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兰溪市女埠街道枇杷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药用价值,在分析兰溪市女埠街道枇杷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种植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了规模经营与设施栽培、品种升级与改良、延长枇杷产业链、开发农旅项目及发展电商等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女埠街道枇杷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枇杷产业;问题;发展对策;浙江兰溪;女埠街道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084-02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特产水果,国外商业栽培面积很少,产量也不高。世界枇杷主产国分别为西班牙、阿尔及利亚、日本、中国和巴西。随着我国“富山计划”“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實施,枇杷成为近年来发展态势最好的经济树种之一[1]。
  枇杷树为小乔木,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30 cm,宽3~10 cm;顶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有锯齿,表面皱,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圆锥形花序,花多且密;花白色,芳香,直径1.2~2.0 cm,花瓣内有绒毛,基部有爪。梨果近球形,似琵琶,(桔)黄色,外有绒毛,后脱落,果实大小、形状因品种而异;花期10—12月,果期为次年5—6月[2]。
  枇杷品种繁多,主要分为红沙枇杷、白沙枇杷2类。前者寿命长、树势强、产量高,但品质不如后者。枇杷果实色泽美观,果肉柔软多汁,营养丰富,有润喉、止咳、健胃、清热等作用。研究表明,枇杷果实含蛋白质0.4%、脂肪0.1%、碳水化合物7.0%、粗纤维0.8%;糖类以山梨醇为主,但到成熟时转化为蔗糖,部分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果实中富含苹果酸、柠檬酸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通常黄肉果枇杷胡萝卜素含量是白肉果枇杷的870倍,而白肉果枇杷玉米黄质、紫黄质和叶黄素高于黄肉果枇杷[3]。枇杷叶中含有熊果酸、山查酸、苦杏仁苷等多种活性成分。枇杷仁药用成分包括苦杏仁苷(Amygdalin,C20H27O11)、游离氢氰酸、绿原酸、咖啡酸、小儿茶酸等[1]。枇杷花则是秋、冬季良好的蜜源,同时花、树皮、根均可以入药。
  1    枇杷产业发展现状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传统农业大市,已经形成水果、蔬菜、畜牧养殖、花卉等特色产业。其中,枇杷是兰溪市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种植面积为1 300 hm2,产值约7 500万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兰溪市枇杷产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1984年以前,以果农自发种植为主,零星发展,没有规模。1984—1999年,女埠街道穆坞村率先引进白沙、大红袍枇杷,开创了规模化种植先河,并建立了果场,注册了商标。2000—2010年,进入枇杷产量扩增的阶段。首先,市政府明确了水果产业发展布局,女埠、黄店一带以枇杷产业为主;其次,为加快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出台现代农业以奖代补政策(补助3 000元/hm2),有力地促进了枇杷产业发展。2011年至今,为枇杷产业提升品质的阶段。兰溪市以农业“两区”为平台,实施“2612100”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兰溪万亩精品枇杷基地总体规划》,开展枇杷特色强镇建设,促进产业转型。
  女埠街道地处兰溪市中西部,下辖21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84万,区域面积68.37 km2,耕地面积1 740 hm2,林地面积2 120 hm2,全街道枇杷种植面积933.33 hm2,约占兰溪市枇杷种植面积的72%。其中,规模种植的村有7个、千亩以上枇杷专业村2个,如有“华东枇杷第一村”之称的穆坞村枇杷种植面积达到366.67 hm2,形成了以穆坞村、虹霓山村为代表的枇杷种植专业村。2011年“虹霓山”牌枇杷荣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擂台赛冠军,2017年穆坞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枇杷)。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枇杷产业已经是女埠街道农业的一张金名片,精品枇杷已走出兰溪,打响浙江。随着周边地区发展枇杷种植,女埠枇杷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2.1    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
  女埠街道枇杷以大红袍和软条白沙为主,几十年未改变。近万亩枇杷成熟期基本相同,5月10日左右开始采摘,到5月25日基本采收结束,采收期10~15 d,整个销售期只有20 d左右,且以产地及周边销售为主,采收与销售压力大。丰产年销售价格会降低,造成丰产不丰收。
  2.2    种植规模大,平均种植效益不高
  街道种植面积933.33 hm2,产量4 000 t,产值7 200万元,平均产值7.7万元/hm2左右。种植面积2 hm2以上的种植户,全街道只有100户左右,种植面积大的农户平均产值普遍达到10.5万元/hm2左右。近几年,白枇杷平均售价在30元/kg左右、红枇杷在16元/kg左右,但受低温冻害、高温日灼、采前降雨等气候因子的影响,枇杷商品果产量普遍不高,种植效益无法提升。
  2.3    设施栽培面积较小
  枇杷秋、冬季开花坐果,正遇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幼果低温冻害,特别是早春倒春寒对枇杷产量影响较大。花期阴雨不仅影响坐果,还易导致花穗腐烂病严重,影响产量。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阴雨或高温天气易导致枇杷裂果与日灼严重。设施栽培可解决此类问题,但由于枇杷大多种植于山地,设施投入大,单靠种植户个人难以实现。   2.4    枇杷非商品果、花、叶等未开发利用
  枇杷非商品果可以做枇杷膏、枇杷果汁,枇杷花可以做枇杷花茶,枇杷叶可以做枇杷止咳露,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并没有开发形成商品。
  2.5    种植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兰溪市农业部门对新建果园,提倡按照“四个一”要求(即一条水平带、一个标准穴、一担有机肥、一棵优质苗)进行操作,编制《兰溪枇杷生产模式图》,疏果、施用有机肥、绿色防控、采后分级等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但与枇杷高标准栽培技术还存在差距,套袋技术、矮化技术、地膜覆盖等应用少。如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需投入劳力大的套袋技术得不到应用,裂果与日灼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    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枇杷规模经营与设施栽培的发展
  为打造枇杷“精品果业”,实现枇杷产业“品种、品质、品牌、主体”四大提升,必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农业资金的支持与企业配套投入联动,促进枇杷规模经营与设施栽培产业发展,具体是政府加大对设施的补贴力度。通过设施栽培,一方面可以提高抗不良气候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将部分枇杷的采摘期提前,减轻成熟期集中造成的采收与销售压力。
  3.2    进行品种升级与改良,改变品种单一的局面
  通过与省内外枇杷科研单位协作,引进一批枇杷新品种,建立枇杷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筛选适合女埠气候的早中晚搭配、品质优、抗性好的品种,延长枇杷采摘期。同时,积极鼓励和指导果农做好良种选育和改良工作,实现良种科学化、良种基地化[4]。
  3.3    加大对枇杷加工企业的招商与扶持,延伸枇杷产业链
  加大对传统枇杷加工产品(枇杷膏、枇杷酒等)的开发,争创品牌,形成规模效益,如浙江阳光天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以枇杷花、枇杷果为原料的枇杷饮料。应加大招商力度,使枇杷加工企业落户女埠街道,为枇杷产业服务。
  3.4    结合乡村振兴,做好农旅文章
  对穆坞村、虹霓山枇杷休闲观光旅游基地进行整体提升,以枇杷特色为主,结合其他产业,形成农村观光旅游专业村;引导开发一批主题农庄和规范化的农家乐,拓展产业功能[5-6]。
  3.5    运用互联网拓展枇杷销售
  枇杷特別是白枇杷主要面向青年消费群体,这些群体对网上销售依赖性强。应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适用于电商销售、采摘、包装、贮运等的一系列标准,推进电商产业化,拓宽枇杷销售渠道。
  4    结语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兰溪市也努力将女埠街道建设为“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抢抓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树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把女埠街道建设为真正意义上的“枇杷之乡”。
  5    参考文献
  [1] 柴振林,陈顺伟,童晓青.枇杷仁成分组成及其综合利用可能途径[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3):30-32.
  [2] 陈剑波.莆田市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3] 宋曰钦,陈黎,翟大才.歙县枇杷产业化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5(11):279-280.
  [4] 蒋际谋,陈秀萍,邓朝军,等.我国枇杷产业优劣势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8,34(4):46-48.
  [5] 王化坤,陆爱华,高志红,等.江苏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果树,2018(2):94-98.
  [6] 张秀云.河池市枇杷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47-148.
  作者简介   童万民(1968-),男,浙江兰溪人,农艺师,从事农技应用与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13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