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于201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的新工科专业。长安大学是首批开办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高校。以长安大学为例,介绍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课程优化;实践教学等建设内容,以期提高高校专业建设水平与地位,夯实人才培养的根基,确保行业人才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F301.2;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6-014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6.03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Land recla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a new engineering major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7. Chang' an University is the first batc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t up land recla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Taking Chang' 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target of talent-cultivating of land recla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re introduced.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teaching staf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s, practice teach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contents,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level and statu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mping the found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in the industry,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land recla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inking
  国家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系列重大战略,促使高等教育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1-3]。高校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未来趋势,主动适应国家重大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学科发展、社会及行业需求,通过专业建设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近年来,为切实推动新工科等建设,创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国家相继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相关文件。
  1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目标
  高等学校的职责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品质专业人才,专业作为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的基本功能单位,其体量和动能的大小不仅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也决定着学校自身品质与社会声誉[4]。专业建设既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人才的质量规格,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5]。专业的内涵建设有“为什么办专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用什么培养”“谁来培养”“在什么地方培养”“培养得如何”等核心要素,涉及专业目标和方向、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保障体系等。而新办专业往往是高校本科专业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新办专业的建设。新办专业的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关系到毕业生在择业与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实力[6,7],因此,加强新专业的建设,不断规范新专业的教学管理,切实保证新专业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8]。
  2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教学组织管理和课程优化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多学科领域交叉、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工科专业,理论基础是土体有机重构理论,并融合了地理学、地质学、土壤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材料学、管理学、土力学、工程制图等相关内容。长安大学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最主要特征,贯穿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对于该专业的日常教学组织与管理应有别于以往的成熟专业。
  教务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集中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经常性督促和检查专业建设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助或解决,并积极创造条件从政策上如招生政策、专业分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改项目、五大金课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多渠道加大专业的建设投入,以加快专业的建设步伐。在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增强相互协作,建立“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教研所—专业教师”五级管理和运行联动机制,设立由主管副院长牵头的新专业建设指导小组,明确土地整治工程专业负责人,形成专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做到各项任务落实到人,职责分明。   2.1  明确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定位
  不同高校由于其发展和背景不同,专业建设的思路与面向社会服务定位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各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也不相同。教学培养方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制定与建设,以及师资结构与队伍建设、毕业生的社会服务对象与升学深造等,必须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服务行业,并综合已有学科建设与优势学科,合理确定专业的定位与特色。
  长安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教育院校。学校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在理工人文社会等学科与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点依托于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既区别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又区别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目标,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培养掌握土地整治工程基础知识和核心理论,熟悉土地整治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制图、施工、管理、监理等方法与流程,熟练运用成土、制图、土工、3S、灌排水等技术手段,具备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全过程职业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教育目标。
  2.2  加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新设专业课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理论备课,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难以确保培养出新工科背景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对于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提前安排好任课教师,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理论学习,可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参观学习,熟悉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全过程、关键方法与技术等,充分了解“大工程观”,认识到土地等相关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为主导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有实践性和目的性地灵活运用国际工程教育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从而消除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深广度之间的差距,使毕业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实施教师队伍规划,引育并举,通过以老带新、以强促弱、集中培训与分散提高等方式,循序渐进,使教学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薄弱的教师能够及时提高实践能力。定期对中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培训以及各类讲课竞赛,促进教师授课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和强化“企业教师”进课堂制度,与在校教师优势互补,促进课堂教学多元化;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可弥补高校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短板,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弥补,教学相长,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  优化土地整治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的构成元素,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9]。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质量支撑点[5],其体系的构建是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要经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同样要经历这一过程,必须按照国家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国际专业认证标准、CDIO工程教育模式、基于产出导向(OBE)的教育理念及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确定各阶段培养目标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人才需求、职业要求与土地等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合理確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框架与内容,厘清课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立足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课程设置必须支撑培养要求;课程群(或模块)的方向必须明确;课程体系必须完整响应毕业要求,而毕业要求对课程体系的影响需要通过指标点来实现[10]。因此,各门课教学大纲应该在集体讨论基础上进行编制,每门课程至少由两位以上教师参与编写,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按照“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来开展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应召开多次讨论会议,并经过最终评审后付诸实施。按照“双万计划”的要求,分步骤实施“五大金课”打造工程,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成线下“金课”、线上“金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成虚拟仿真“金课”,将生产实习实践课程建设成社会实践“金课”,同时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金课”建设、成效与质量到位。实施MOOC(慕课)工程,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使学生能够多渠道多途径掌握专业核心理论、方法、技术等。
  2.4  完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凝结与体现,是深化课程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新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一个新设专业,目前部分课程并没有完全成熟的讲义或教材,尽管有科研专著,但并不能作为教材直接使用,仅可作为工具书参考。因此,就需要任课教师在综合研究现有专著、中英文科研论文基础上,积极申报专业教材建设项目,并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有所创新、利于教学、实用、有特色并吸收最新科研成果的专业课程讲稿、讲义,并至少经过两届学生试用后进行认真修订,正式出版专业教材。任课教师还可根据各专业教材的特点和需求,编写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资料,设计符合本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形成具有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特色的完整教材体系。同时,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校对于教材的需求和侧重点,组织各高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编写,使编写出来的教材具有很好的深度、广度和受众面。正式出版的教材在经过几年使用后,应根据科技发展、社会需求、职业要求等进行更新,以确保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的知识是适应当前发展和需要的。   3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业)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其平台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搭建的实践教学资源系统[11],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应建设固定实习实践基地,夯实项目实习实践、竞赛实习实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课程设计、课间实习、室内实习实验课,增加野外实习实践环节课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加大实习实践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并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与企业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紧密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增强对工程的认识,熟悉工程全过程,掌握工程方法、加强师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可与各行政事业单位对接,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接触到生产一线,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和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个艰难漫长并富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努力;高校应当持续不断地完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教学背景,强化对专业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优化,进一步明确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统筹兼顾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广泛联合相关高校基础上加快建设专业教材,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并加快建设实习实践基地,进而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构建、国土空间用途规划与管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等人才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艺维.乡村振兴背景下企业下乡对“三农”的影响——以华北地区N村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5):139-142,147.
  [2] 张春祥,杭祖圣,黄玉安,等.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工程能力培养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24):194-195.
  [3] 朱高峰,唐祥云.基于“互联网+”的土地整治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1):40-45.
  [4] 沈  毅,宁永臣.从专业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71-74.
  [5] 黄  保.对新办专业建设中六个核心问题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8(16):51-54.
  [6] 徐  颖,贾永英.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27-128.
  [7] 李  强,张少雄,霍  倩,等.新专业建设中困难及对策探讨[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4):100-111,131.
  [8] 张丽丽.高校新专业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3(S1):114-115.
  [9] 吴  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10] 桂劲松,张祖平,郭克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新专业建设思路探索与实践——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8(7):27-31.
  [11] 杨兴科,晁会霞,焦建剛,等.地质类专业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J].中国地质教育,2018(2):64-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3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