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京市江宁区家庭农场发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南京市江宁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成效,分析了土地流转、连片种植、流转年限、管理用房、经营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举措和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家庭农场;基本成效;问题;举措;建议;江苏南京;江宁区
  中图分类号    F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248-02
  党十八大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家庭农场。农户创办家庭农场、实现较大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资本装备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追溯制度,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家庭农场模式符合农民的需要,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承包地处于第二轮承包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维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此前,由于担心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有的农场不敢加大投资,一些农民有短期行为。十九大提出的这项政策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农村和农业[1]。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了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家庭农场作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农民家庭经营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基本成效
  1.1    家庭农场总量快速扩张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共计1 027家,比2017年增加了268家,其中工商部门注册领照的家庭农场561家。从产业分类看,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346家,蔬菜种植类家庭农场为46家,园艺种植类家庭农场387家,畜禽养殖类家庭农场为5家,水产养殖类家庭农场为153家,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90家。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农场25家,市级示范农场15家。通过培育示范家庭农场,使江宁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数量和发展质量均排在首位,更好地带动了江宁区家庭农场的健康蓬勃发展。
  1.2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作用明显
  2017年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1.65万hm2,占比48.3%;计划2020年家庭农场经营面积2.15万hm2,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达到63%。家庭农场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农业经营低、小、散问题。更重要的是,家庭农场正潜移默化地解决了中国农业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导致的农民老龄化、兼业化等问题。
  1.3    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作用明显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家庭农场逐步实现了加工包装和品牌化销售,使家庭农场的农产品比一般农户的更受市场欢迎,年收入比一般农户高,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1.4    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带动作用凸现
  全区建立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51家,成功带动全区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在湖熟、淳化、横溪等街道形成家庭农场集群,示范引领和带动老百姓发展生产作用更加明显。
  2    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问题
  目前有很多家庭农场主自主与土地承包户签订合同,有些合同很不规范,容易出现矛盾纠纷[1]。
  2.2    连片种植问题
  有的家庭农场流转种植33.33 hm2,但在其中有2~3户农户部分田块自己种植,不愿意流转给农场主,导致这个家庭农场田块不能连片,给机械作业、田间管理等带来不利影响。
  2.3    流转年限问题
  有的家庭农场流转了几百亩农田,但与土地承包户签订的合同,有1年一签的,有2年一签的,还有5年一签的,使农场主在机械购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无法进行有效规划[2]。
  2.4    管理用房问题
  有的农场主承包逾66.67 hm2土地,农用机械较多,但没有机库和管理用房,甚至没有晒场,不利于农场经营,如湖熟街道魏道常的农场。
  2.5    经营者素质问题
  受到学历较低、理论知识缺乏等因素限制,大部分农场主尽管多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仍然难以担当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仍需要强化相关知识培训。
  3    主要举措
  3.1    严格认定标准
  因地制宜地建立家庭农场认定制度。对从事粮食种植的家庭农场控制规模,重点发展6.67~33.33 hm2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从事种养一体的家庭农场,主要突出绿色、无污染,重点发展生态循环型;对从事休闲观光的家庭农场,主要突出示范带动。
  3.2    强化指导培训
  推动构建家庭农场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由财政部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开设多项培训项目,积极支持职业农民培训。二是实行新型职业农民免费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获得相应资格认证。三是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可采取参观考察、跟踪指导、生产实践、考试考核、集中學习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四是设定初、中、高不同级别职业农民等级标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情况,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分层培训,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坚持分类指导,按家庭农场产业业态分类,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家庭农场主业务培训班,并积极组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技能指导和实地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场主的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和市场意识。   3.3    规范经营管理
  全面建立家庭农场登记管理档案,建立和发布优先扶持家庭农场名录,积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指导家庭农场使用《南京市家庭农场生产及收支记录簿》,详细记录各类收入、支出明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4    创新发展理念
  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开展“互联网+”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践。大力推动家庭农场之间、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之间、家庭农场与合作社之间开展合作经营和共同经营,提升农业经营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4    建议
  4.1    投入资金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在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上,区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整合项目资金,向家庭农场倾斜;主要在农业生态补偿、设施栽培建设、高产创建、生态能源建设、农田綜合治理、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上,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4.2    依据特色打造重点
  江宁区以都市型农业发展为特色,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全区乡村旅游特色鲜明,金花村等特色村36个,依靠特色带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做好特色村旅游、观光、休闲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工作。
  4.3    发展家庭农场集群
  以湖熟、淳化和横溪为代表的街道,家庭农场集群渐成规模,集团效应初现,以此为基础集群发展,彰现集团效应和规模效应。
  4.4    加强农场主培训学习
  积极组织家庭农场主走出去培训,学习、考察、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经营项目[3]。农场要主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依托农头企业等组织,做好农产品生产工作。
  4.5    政府出面进行土地流转
  以政府名誉与农场主签订5年以上承包合同。政府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逐步改善田容田貌,做到田成方、路成线、渠成网、林成行。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鼓励土地、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家庭农场集中,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土地连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4]。
  5    结语
  虽然江宁区家庭农场稳步健康发展,但在发展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场规模偏小、经营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等。下一步,江宁区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业务培训,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示范引导,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打造有前景、有规模、有江宁特色的各类示范家庭农场,使其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力量。
  6    参考文献
  [1] 李劲峰,齐中熙,乌梦达,等.十九大报告透露的八大改革着力点[J].浦东开发,2017(11):12-13.
  [2] 廖金秀,黄金绿,谭贤杰.家庭农场的优势·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4):205-211.
  [3] 夏秀红,张怡跃.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32):8-9.
  [4] 白和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扬州市江都区部分家庭农场样本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8):70-72.
  收稿日期   2019-02-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13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