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效益的成本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效益的具体构成因素
  大豆种植过程具体包括平整土地、播种、施肥、喷药、除草、运输、收割等相关环节,成本费用的支出会贯穿整个种植过程。其具体费用支出包括租赁设备和机械、购买地膜、种子、化肥、农药和承包土地所需费用以及雇佣工人费用等。又可以根据成本对象的不同,将总成本分为土地成本和生产成本两个部分,其中土地成本是将土地当做生产要素,将其投入到生产成本中,具体费用包括自有土地进行生产的机会成本和土地租金;而生产成本又可分为人工成本及物质服务费。人工成本指生产当中所投入的劳动成本,即雇用劳动力需要支付的费用和自有劳动力的机会成本;物质服务费是实际生产当中租赁设备的费用、耗用资料的费用、购买服务的费用、生产实物支出以及现金支出。
  二、影响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效益的成本因素分析
  笔者在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个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影响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效益的成本因素展开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在分析结果的过程中,得出租赁土地、购买肥料、雇佣人力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同大豆的种植效益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影响力较强,因此是影响大豆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
  通过增加肥料的投入,可以对生态环境及土壤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进而为大豆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实现大豆高产。同时,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提高机械租赁的费用支出来提高大豆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使得大豆种植效益得以提高。另外土地承包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再加上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动力的雇佣价格也持续上涨,这就使得大豆种植当中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种植效益。还有大豆种植过程中农药和种子的支出具有较弱的弹性系数,因此较其他影响因素来说,其属于较为次要的影响因素。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面积内播种的种子数量是有一个饱和值的,若是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内种子的播种数量来达到高产值、高收益的目的,这是徒劳无功的。而农药的适量投入则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确保大豆产量。同样,单位面積内播种的农药喷洒数量也是有一个饱和值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有效消灭病虫害的基本原则,进行农药的适量投入,进而提升大豆的种植效益。
  但间接费用及燃料维护等支出则与大豆的种植效益有负相关关系,因为费用的支出会导致大豆的种植效益有所减少。目前,农民在具体种植生产过程中,需要承担技术服务、燃料动力、维护维修等费用支出,并且还需上缴销售费、管理费、保险费以及税金等一系列间接费用,这些支出相对较少,增加上述费用支出只能起到提高成本的作用,而对大豆价格及产量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整体上大豆的种植效益还是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提升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效益的策略
  (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调控大豆价格
  农药、化肥以及大豆种子这些农业资料质量的优劣与价格高低都会对大豆的品质、价格和产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进而使大豆种植效益大幅下降,对此,黑龙江省相关农业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对大豆农业资料价格做到有效控制,对因农业资料价格变化而对大豆种植成本的影响做充分考虑,同时结合气候、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的农资补贴,降低农民成本,稳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进而有利于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激发其种植意愿。并且对一些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农民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在降低大豆种植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二)优化粮食补贴结构,加大补贴力度
  就黑龙江省农作物的整体种植情况来看,发现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收益呈现又高又稳的发展趋势,但大豆的种植效益仍需进一步提升。对此,相关农业部门应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减少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补贴,反之增加大豆种植的补贴力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其与其它农作物收益的产局差距,用较高的效益来吸引农民进行大豆的种植。关于大豆种植的补贴力度的落实,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通过地租补贴、种植补贴以及农资补贴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农民的有效补贴,从而使得农民的种植成本大幅降低,收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减少大豆同其它农作物间的收益差距。
  (三)重视科技研发,降低种植成本
  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使种植成本大幅降低,进而提升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加强对大豆育种的研究,可采用杂交育种或是高光育种的方式,对大豆的种植品质加以改善,做到抗虫高产新品种的有效研发,另外在完成新品种的研发工作后,要实施推广工作,同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对种子价格的有效控制,确保农民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来买到高产高质的种子,增强其中种植积极性与信心。此外,还要在省内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供种植技术的转让与开发,同时还需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构建专门的技术服务体系,大批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进入产区进行深入指导,做到亲身为豆农示范与讲解,提升豆农的技术水平,进而使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做到技术的充分运用,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四)改进生产模式,做到生产要素的有效投入
  传统的生产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降低种植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并不显著。对此,必须做到生产要素的有效投入,合理配置化肥、种子以及农药的投入量,使各生产要素组成最优组合,进而获得效益的最大化。对于生产模式的改进,要做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充分考虑,适量投入化肥和种子,充分保证土地肥力和播种率,并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要提高收割、管理以及灌溉的技术投入,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有效提高。
  (作者单位:164800黑龙江省克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7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