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背景不断变化的影响给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提出了一些列尖锐的新问题,要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种种新问题,就要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将专业性的文化内容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让学生感受到我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文章对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高校 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36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changing background of the world have brought some sharp new problem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solve various new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ecessary reforms will integrate professional cultural conten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let students feel the cha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to provide a power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connotation
  我國传统文化是历史文明的演化,其能够生动形象的反映出中华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表现。历史上我们的祖先运用杰出的智慧创造力具有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对我国各方面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对我国新一代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当中的运用,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
  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直接的联系
  1.1 两者教育目的相同
  高校的思政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观、世界观,使其能够正确的看待权利、地位和利益。而这一教育目的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不谋而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人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和高校的思政教育具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符合当下高校发展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内在价值,促进高校思政教育长久的发展。
  1.2 两者本质具有相似性
  文化在我国古代是文治教化的意义,和高校的思政教育相比较,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倡导对人进行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都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有本质性的一致性。在文化的角度而言,思政教育能够实现教育的实效性和文化先进行。
  2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2.1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沉淀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形成了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习惯的基因。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不同文化内容进入校园,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严峻的压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能够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在各种社会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立场,明确自身的目标,进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持续开展。[1]
  2.2 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
  高校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进而构建健全的人格。
  例如,我国优秀的老子道德文化、孔子儒家思想、庄子、韩非子的思想等对大学生的思维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系。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生观、思想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不断的完善人格、实现理想来展现文化的多种形态、儒家文化中对“知己”、“为己”的重视是在人格上追求完美的体现。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思政教育注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的新时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家国一体”的文化理念强调追求崇高的“仁”、“智”、“勇”人格精神,强调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为现代高校思政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全方面发展。   3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3.1 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
  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限制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学习帮助较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差,一些学生对“董仲舒”、“孟子”、“荀子”等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思想认识不到位,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较少导致高校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并不理想。
  3.2 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缺乏科学规划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文化涉及方面多、涉及内容广,要将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就必须针对高校的思政教育的现状合理的规划教学工作,做出科学的设计。但是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融合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在融工作的教学设计工作上,我国高校缺乏系统的融入机制,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完善的融入教育机制,也没有实现大学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造成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既有现实体制的限制又有教育工作者的主观忽视。[3]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其内容的选择上较陈旧,缺乏针对性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弊端。其中高校受缺乏整体科学设计的影响导致在选择传统文化内容时具有随意性,相应的工作当中没有重视大学生的实际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产歧义,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产生抵触情绪。高校的思政教育是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学,本身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且传统文化和高校学生的生活有一定差异,教师不能够合理的联系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就会导致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下降,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厌倦情绪。
  此外,大学生活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途径较单一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我国部分高校仍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没有将多媒体、网络APP、影视传媒、校园活动等新颖的教育途径结合起来,导致文化传播方式单一、死板,进而导致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较差。
  4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策
  当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向应向“层次分明、目标一致、形式多样”方面发展,其中构建新的教学体制要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认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做好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
  4.1 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就要寻找传统文化中道德资源、法律法治资源,将道德和法律法治结合起来,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为培养高校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专业性人才。
  4.2 在教学形式上
  在教学形式上针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单一问题,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开展模块化教学,根据传统文化的特征突出授课主题,进而增加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将课程按照“爱国”、“道德”、“人生”、“理想”等模块分开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对岳飞精忠报国的案例结合到课堂当中,通过对岳飞“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观终属楚”的励志文化讲解,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将爱国教育融入到課堂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将影视教学融入到课堂当中。信息时代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其中影视教学是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也符合当代高校学生的认知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教师通过选题、分组、成功展示、学生辩论、总结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课后,要求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通过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透过历史遗迹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3 完善知识体系,互融互补
  核心层的互补主要体现在将思政教育和国学内容的结合上,将廉洁修身的内容和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互融互补。要提高思政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就要针对选修课和讲座实现思政教育核心层和中间层的对接。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多选择类似于《茶道与文化》、《古诗词鉴赏》、《中国近代史》等富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丰富的内容引起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建立完整的教育知识体系,引起高校学生对学习思政教育知识的兴趣,达到提高思政教育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其中不断变化的国际大背景给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下,结合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不断的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改革,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伟.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2):123-125.
  [2] 施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2):198-200.
  [3] 谢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6(23):56-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73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