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行政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根基,同时又要熟悉政府管理的实践,能够以理论为工具对实践进行分析、指导以推动实践的发展。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多管齐下,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夯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根基是核心,丰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是必要内容,创造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科研条件是重要补充。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642.0;D03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4-000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004
  【Abstract】As a practical major,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be familiar with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be able to analyze and guide practice with theory as a too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jor determine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 this major must be multi-pronged an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ory,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tudents is the core, enrich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tudents is the necessary content, and cre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onditions for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Key words】Major in administr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Theory-practice-scientific research”trinity
  0 引言
  行政管理专业旨在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事实上,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近年来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政府部门为例,其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极强的服务意识和高效率的工作状态。这就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为了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根据现实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培养方案。具体来看,人才培养必须以理论为基础,面向行政管理实践,坚持“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扎实的理论是核心,要通过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拓宽实习渠道,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政管理实践;带动学生做科研,形成初步的学术素养,提升学习能力。
  1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一文,标志着公共行政學的诞生。公共行政学诞生之后,争议不断。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后,成长迅速,但人才培养也存在着问题。现实中,政府改革、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都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优化。
  1.1 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迫切要求培养模式优化
  行政管理专业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在多学科交叉中飞速发展。但行政管理专业也存在着学科地位待定、人才培养取向和重点不清楚、知识层次不分明、学科体系混乱等问题[1],由此带来了人才培养是以复合型和应用型为主、还是以专门型和理论型为主的争论[2]。这些问题反映出现实中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惑。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服务于各行各业的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不是做杂事,所以,需要理论支撑,离不开理论学习;行政管理工作又表现为一件件事情的开展,又需要有高超的工作技能,因此,必须有丰富的经验。这种全面性的要求尚未彻底反映到当下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当中,课程学习和讲解都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距离。
  1.2 各行各业行政管理变革的发生迫切要求培养模式优化
  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政府管理领域来看,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层级政府都展开了“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放开搞活”历史经验的延续,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取向改革思路的延续。[3]相应地,各地也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模式,如江苏省“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和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4]这些改革都是刀刃向内的,需要工作人员切实提高服务能力,需要政府从制度、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现实急需大量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这又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面对此要求,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该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技能,教师如何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等。梳理行政管理专业之前的培养方式,结合着当下现实的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初步的学术素养以提升专业学习能力,这也就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面。   2 夯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根基
  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根基,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
  2.1 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要很好地服务于实践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这种能力的来源之一便是扎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也是威尔逊作为学者和政治人物对现实进行思考的结果,在政府管理的现实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当时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政府运作效率的问题。之后,在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曾出现过效率与公平正义价值观之争,并表现在西蒙和沃尔多长达五十年的争论中。后续出现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各种理论,都是服务于实践的。理论本身的发展是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行政管理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本专业的发展脉络,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方能更好地服务于行政管理实践。比如,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就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关系密切,“放管服”改革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等高度相关。
  2.2 掌握丰富的理论内容
  我们的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夯实理论根基。首先,引入理论的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自1887年诞生之后,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尽管各个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不同,但整体上保持了理论创新与发展的连续性。比如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等。这些理论是外来的,国内学者、出版社陆续将这些理论引进到我国,这些要反映到我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西之间需要对话,对共同理论的关注与探讨等本身就是对话的一部分,关注与探讨又是以掌握为基础的。
  其次,是我们自己的理论知识。我国古代管理的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内容和管理知识,这些也是重要的理论来源。比如,我国古代的用人之术、组织结构调整的艺术等,这些都需要加以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我们自己的行政管理理论,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最后,我们要根据丰富的实践,并对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新的理论,实现理论的本土化,这部分也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我们既要引入和学习国外的理论,又要有自身的理论。各国的情况不同,行政管理实践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理论方面就会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
  这几部分就构成了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体系,中外理论都很重要,学习国外的理论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科交流,学习我们自己的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实践的发展,不断促使新的理论诞生是为了推进这一学科本身的发展。
  3 丰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特点,是一个强调实践性的专业。[5]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多提供实习机会、接触现实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基地实习、实地参观等途径实现。
  3.1 通过实验室模拟政府管理实践
  学生们学习的是书本知识,但关注的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因此,他们需要知道行政管理领域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正在上演的变化和正在学习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比如,2019年的暑假频繁上热搜的事件中,一个是河南考生被北大退档后又被录取事件,这个事件里就有公共政策的问题,因为被退档的考生走的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国家专项计划途径,招录是根据该政策进行的,这就牵涉到该项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那么,在《公共政策》课程上可以在实验室模拟决策过程,不同的决策条件、决策选择会出现不同的决策结果、不同的决策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条件,形象地向学生模拟整个过程,从而防止决策漏洞,出现不良决策结果。实验室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演示各种情况,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过程和结果,效果颇佳。
  3.2 开辟更多的实习基地
  专业实习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学生到不同层级的政府去实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真实的行政管理活动,真实的行政管理环境,可以帮他们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更好地发现真实的问题。比如,当下正在进行的“放管服”改革,引导学生到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局进行实习,就可以更真切地认识这一改革举措,切实感受到审批时各项审批活动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带来的效率提升效果。专业发展中要将与实务部门的对接与交流作为重要方面,定期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动手进行操作。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学习中学生们了解到要提升工作效率必须优化流程、必须信息共享。当学生接触真实的行政管理活动时,流程如何再造?尤其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业务,流程的再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像理论分析中那么简单明了。信息共享也是同样的,信息烟囱、信息壁垒客观存在着,难以实现信息横向联通,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办事效率受到影响[6]。
  4 创造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科研条件
  一般来说,本科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还没有接触真正的学术活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安排一些相关的活动,以层层递进地增强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4.1 引导学生做好学术研究准备
  这种引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做学术研究最基本的知识,比如,如何查找资料、如何阅读文献、论文写作注意事项等。这些内容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基础性的,但是本科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接触阶段,需要有教师加以引导。开相关的讲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比如,有的学校会安排学生写作五四论文,这就是很好的做法,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术文章的相关知识。一边听一边学,一边锻炼一边提升,顺利地度过学术研究入门期。
  4.2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   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中。部分院校在本科阶段已经实施了学业导师制,学生可以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在文献资料搜集、分析以及实地调研等方面发挥作用。有的学校则是安排了教师带学生参与的相关课题的申请,也是很好的尝试。当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时,学生可以观察教师是怎么做的,这也是一种学习。并且,当学生真正去调研时,无论是做问卷调研还是访谈,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需要掌握所调研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
  4.3 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学术素养
  要让学生养成读书、交流的习惯,组建读书小组,养成学习习惯。读书、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实地调研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同学可能后来没有走学术研究之路,没有继续读研究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对于任何一份工作的开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到企业工作了,在开展一项活动时,我们也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可能的发展走向等,这些都蕴含在之前的学术活动中了。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5 结语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要坚持“理论—实践—科研”的协同推进。理论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该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学术深造打下根基,即使不继续学习,也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锻炼是为了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了解政府管理实际,不了解现实中开展的各项改革措施,不可能真正学好该专业。科研参与则是为了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进行启蒙,帮助他们开始逐步形成基本的学术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且三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进行。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科研是为了在掌握已有理论、观察现实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理论等。行政管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理论都处于不断发展中,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要适应这种现实,不断地优化培养模式,不断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倪星,付景涛.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1.
  [2]郭小聰,肖生福.中国行政学学科建设:困境与出路[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9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