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外城市停车系统相关策略分析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邹涛 梁彪

  摘   要:受土地资源、人口增长因素影响,停车难、乱停车等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大中型城市中更加明显。为了更好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国内外已展开相关方面内容研究,并对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停车系统策略方面提出改善城市停车问题的策略。国内外针对城市停车系统策略研究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侧重于城市功能区划分,分析不同功能区停车系统问题及针对不同功能区的停车问题制定相对应的停车系统发展思路;国内更侧重于停车系统的管理机制体制,通过完善机制、加强执法、完善停车收费准则及规范停车经营主体等方面制定相关停车策略。文章基于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交通管理;停车问题;停车策略;管理模式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速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停车问题日趋严重,为更好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已展开相关方面研究。国内外针对停车问题的改善主要从停车需求预测分析、停车管理、停车供需平衡、停车设施规划等方面[1-3]开展研究,通过需求分析制定合适的停车设施规划方案,从而得到合理的停车系统的发展策略,改善城市停车问题。其中,王宇[4]选择中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由中小城市的交通特性,对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预测结果对停车供需平衡进行判断,以此结果作为未来停车规划建设的依据。易骞[5]从多角度分析城市面临主要的停车问题现象,并从现象着手分析停车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将原因与问题相结合提出针对问题解决的策略与建议。虽然国内外针对停车问题的改善从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停车系统策略方面研究成果的缺失,致使城市停车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由此,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及地区停车系统策略展开调查,并从国外和国内所采用的停车系統策略总结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与城市实际停车发展状况相对应的、科学合理的停车系统策略,以便更好地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高城市停车效率[1-3]。
  1    国内外城市停车策略研究
  城市停车问题是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内外城市在治理停车问题中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在停车场的规划管理中,以发展配建停车场为主、以路外停车场为辅、以路内停车场作为补充,形成合理的停车管理体系。在停车泊位供给中实行差异化供给策略,在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外围配建不同规模的停车泊位。在停车收费标准中采用差异化收费策略,在一天内的不同时段,城市内的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除此之外,各个国家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中也有其各自的特色之处,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的几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停车策略进行如下研究。
  1.1  国外城市停车策略
  1.1.1  首尔市
  首尔市制定的停车策略主要集中于居住区和中心城市区,居住区考虑停车环境问题,完善停车制度;中心城区则侧重于停车需求因素,从需求角度制定停车策略。
  (1)改善居住区停车环境:提升居住区停车设施的配建标准;完善居住区停车制度,建立车位登记备案编号,规定居住者可优先停车,非居住者需额外缴纳停车费用;利用居住区周边边角区域,建立分散停车区域,在无需建设大规模停车区域前提下,满足居住区的停车需求。
  (2)中心城区停车需求管理:中心城区受到车辆较多、停车资源较少等因素影响,因此,为保障中心城区的停车水平,需从停车需求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停车需求管理策略。具体来说,中心城区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无法提供充分的停车供给能力,因此,需要对该区域停车需求进行合理限制调整,如制定了有限停车供给制度,限制车辆驶入核心地带等策略。对中心城区分块化管理,针对不同分块的拥堵状况分别制定合理的停车需求策略,如拥堵区通过增加停车费用抑制停车需求,非拥堵区通过降低停车费用提高停车需求。
  (3)严格治理违章停车:无论是在居住区还是中心城区制定的停车策略,都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对违规停车进行严格治理。如确定停车违章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重点有效治理;制定违章停车级别标准,并要求市民参与停车治理,从而提高违章停车治理的实效性[4]。
  1.1.2  新加坡市
  新加坡市仍然从居住区和中心商业区两方面制定合适的停车策略,居住区提出了拥车停车策略,要求有车必有位,保障居住区停车供需的基本平衡;中心商业区则提出用车停车策略,未设置大型停车区域,只针对特殊车辆设置专用停车,从而抑制驶入中心商业区的车辆数,抑制停车需求[5]。
  (1)居住区拥车停车策略:居住区需要配备满足居住用户数量的停车数量,遵循有房有车必有位的基本原则,即保证每一用户至少配备一个停车位。如果该居住区域未能满足这一基本原则,需给居住用户一定额外补偿,以弥补停车位供应不足。
  (2)中心商业区用车停车策略:首先,加强市中心商业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公共出行体制,抑制私家车驶入中心商业区数量。其次,不设置容量过大的停车设施区域,只提供部分专用车辆的停车区域,从停车供给能力角度限制私家车的使用情况。最后,对中心商业区征收一定的交通拥堵费用,调控高峰时段小汽车的使用。
  1.1.3  纽约市
  纽约市针对核心区停车问题的解决由调节停车供需矛盾转向停车需求的管理策略方面,一方面,抑制停车需求,增加公共交通出行;另一方面,合理调整停车需求,遵循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路面停车为补充的原则[6]。
  (1)抑制核心区停车需求能力:首先,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策略,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极大促进了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有效缓解了驶入纽约市核心区的汽车数量,从而抑制了核心区的停车需求能力。其次,制定停车收费杠杆策略原则,根据停车状况的拥堵状况,制定适应的停车收费策略,即停车拥堵时增加一定的额外停车费用,从而抑制私家车在拥堵状态下的使用,抑制停车需求。最后,制定限时停车、限区域停车策略,即设置规定时间(一般设置1~2 h),并允许规定时间内可正常停车,超出时间需额外缴纳昂贵的停车费用,并且针对私家车,只允许停在收费较昂贵的路外停车区域。由此策略,降低私家车的驶入量,抑制停车需求。   (2)调整核心区的停车需求策略:首先,纽约市核心区停车需求遵循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路面停车为补充的原则,因此,需要高效利用核心区内空间资源,建立分散停车区域,从而分散停车需求强度,体现停车需求的均衡性。其次,根据不同的停车区域,即配建停车区域、路外停车区域和路面停车区域,制定不同的收费策略,保证停车需求的均衡。
  1.1.4  巴黎市
  巴黎受到土地资源和人口因素的影响,中心城区面临严重的停车问题和拥堵问题,为更好地解决中心城区的停车问题,从限时停车、差异化的泊位供给策略和不同路内停车收费标准3个方面制定相关停车策略[7]。
  (1)限时停车策略:巴黎中心城区停车方式主要包括路外停车区域和路内停车区域两种,根据不同停车区域制定不同限时停车策略,如对于路外停车区域可允许长时间停车,而对于路内停车区域则只允许短时停车,一般停车时间设为两个小时。
  (2)差异化泊车供给策略:巴黎为土地资源有限,中心城区道路又比较狭窄,造成拥堵严重,因此,需要对该中心城区进行分块化管理,对不同分块区域停车需求进行合理限制调整,提供不同水平的供给能力,从而控制进入该中心城区的机动车数量。
  (3)不同路内停车收费标准:巴黎中心城区按照分块区域、不同时间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以保障该中心城区停车供需能够基本平衡。分块区域以巴黎中心向外扩张,主要划分3个区域,停车费用由市中心的3.6欧元递减为1.2欧元,从而降低机动车驶入中心位置,减缓中心位置的拥堵;时间上以工作日和非工作日进行区别对待,工作日早上9点至晚上19点收取停车费用,其余时间以及非工作日免费。
  1.2  國内城市及地区停车策略研究
  1.2.1  香港特区
  为解决香港特区停车问题,在以路外停车为主、路内停车为辅的停车策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停车系统策略机制。包括完善市场停车管理机制、完善停车收费准则、鼓励民间停车设施建设等[8]。
  (1)完善市场停车管理机制:在政府对停车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基础上,停车设施方面根据立法规定,配备符合不同类型建筑物要求的停车位数量,尤其是满足都会区和非都会区的停车需求。停车管理方面提出较为严格规范制度,如违章停车执法由交通警察和交通督导员(准公务员)负责。实行严格的停车管理,违法停车不及时开走,可开多次罚单(320港元)。
  (2)完善停车收费准则: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一般每小时20~30港元,香港以15 min为一个泊车时间单位,设置了时间限制为0.5~2 h,超时停车罚款320港元。除此之外,根据不同时段制定多元化的收费标准,该多元化收费标准的制定,要适应停车者支付能力的需求,并兼顾路内与路外停车方式不同、拥挤区与非拥挤区停车难易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香港特区在日间采用高收费制度分配路旁停车位,夜间采取免费或较低收费制度。
  (3)鼓励民间停车设施建设:政府机构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淘汰管理水平低、资质差的经营主体,从而选择优秀的经营主体。对于选择出的优秀经营主体在供应和建设方面实施供应,以扩大管理规模、降低成本、优惠政策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采取税费优惠等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目前,香港特区仅有约3%的停车位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大部分为民间资本进行修建。
  1.2.2  北京市
  北京市由于面临人口密度过大、土地资源利用紧张等具体问题,单方面大肆建设停车设施的可行性不切实际,扩大停车供给方面并不符合北京市的背景特征。因此,为改善北京的停车问题,提出两个停车策略:增加停车泊位配建标准策略和实施停车泊位证明策略。
  (1)增加停车泊位配件标准策略:北京市自1999年制定的《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中关于居住区停车设施配建指标,一直在沿用该标准。标准指出对于普通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旧区改造住房及零星加建住房等按照每户0.5个停车车位进行配建设置。对于中高档小区中关于停车设施的配建标准是以每户1个停车位实施。高档别墅区则以每户1.3个停车车位设施进行配建实施。
  (2)停车泊位证明策略:北京市自从1998年实施“停车泊位证明”措施以来,按照“增量”车辆自有匹配停车位的方式,逐步实现“一车一位”的停车目标。虽然该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车辆增长速度,减少了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但是树立了“购车有位、停车有位、有偿使用车位”的观念,极大地刺激了停车产业的发展,并对停车系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2.3  南京市
  南京市在改善停车问题方面提出的策略更加侧重于管理机制方面,包括完善的停车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停车法规政策标准、推动停车市场民营化策略[9]。
  (1)完善停车管理机制:南京市结合停车系统规划、停车设施建设及后期停车管理等方面内容,制定近远期相结合的停车管理机制。近期可先通过完善现有机制体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方式作为引导,逐渐发展至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最优停车管理机制方式并推广经营;远期可进一步完善竞争停车管理机制方式,仍可通过停车场收费拍卖的管理模式,引入商业模式,并将停车管理与路政管理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管理机制,提升停车管理效率。
  (2)制定相关停车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公共停车有效运营,建立由交警部门、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及停车场协管部门等多个部门组合的联勤执法机制,构建一套长效、常态的停车管理机制,包括通过界定停车的违法违规行为,由不同违规程度制定合理的处罚标准;制定由违规私设停车场处罚机制;制定停车收费统一标准联动机制;制定停车收费处罚处理机制。
  (3)推动停车市场民营化:政府机构通过市场竞争、资产重组方式,淘汰管理水平低、资质差的经营主体,选择优秀的经营主体,从而提升停车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对于选择出的优秀经营主体,应予以扩大管理规模、降低成本方式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从而实现停车与服务的规范统一。   1.2.4  蘇州市
  苏州市受到停车设施资源缺乏、停车设施空间有限因素影响,不能通过修建大型停车设施来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目前,苏州市解决停车问题主要通过制定相关停车策略方式进行改善,包括完善停车管理机制、加强停车管理保障机制和推进停车泊位共享机制3方面。
  (1)完善停车管理机制:苏州市建立多部门的协调机制,制定停车发展总体战略;要求苏州市的各个职能部门制定在其职责范围内的停车措施、规划、政策等详细落实方案。目前重点主要在于停车收费管理机制、路内停车动态调整机制以及配建标准的定期评估修订机制。
  (2)加强停车管理保障机制:加强苏州市路内停车安全的管理机制,建立由交警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及停车场协管部门等多个部门组合的联勤执法机制,按照明确“能否停车、停放时长、停车收费标准、处罚措施”等信息作为处罚标准,同时,加强违章处罚力度,通过高额罚款等方式减少路内违法停车现象。
  (3)推进停车泊位共享机制:建立从市级到街道政府部门一体的职责体系,提高各区行政管理部门对停车共享协调制度建立速度,结合公共车辆的改革重点部门,推进在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内部车辆共享泊位,制定共享计划,推进对有限停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结语
  通过对首尔市、新加坡市、纽约市及巴黎市等部分国外城市采用的停车策略分析,发现国外停车发展策略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进行制定,主要思路是以配建停车为主、路面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方式,由单纯以需求为导向的适应性政策转向有利于停车需求管理的引导性政策。针对居住区停车发展策略,通过分析该居住区的区位因素、住宅类型、居民类型、周边用地可拓属性及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等基本特征,并根据这些居住区特征,产生不同强度的停车需求,制定合适的停车发展策略。针对中心城区,通过加强市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抑制驶入中心城区的机动车数量。高效利用中心城区内空间资源,建立分散停车区域,从而分散停车需求强度,体现停车需求的均衡性;根据不同的停车区域类型,即配建停车区域、路外停车区域和路面停车区域,制定不同的收费策略,保证停车需求的均衡。
  通过对香港特区、北京市、南京市及苏州市等部分国内城市及地区采用的停车策略分析,发现国内城市及地区的停车发展策略更多侧重于完善政策体制机制方面,主要是从停车管理机制、停车执法保障、停车收费准则和停车设施经营主体4个方面着手。停车管理机制是由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停车发展策略,作为停车运营的总体方针。停车执法保障作为一种保障机制,由交警部门、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及停车场协管部门等多个部门组合的联勤执法机制,确定违法停车的处罚机制,保障停车规范性。停车收费准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制定不同的停车收费准则,保障停车需求的均衡性。停车设施主体方面主要通过一些鼓励、优惠政策,选择一些优秀经营主体建立停车设施系统,一方面,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提高停车设施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健夫,王培松.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模型[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5):5-9.
  [2]李珊珊,孙静怡.昆明市停车问题现状及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6):83-84.
  [3]李青,李明明.CBD停车信息管理系统设置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5):85-88.
  [4]王宇.中小城市老城区交通特性及停车改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5]易骞.福州市停车问题及对策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3):90-91.
  [6]杨小明,付强.中小城市停车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9):7,12-14.
  [7]段奇芳.城市停车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3):218-220.
  [8]吴兴春,林筱怡.城市停车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福州市为例[J].低碳世界,2017(6):198-200.
  [9]刘婵娟,蔡晓禹.中小城市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习水县、瑞丽市为例[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7(6):22-28.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relevant strategies of urban parking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Zou Tao, Liang Biao
  (Nanjing Sample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210049, China)
  Abstract:Affected by land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growth factors, parking difficulties and parking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parking, research on related aspects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urban parking problem has been deeply analyzed.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urban parking problem is proposed from the parking system strateg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ocus of urban parking system strategy research is different. Foreign countries focus on urban functional area division, analyze parking system problems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arking system development ideas for parking problems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Domestic focus is more in the parking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system,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mechanisms, strengthen law enforcement, improve parking charges guidelines and regulate parking operators, and other relevant park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has been studied.
  Key words:traffic management; parking problem; parking strategy; management mode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7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