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冬虫夏草采挖的负面效应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那曲市是海拔最高、生境最脆弱的冬虫夏草产区之一,采挖冬虫夏草是当地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是掠夺式采挖一方面使那曲冬虫夏草资源逐年萎缩,另一方面使草地裸露面积不断扩大,草甸植被退化速度加剧,给那曲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本文探讨了那曲冬虫夏草采挖对生态环境、畜牧业造成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冬虫夏草资源合理利用的管理对策,以期为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虫夏草;过度采挖;草甸退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09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是青藏高原的腹部区域。该地区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草地面积约42万km2,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牧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海拔最高、草甸植被面积最大的冬虫夏草产区[1]。因特殊的地理环境,随海拔高度上升(4 500~5 100 m),冬虫夏草色泽好、个体大、质量上乘,得到了市场认可,价格也最高。
  冬虫夏草仅在特定的区域分布,一方面由于药材珍贵、产量有限且采挖投入少、收益大,导致“藏冬虫夏草”很走俏,对当地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许多农牧民过分依赖冬虫夏草采挖,对牧业生产投入逐年减少,导致冬虫夏草资源日趋减少,高寒草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地资源不断枯竭,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冬虫夏草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1    冬虫夏草生境特征及资源状况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侵入居于土中的蝙蝠蛾幼虫虫体后,菌丝在幼虫体内生长并充满幼虫体,至冬季变成菌核而幼虫外形不变,夏初从幼虫尸体头部长出子座露出土外,故有“冬虫夏草”之称。冬虫夏草生长于海拔3 800~5 100 m的高山草甸草地和高山灌丛草甸草地,其分布区的年均气温为-1.9~4.7 ℃、年降水量在370~850 mm之间[2-3],属于轻寒或微寒气温下半干旱、半湿润至湿润的气候条件,植物群落以莎草科(高山嵩草、矮生嵩草、西藏嵩草、苔草等)、蓼科(珠牙蓼、圆穗蓼等)、菊科(禾叶风毛菊等)和毛茛科(云生毛茛等)植物为主。冬虫夏草菌子囊孢子的萌发期要求空气湿度达到85%以上,春末初夏冬虫夏草长出地面时平均气温为0.5~2.4 ℃;冬虫夏草生长繁盛的季节为每年5—6月,其地下部分多在3~5 cm土层中,此时地下5 cm处的土壤温度为0.4~12.4 ℃。冬虫夏草生长季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6%~48%,最适宜空气湿度为70%~85%[2-4]。另外,冬虫夏草子实体有较强的感光性,喜好强光照环境。因此,冬虫夏草多在向阳、疏水性好的分水岭两侧分布生长。
  有冬虫夏草生长的草甸草地占那曲市草地总面积的42.68%[1],其中冬虫夏草集中分布生长的草甸草地面积为4.93万km2左右,主要分布在那曲市的巴青、比如、索縣、嘉黎、聂荣、那曲6个县(共计44个乡镇),其中又以巴青、索县、比如3个县的冬虫夏草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全地区冬虫夏草年平均产量在20 t左右,约有21万农牧民直接受益[2]。
  1.2    冬虫夏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那曲市已基本落实草场承包到户政策,但冬虫夏草主产区的草地因资源和利益问题仍处于草场承包而资源共享的状态。随着冬虫夏草价格持续走高,采挖冬虫夏草逐渐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那曲冬虫夏草采集期在每年5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农牧民群众从4月底开始在采挖区扎营。一般除了留下少数不便于寻找冬虫夏草的人员看管牛、羊和房子外,有劳动力、尚可行动的老人及幼小孩子都上山采挖冬虫夏草;有些群众甚至将牛、羊赶上山,在山上扎营采挖。居住地没有冬虫夏草或冬虫夏草资源少的个别群众,以血缘和婚嫁等关系为纽带进入冬虫夏草产区采集冬虫夏草;也有的群众以历来放牧习俗和资源利用关系,把冬虫夏草采挖与放牧利用草场为等换条件,在临近乡村采挖冬虫夏草;有的甚至雇佣外来人员帮助采挖冬虫夏草。在每年的采挖期,有的人可采挖1~2 kg冬虫夏草,劳力多的家庭冬虫夏草收入可达40多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当冬虫夏草最佳采挖时间结束,冬虫夏草产区的农牧民安然撤营,忙于冬虫夏草销售;而有经验的外来采挖者则涌入扎营,采挖偶尔遗漏的冬虫夏草,直到本季冬虫夏草挖尽为止。据调查,在15 d左右的时间里,外来冬虫夏草采挖者平均每人可采挖冬虫夏草0.2~1.0 kg。据不完全统计,在近60 d的采挖期内,平均每天上山采挖冬虫夏草的人数可达10万人以上,对脆弱的草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    冬虫夏草采挖的负面效应
  2.1    对草甸植被的影响   随着冬虫夏草价格的逐渐攀升,受利益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采挖冬虫夏草的队伍中,而部分人缺乏环保意识,采挖冬虫夏草后,任深层土壤翻露在地表,导致土壤不能有效恢复。与此同时,采挖者通常会在草原上就地取材烧茶做饭、搭建帐篷住宿,宿营地附近产生的践踏、车辆碾压等活动对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5-7]。
  2.1.1    过度无序的采挖造成草地裸露面积扩增。高昂的冬虫夏草价格诱使大量人员进入脆弱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每年涌入冬虫夏草产区的采挖者数量难以统计。冬虫夏草采挖后草甸草皮上会留下无数坑洞,这些坑洞不仅寸草不长,还会不断沙化,长此以往将造成整片草地严重退化。据调查,每采挖1根冬虫夏草至少要破坏30 cm2的草皮[8]。按那曲市的冬虫夏草品质来看,中等冬虫夏草约3 400根/kg,每年破坏高寒草甸约为20万m2。此外,冬虫夏草集中采挖期正值草甸植物返青初期,此时对草甸土壤的任何扰动都会造成草甸植物因根系暴露而不断枯死。因此,积年累月的冬虫夏草采挖必然导致草地裸露面积不断扩大。
  2.1.2    冬虫夏草采挖活动不断加重草场压力。冬虫夏草产区都位于人迹难至的偏远高寒牧区,采挖人员只能在高寒草甸上搭帐篷宿营,随采挖地点的转移而转移帐篷,并借助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迁徙。反复践踏、车辆辗压等活动对脆弱的草甸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导致冬虫夏草生境及周边的草地植被受损日益严重,草地生物量逐年减少,草地承载能力不断下降,草地呈现出退化的特征。
  2.1.3    冬虫夏草采挖导致鼠害不断蔓延。采挖冬虫夏草导致裸露地表面积增加,为高原鼠兔和田鼠定居提供了栖息地。另外,农牧民群众有不滥杀生的习惯,也给鼠害暴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冬虫夏草采挖区域,不仅会出现严重的鼠害,更使草甸生态系统退化陷入恶性循环,导致草甸生产力以及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2.1.4    采挖冬虫夏草引起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冬虫夏草采挖季节正是高寒草甸植物返青生长期,采挖冬虫夏草破坏了草甸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使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对草甸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植物群落中头花蓼、珠牙蓼等冬虫夏草菌的寄生昆虫食料植物锐减[9],矮嵩草、苔草等草甸建群种的生物量也不断减少、分布区域逐年缩小。因此,采挖冬虫夏草时应回填挖出的土壤和植物,否则会加速草甸生物多样性降低并导致植物群落发生不利的演替:狼毒、棘豆、黄芪等有毒杂草将逐渐取代原有的草甸植物[6],降低草地的牧用功能;高寒草甸被破坏后不再适宜冬虫夏草及其寄主蝙蝠蛾的生存和种群繁衍,终将导致冬虫夏草资源濒危甚至枯竭。
  2.2    对冬虫夏草产区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冬虫夏草资源是促进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种重要优势资源,每年冬虫夏草收益可观,导致冬虫夏草产区的许多农牧民群众严重依赖采挖冬虫夏草产生的经济收益,逐渐产生惰性,不愿从事农牧业或其他劳动。“冬虫夏草求谋生、依赖冬虫夏草谋生计、因冬虫夏草弃耕弃农”等过分依赖冬虫夏草的浓厚思想在当地农牧民群众中蔓延,导致资源预支和只管采挖不保护的问题日趋凸显,不仅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更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3    发展对策
  冬虫夏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着冬虫夏草产区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区域经济发展;但是无节制掠夺式的过度采挖,必定会造成资源萎缩和生态失衡。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综合管理措施对冬虫夏草采挖活动进行指导、规范。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意识
  一是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努力规范采集行为。把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为首要任务,借助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当地群众合理开发冬虫夏草资源、保护草原植被、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二是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从冬虫夏草资源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已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通过以宣讲、发传单、展板等模式,组织开展宣讲教育工作,给农牧民群众耐心细致地讲解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冬虫夏草采挖活动所引发的生态、资源、社会、牧业等问题,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采集、依法采集、规范采集的意识。
  3.2    科学规划、采育结合,确保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科学利用、有效规划、规范采集、群众增收、生态保护的原则,从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采挖时间、保护措施,合理规划“保种、禁采、轮采”等区域,从而实现“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采育结合。在那曲冬虫夏草主产区,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生长旺盛期(二草)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冬虫夏草生长初期(头草)也是草甸植被返青初期,此时不仅采挖的冬虫夏草个体相对较小,寻找不便,而且采挖冬虫夏草对草甸植被的破坏性较大。冬虫夏草生长后期(三草)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因降水量多、气温高,采挖的冬虫夏草多数腐烂、色泽暗黑,不利于销售与食用。因此,应根据各冬虫夏草产区的区域特征,严格控制冬虫夏草采集时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资源普查工作,针对冬虫夏草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草地退化程度,科学规划冬虫夏草“禁采区域、保种区域、轮采区域”,從而实现对冬虫夏草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3.3    大力实施草地退化治理,努力提高资源再生和恢复能力
  冬虫夏草资源分布区域草甸草地退化速度较快,仅靠草地自身的恢复能力显然难以使冬虫夏草资源恢复。因此,为有效控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必须加大对植被恢复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草地退化治理,将人工补种、鼠害控制、草地恢复试验示范等与“退牧还草工程”“草地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结合起来,设定综合管理目标,逐步改善区内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当地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4    参考文献
  [1] 甘肃生态研究所,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畜牧局.西藏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资源[M].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1991.
  [2] 屈鸿罡.西藏那曲地区冬虫夏草资源开发利用的理性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2002(2):44-51.
  [3] 陈吉岳,曾永强,杨大荣.冬虫夏草感染蝙蝠蛾幼虫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增刊1):41-43.
  [4] 尹定华,陈仕江,马开森.冬虫夏草资源保护、再生及持续利用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6):814-816.
  [5] 张勇,易琦,丁佼,等.基于GM(1,1)的植物群落抗踩踏能力分析:以香格里拉高寒草甸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2):80-84.
  [6] 黄晓霞,张勇,和克俭,等.高寒草甸对旅游踩踏的抗干扰响应能力[J].草业学报,2014,23(2):333-339.
  [7] HUANG X X,SHENG Z L,ZHANG Y,et al.Impacts of trails on plants,soil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the subalpine meadows of Mount Jade Dragon,Northwestern Yunnan of China[J].Grassland Science,2015,61(4):204-216.
  [8] 张古忍,吴光国,古德祥,等.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增刊1):51-57.
  [9] 鲁顺元.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资源开发问题的理性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9(4):52-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76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