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美杰 盖晓娜

  摘 要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质量,本文针对现有的应用型本科和中职升本学生一体化教学中,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提出制定注重基础,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深化企业合作,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 实践技能 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29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ourse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SONG Meijie, GAI Xiao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iversity and unity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s and upgraded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lay stress on foundation, strengthen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im at the fronti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eepe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hange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change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build a new system of modular teaching curriculum.
  Keywords practical skills; course system;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ularization
  課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决定着培养学生的质量,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教学承担着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的主要任务,[1-2]应该紧跟科技前沿及市场需求,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项关键工作。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已经能够一体贯通,很多中职生通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可以进入本科学习,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大进步,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但有部分学源是中职升本生,这使我校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为保证人才培养扎实的基础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加大综合实践技能的课程比例,加大企业深度合作,提出制定注重基础,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瞄准科技发展前沿,针对企业用人需求,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课程新体系。   1 以模块化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以我校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程分为职业前导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岗位综合实践技能模块 。
  (1)基于职业前导的课程模块:电子行业日新月异,可以说是飞速发展,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未来从事怎样的工作内容还是懵懵懂懂,因此在通识课、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培训课,这部分内容设置在大二之前完成,改革职业规划和专业导论课程内容,让学生对所在的行业和专业有个较深入的认识,企业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授课,企业授课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有个初步的认识,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使学生带有目的去学习,去选择自己的专业研究,企业主讲校内实施,所以在入学后需要给学生设置一些职业前导课程,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职业规划。
  (2)基于专业技术的课程模块:改革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安排在大三阶段,能够使学生掌握初步的专业技能,为后续的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经过前两年的基础学习,学生对所在的专业和相关企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研究兴趣也具有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可以将课程设置多样性,将每个专业分成几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着力发展特长,这部分课程需要增加企业的前沿和工程案例,结合企业中的工程内容问题,根据每个方向模块设置实践课程,由企业教师主讲,校内优先选择具备企业学习经验或者具有相关项目研究的教师,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项目中。
  (3)基于岗位工程技术的课程模块:改革毕业设计和岗位综合训练课程内容,这部分课程设置在大学最后一个阶段,需要一年的时间,此阶段学生除具备岗位技能,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增加工程实践能力,通过项目法教学来完成,项目的选择需要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建立企业和校内教师双师形式,课程由企业和校内老师协商设定设计内容,企业老师为主导,校内教师督促学生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进程,通过设计工程项目解决方案,或者通过软件仿真或硬件制作,最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改变该类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能力、设计方案能力、工程实施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学生更早接触更加深入的了解行业企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职业规划的能力,缩短毕业到上岗的衔接时间。
  2 多方协同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为保证校内学习和企业项目实践教学的质量,做好教学衔接,[1][3]我们还需要多方协调合作,近几年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但针对中职生和高层次的应用本科两个层次间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欠缺,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动手能力悬殊,中职升本的学生动手能力偏强,而应用型本科生源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实践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只是在观察别人操作,实验内容不够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不够熟练,学生的基础薄弱,还是不能更好的执行设计,很多同学给定参考方案后也是照搬,甚至验证性的实验也不能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收获甚微,所以要改变现状需要多方改进。
  (1)建立注重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核形式。考核标准的设计决定了学生积极性,需要教师多方法多方位的进行考核,在考核方法上引入评比机制,通过小组内自评,小组间评比,教学模式成绩也要结合现有的考试制度,学生得成绩可以由考试成绩和平时组织教学过程中得成绩两部分构成,学生最后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学习成绩构成,后期可以根据学习效果来适当调整成绩构成比例。
  (2)改进实验资源,将实验内容和企业实际紧密相连,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和新技术行业动态,增加企业实习时间外,还需在实验组织环节上进行改進,对实验平台进行相应的改进,将一些生产实际用到的新技术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就要结合实验中心以有的设备,引进一些新的实验设备资源,同时加大建设仿真实验平台,编写相应的实验课件,通过仿真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改变以往实验过程中老师示范操作占用很多时间,甚至需要分组演示,有限的时间导致实验效果不好,当引进仿真实验平台后,学生可以自己操作仿真和设计,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通过软件分析和实际操作更好的理解原理,两者结合分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在实验内容设计上进行修改增加企业项目相关度,保证学生在学习完该门课程后对后续的学习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
  3 结束语
  通过与电子相关企业深入融合,通过校企双方共建职业前导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岗位综合实践技能模块,建设教学实践平台,更新考核机制,多方协同开展教学,以电子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一个“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融合、 专业基础与科技前沿并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研究方向、多方因素协同教学” 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和个性发展需求,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需求脱节的普遍问题,[4,5]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需求的合理衔接。
  参考文献
  [1] 杨武军,郭娟.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C].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2012.
  [2] 李祖林,姚胜兴,陆秀令,et al.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127-128.
  [3] 刘景艳,张伟.面向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10-111.
  [4] 高莉.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86-86.
  [5] 郑晓玲.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9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