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作為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用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交际能力理论框架和二语习得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语用能力的概念与发展,为在汉语语境下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15
  O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Importance
  JIANG Q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As a vital componen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within the theory framework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nstitutes an effort to facilitate the teaching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Keyword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媒介。人际交流的主要目的除了获取信息以外,还要通过语言交流来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语用学是针对人际交往中如何进行有效交流并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这一方面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EFL learner)的学习过程中,语用能力的发展是外语教学中最被广泛研究的一个方面。
  1 交际能力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晚期,随着“交际能力”这一新的概念被引入语言习得研究邻域,语言教育者、研究人员及其他语言专业人士逐渐把关注点转向研究语言的交际功能,并对语言学习者的的语用能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第二外语和外语教学中,对语言的使用能力的定义不再局限于能够输出语法正确、读音正确的句子,而是要能够做到包括“学会除了能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和发音规则外,还能在适当的场合对聆听者说出适当的话语”(Wolfson, 1989: 45)。
  早在1972年,Hymes 就明确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在其著名的,对一个具有正常第一语言能力的儿童的描述中,Hymes 认为:“正常儿童的母语能力应该包括知道诸如何时应该说话,何时不说,什么时候说,在哪里说,以何种方式说的能力。简而言之,一个儿童应该具备能够使用一系列言语行为的能力,能参与到言语事件中,并能通过他人来评估自己的成就。”(1972:277)。根据此定义,为了能够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说话者必须做到不仅能够说出语法正确、发音正确的句子,还必须了解如何在适当的场合适当地运用这些句子。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交流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条件不被满足,那么其他需要,诸如信息的交换,则无法轻松实现。
  2 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
  在Hymes 的交际能力概念指导下,关于语言学习者交际能力发展的研究和讨论层出不穷。那么具体来说,交际能力到底包括了哪几个方面的能力呢? Canale & Swan (1980)针对Hymes 原有的概念理论基础,对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提出了更详细的三个能力范畴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同时强调交际能力指的是在实际交流中能够具有以上三种能力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的能力。其中社会语言能力与策略能力就突出了语用能力在交际能力中的重要性。 语语法能力涉及到说话者对词汇、词语形态、句法、句子语法和词义的综合运用知识。这些知识在理解和表达精确的话语文字意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交际能力的第三个组成部分,社会语言能力,Canale把其定义为符合社会文化规则和语言规则的合适的话语能力。其中社会文化规则指在不同的社会语言语境下,话语能被说话者正确地、合适地输出并且能被聆听者正确理解。社会语言语境涉及到诸如话语参与者的身份,交流的目的以及交流中的传统与准则等因素(Canale, 1983 : 7)。Canale提出的这个交际能力理论框架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后来的很多对于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研究都基于对该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交际能力被看作是由各种不同的因素共同构成的能力,这些因素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关影响,从而作用于交流的最终目的,因此,交际能力不能被看做一个单一的,综合的因素,而是分别由不同的因素或者能力邻域所组成,这些不同因素或能力邻域相互作用,形成交际能力(Canale, 1983:12)。
  3 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
  从社会语言能力的角度来分析,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是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的。这种关联具体体现在交际能力被看做是“某种超越语法正确性和任何特定话语的可接受性”的能力(Hudson,Detmer & Brown,1989: 45)。基于这一看法,语用能力也被包含在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之中。此外,有很多交际能力理论框架也含有明显的语用组成部分。比如Biaystok (1993:43)提出的关于语用能力的概念定义。他认为,语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说话者运用语言去完成不同交流目的能力,比如要求、指示或执行改变。第二部分是聆听者能听懂语言并能理解说话者真正意图的能力。第三部分是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规则把句子组成篇章话语的能力。这一概念进一步为我们阐明并补充了Canale(1983)对语用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的定义。无论是Canale还是Biaystok,他们都一致认为,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以英語为外语的学习者(EFL)课堂中的语用教学
  和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ESL)相比较,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 (EFL)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接触目的语言,并且也因此相对较少地能在真实环境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交流,因此,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语法、词汇、结构的教授以外,还要加入语用知识的输入与讲解。语用知识和语用技巧应该作为一个正式的部分放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语用知识及信息的输入。与此同时,也要鼓励并尽可能为学生地提供课外与英语为母语者的交流机会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通过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和使用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和实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语言交流的目的。
  对交际能力中语言的语用方面的研究把对语言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现在可以通过该学习者是否能够适当地反映出目标语言的话语和言外行为之间的关系来判定。教育者应该认识到远离没有语境的单纯语法练习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并教会学生以真正有意义的方式去学会交流。因此,随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的引入,经常被语言专家强调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避免机械的,脱离语境的语法和发音规则。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意识尤其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清晰地向学生讲解在如何根据不同情况和场合运用合适的语言来进行跨文化的有效交流,这才是应用语言学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综上所述,随着对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语用学理论的研究能有效地帮助我们了解交际能力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而对外语教学、翻译、涉外公关、跨文化交际等都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Bialystok, E. (1993).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in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G. Kasper and S. Blum-Kulka (Ed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43-59).
  [2] Canale, M. and Swain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 (pp. 1-47).
  [3] Canale, M. (1983).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In J.C. Richard and R.W.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pp. 2-27). London: Longman.
  [4] Hudson, T., Detmer, E and Brown, J. D. (1991). A framework for testing cross-culture pragmatics (Technical Report#2).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Center.
  [5] Hymes, D. H.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 B. Pride and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6] Wolfson, N. (1989) Perspectives: 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 Boston: Heinl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1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