觉迷惘。所以笔者认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是值得反思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山水画及美术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山水画拥有全新的认识。
  2 当代语境对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的影响分析
  当代语境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它完全打破了传统中山水画教学的封闭系统,建立了一个相对开放、冷静、客观、基于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创新思想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来讲,就比如说中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二度创造过程,它实现了多种文化的交融与相互碰撞,很长时期内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甚至是基本属性。例如,在传统语境中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创作传统形态的山水画时能够学会融会贯通,将西方美术基础中所强调的素描、色彩、空间感全部融入到绘画内容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绘画语言符号能力的训练。这也是对传统形态绘画的重新审视过程,它可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研究传统并追求传统与现代审美的有效结合,提升创作力。总结上述高等师范院校中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它确实是受到当代语境影响较深(特别是受西方美术艺术影响)。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欠缺开放心态,教学参照体系存在局限性;第二,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的主题局限导致其在艺术表现上丧失了多元化表现功能,且表达题材也有限制,因此许多实践教学往往会限于程式化所制定的主题与技法中;第三,实践教学中过分注重山水画的纯技法与纯笔墨教学形式,导致教学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模式化思维环境中。综上所述,不得不承认在当代新语境中,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必须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表现上有所转变,在教学结构上有所更新[1]。
  3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的改革教学路径探索
  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改革还应该注重学习、借鉴传统,在基础课程、题材创作与笔墨形式三个方面做到创新突破,发挥学生的山水画实践创作综合应用能力,最终满足“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理念。
  3.1 强调学以致用,为基础课程设计针对性教学方案
  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还应该强调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并学以致用,深刻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结构特征与创意用心,将山水画中的意境、情调、风格都客观且直接地反映于教师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基础训练方面,教师可利用笔墨表现形式做教学基础,引导学生从入门到升华深层次学习山水画中的基础技法,并要求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下文专门设计一点教学案例:
  通过带领学生系统学习训练“勾皴点染”,帮助学生在创作中灵活地学以致用。首先,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勾”的相关技法,期待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山水画中的勾勒技法,深刻感知工笔山水画中对线的合理运用。其次,教授学生临摹山水画中“勾勒”的相关技法,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为学生总结各种“勾”法,要求学生能够大致明白“十八描”技法,并鼓励他们尽量自由发挥,表现出不同的勾勒绘画样式。在“皴”这一技法教学中,教师首先教授学生掌握中国山水画中最为经典的“皴”法运用,通过理论配合训练让学生将皴法基本原理熟记于心,并鼓励他们在山水画临摹过程中应用并感受“皴”法。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皴”法拥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并懂得如何加以区分,在把握山水画基础学习内容之余真正了解了影响“皴”法的各种笔墨环境[2]。
  3.2 追求搜尽奇峰,注重山水画的创作题材丰富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山水思维比较零散、山水体验较为丰富,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山水观察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体验山水画学习,领悟写生教学过程。在教学课例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熟悉各个时期名家的山水画作品,为学生解读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作者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如何解决。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史论类书籍,分类归纳梳理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山水画作品,大致上弄清楚山水画的脉络。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技法进行山水画临摹,充分体会时代背景与地域风貌对画家风格所形成的影响,深刻领悟山水画的风情意蕴[3]。
  3.3 崇尚我用我法,尝试创造全新笔墨形式
  我国清初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中国山水画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入新的表现技法与材料,不断展示新的绘画内容。这就是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需要做到的。教师还应该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与笔墨绘画想象力,坚持“我用我法”的个性化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材料与新技法实验、实践,跳出传统笔墨学习的狭隘认知牢笼。具体来讲,教师要在教学中归纳近现代山水画的创新技法,与学生共同收集各类笔墨技法并思考各类技法形成的原因,弄清楚各种笔墨技法之間的承接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各种自己感兴趣的笔墨技法,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法进行创作。这种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全跳脱了传统纯笔墨、纯技巧的刻板教学课堂,为学生的艺术个性化发展创造打下有利基础[4]。
  4 总结
  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山水画实践教学不仅仅要遵循“笔墨当随时代”的教学发展指导,还要理解“教学当随时代”,摆脱原有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模式束缚,大胆探索创新教法、寻求改革创新,研究山水画专业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价值,培养新一代美术人才,将中国山水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陶亚萍.山水画创作中墨法的形式语言研究[J].美苑,2014(6):52-55.
  [2]苏广元,刘芹.写生——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J].中国美术,2012(3):108-109.
  [3]陈煌.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的若干维度[J].美术教育研究,2018(7):121.
  [4]龚旻.“笔墨当随时代”——高校山水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尚丽娟(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
  【课题名称】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师范院校中山水画创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17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48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