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在大学在线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冬莲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碎片化学习因其灵活、便捷的优越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进而渗入教育领域,衍生了诸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大学在线课程由此应运而生。然而,随着碎片化学习的广泛流布,其负面影响也开始不断显露,并遭到一些学者深刻而善意的批评。于是,碎片化学习及其在大学在线课程中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显然,不能因为碎片化学习自身存在的缺陷,而因噎废食,拒绝将其应用于大学在线课程的开发。文章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从碎片化学习和在线课程的含义及特点出发,探讨在大学在线课程中如何正确地应用碎片化学习,并提出八大应用原则,为大学在线课程的设置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大学在线课程;移动互联网;应用原则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在“互联网+”时代的普及,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随之发生着巨变,这种巨变在教育领域有着尤为明显的体现,一些具有碎片化学习特征的新的学习模式,例如微课、慕课等应运而生。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开设也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焦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并对传统的系统化教学构成一定的冲击。
随着这些新学习模式的不断向前推进,其诸多弊端也开始显露。于是,有人开始全盘否定碎片化学习,否定在线开放课程,并强调系统性学习的权威性。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到底应当以全面开放的姿态来拥抱碎片化学习,还是应当以冷静审慎的态度来对待它?碎片化学习如何在大学在线课程中得到正确的应用?本文以移动互联网为研究背景,探讨如何将碎片化学习合理地应用到大学在线开放课程中,从而为大学在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1 碎片化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1.1 碎片化学习的含义
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因科技进步(主要是新的学习载体和媒体的不断涌现)以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导致的浮躁心理的必然产物。这是一种与传统的系统性学习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学习模式。虽然碎片化学习也带来了一些困惑,但作为大学教师,无论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它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这个时代一种常见的学习模式。与其回避,不如正确地认知和利用,使其很好地为大学课程教学服务。
碎片化学习的定义版本有许多。本文认同如下定义:“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然情境中,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利用多样化学习媒体、零散时间和分布式的空間,学习零碎知识内容的学习方式 ”[1]。
1.2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1.2.1 碎片化学习的优势
由于碎片化学习在学习的内容、时间上的零散性和空间、媒体的多样性,使得它具有以下3个优势[2]:(1)灵活度更高。由于学习内容的分割,每一个碎片内容的信息量较小,每个碎片的学习时间变得短而可控,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操作起来更灵活。(2)针对性更高。一个较长的内容被分割成若干个小的碎片知识后,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直接选择对自己有利那部分内容来学习。(3)吸引力更高。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在短期内,保障了学习兴趣,对学习效率有一定的提升。正因为这3个优势,碎片化学习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目中较为理想的学习模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大学开设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原因—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再恪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放,那么必将遭到时代的淘汰。
1.2.2 碎片化学习的缺陷
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也正因为碎片化学习将内容碎片化,即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缺少关联性,导致学习者无法将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内在认知体系中,也无法将其保存在长期记忆中,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技能的形成,也不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长期的碎片化学习对学习者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记忆力和情感等都会构成一定的障碍,有人称之为“思维的碎片化”,容易使学习者远离深度学习,而习惯于浅层学习,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2 在线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在线课程[3]是“物联网+”时代,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移动通信电子终端的发展,使得在线课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移动性和微型化,这两个特征在碎片化学习中也有体现。移动性学习是一种隐含式的非正式学习,因其可通过移动电子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来开展,因此,学习变得十分便捷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线课程由此也被大家称为手机在线课程。微型学习虽然不同于碎片化学习,但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换句话说,碎片化学习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大学在线开放课程中。因此,必须探讨如何在大学在线课程中规避碎片化学习的缺陷,同时,充分利用其优势。
3 碎片化学习在大学在线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3.1 目标明确原则
学校课程的学习,属于典型的有意学习,大学在线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必须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并按教育部规定的大学课程改革要求将其具体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方法目标。只有这样,大学在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才不会迷失方向。“因为定这个目标最大的价值不在目标本身,而在于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没有目标,就会永远停留在碎片化的浅层学习上。”这一点对每天涌现海量数据与信息的大数据时代来说,显得尤为重要[4]。
3.2 框架结构优先原则
在线课程是一种基于Web的开放性课程,其网络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对浩瀚如海的碎片化学习资源不加梳理地呈现出来,那么碎片化学习的缺陷就难以避免,必然造成大学生思维的碎片化和学习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坚持框架结构优先的原则,框架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个框架,即使是整段地学习,你的知识也会是零散的”。为此,首先,要对课程建立一个完整的至少包含3级的树形结构,将整个课程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次,将每一个碎片化知识点与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以及某些碎片化知识点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在树形结构中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让每一个碎片知识点的链接路径都十分完整和清楚,即要让每一个碎片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课程体系之间有交点。这样就将碎片化学习纳入到系统性学习之中,有助于学生形成和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 3.3 自成一体原则
在线开放课程具有移動性和微型化的特点,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移动学习的需求。如果在线开放课程依然固守传统的系统性学习特点,将冗长、枯燥的内容照搬到在线课程上,那么它依然没有脱离传统课程的藩篱,不会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而被抛弃。因此,将冗长的学习内容加以分割,使之成为碎片化的知识点,是必由之路,但一定要把握好碎片化的“碎度”,不能走极端。要注意尽可能保持每一个碎片化知识点本身的完整性,使其自成一体。实在不分割时,就不要勉强分割,绝对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追求“短平快”式的学习风格,而将一个本来相对完整的知识点,分割成毫无意义的、不知所云的碎片信息。须知,盲目地“为碎而碎”,不但不会降低学生对该碎片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反过来会增加学生深度学习的成本,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重新构建和内化这些“过于破碎的”知识。
3.4 容量适中原则
大学在线课程是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因此,高校教师在建设在线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容量适中,不要将过多的碎片化内容链接到课程树形结构中去,要控制好碎片化知识的总量和分量,否则,学生会“淹死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教师对碎片化知识的质与量,都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贪多求多,而要求精。应当选择那些对形成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和技能有直接帮助和重大意义的知识点。为此,教师在上传碎片化知识点之前,应当进行甄别,该舍弃的要果断舍弃,不能采取“曹操用兵,多多益善”的原则,否则只会增加学生碎片化学习的负担。同时,教师也应当经常提示学生控制课外碎片化学习的容量和时间,要告诫他们过度碎片化学习的危害,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而高效。
3.5 及时更新原则
对于知识结构相对较为松散的大学文科类在线课程,其碎片化内容相对要比结构严谨的理工科基础课程多,而且包含大量的时事信息。例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课程都会涉及大量的案例和最新资讯。这种类型的碎片化信息必须及时更新,否则,在线课程会因缺少活力而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在线课程也就变得“不在线”了。
3.6 形式多样原则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文字、图片、图标、动漫、音频、视频等。这些多元的信息载体对学习者造成感官上的强烈刺激,从而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因此,大学在线课程中碎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应当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不要单一地只用文字来呈现,而是同时用文字、图片、动漫等来承载。同时,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能为了片面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味地采用动漫、音频和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因为这样的载体,看似精彩、易于吸收(更适合儿童),但却不利于大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而通过阅读文字,则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文字这种载体,是大学在线课程必不可少的,不能弃之不用,也不应少用。
3.7 保持深度学习原则
上文已论述,碎片化学习所带来的“思维的碎片化”,容易使学习者远离深度学习,而习惯于浅层学习。因此,大学在线课程在设计上一定要遵循“保持深度学习”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可以通过以上的“框架结构优先”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做深度思考、批判性思维来实现。为此,留给学生各种测试和作业,不能全是流于浅层学习的正误判断题和四选一的单选题,而应当给学生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思考问答题、作文题、研究项目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远离浅层学习。
3.8 及时输出互动原则
上文已提到,在线课程的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应当在大学在线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否则就会再次陷入传统教学模式的窠臼。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机云课堂APP来开展在线课程。这些手机云课堂APP的功能十分完善,包括互动、打分、评价等,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在课堂内外及时输出和互动,以消除学生碎片化学习所带来的困惑。同时,输出和互动也同测试一样,属于学习的高级形式,即更倾向于深层学习。
4 结语
碎片化学习是普遍存在于“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学习模式,是人们在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碎片化学习灵活而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将它应用于大学在线课程,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必然之举。但是碎片化学习也有其自身的弊病,那就是碎片化的知识所带来的“思维的碎片化”,会极大地阻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不利于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因此,一定要把握好碎片化学习在大学在线课程中的应用原则,扬其长避其短,使大学在线课程能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优势,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大学在线课程既不掉进碎片化学习的陷阱,也不落入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真正成为最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移动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百度百科.碎片化学习[EB/OL].(2019-05-29)[2019-06-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2%8E%E7%89%87%E5%8C%96%E5%AD%A6%E4%B9%A0/3094422.
[3]格子学院.什么是在线课程?你知道它的定义吗?[EB/OL].(2018-08-20)[2019-06-20].http://www.grazy.cn/article/1434.htm 2019/6/2.
[4]壹心理.碎片化的学习,到底有没有用?[EB/OL].(2017-10-27)[2019-06-20].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375579. Applied principles of fragmented learning for college online courses
Li Donglian
(Branch of Basic Education·School of Generic and Holistic Education,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era, fragmented learning has changed people’s life and work because of its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and then infiltrated in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sulting in many new teaching modes, one of which is college online courses. However, with the wide spread of fragmented learning, its negative impact has also begun to emerge, and has been deeply and well-intentioned criticized by some scholars. Therefore, fragmented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llege online courses are also questioned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Internet +” as the background, starting from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ragmented learning and online courses, this paper deals with how to apply fragmented learning to college online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eight applied princi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practical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online courses.
Key words:fragmented learning; college online courses; mobile internet; applied principle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7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