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汉语谚语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的谚语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创作的艺术语句,谚语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传播,它们是人民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该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谚语的翻译,发现该理论对汉语谚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汉语谚语的翻译是一种明确的交际行为。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等因素应该被译者考虑在内,从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目标读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来理解原作者的意图,但无需任何不必要的处理,努力来实现最佳关联性。
关键词:关联理论 汉语谚语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181-03
Abstract: Chinese proverbs are artistic remarks that are collectively created by the people, widely circulated and more qualitative. They are the summary of the universal experience of people.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is an extremely complicated job.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finds that this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is an ostensive communicative act. Translators should consider the intentions of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arget readers to us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have a better translation for conveying the original author's intention to the target reader, and enabling the target reader to obtain sufficient context effect without unnecessary processing effort to achieve the optimal relevance.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Chinese proverb; Translation
諺语是由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其丰富的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共同创作的,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传播。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谚语,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可读性。谚语海纳百川,其内容包含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快速发展,汉语谚语的翻译也日趋重要。然而,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中的某些谚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因此汉语谚语的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若翻译不当,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例如,把“杀鸡给猴看”翻译成“kill chickens as a warning to monkeys”会混淆外国读者。因此,译者在翻译汉语谚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接受能力。该文将通过关联翻译理论来研究汉语谚语的翻译,使其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意义。
1 关联翻译理论与谚语翻译
1.1 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在1986年被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提出。它是指,每一个明示交际行动都传递一种假设: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1]。根据该理论可知:“人类认知倾向于与相关性的最大化相适应,即最大关联性,每个句子都传达了一个假设,即话语本身具有最佳相关性[2]。”“最大关联性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所产生的获得最大可能效果。最佳关联性是指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3]。”“话语理解过程就是找到最佳的相关性的过程。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当两个人的认知环境表现出相同的事实或假设,双方便达到了沟通[4]。”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是第一个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他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与大脑机制密切相关,其不仅涉及语码,也是依据关联性,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在翻译原文本的时候,人们对语码的选择也取决于关联性[5]。
1.2 关联翻译理论对汉语谚语翻译的启示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最佳关联性”原则的指导下,考虑原作者的意图和目标读者的认知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汉语谚语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译者应该也将原汉语谚语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
2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谚语在民间通常被广泛流传,其大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它多以口语的形式出现,相对容易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很难找到与其完全对应的译文,同时,译者也就很难将原文作者的意图完全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译者应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充分了解目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可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使目标读者在有效的处理过程中理解原作者的意图。 2.1 直译法
因为人类的文化、认知和生活环境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所以在汉语谚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在译文语言中找到与原文功能意义对等的表达,通常可采用直译法。这也是谚语的主要翻译方法,正如纽马克(Newmark)所说:在更广义范围内,所有的翻译必须是“直译”,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接近原语和原文化。
(1)滴水穿石(continual dropping will wear away a stone)[6]。
“滴水穿石”这一汉语谚语与英语中“continual dropping will wear away a stone”相对应,它们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都是相同的,都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再艰难的事情也能办成。
(2)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可未知……”(《红楼梦》第六回)
“Don’t be so sure.”said Granny Liu,“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work out a plan, trust to Buddha, 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7](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汉语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看运气了。同时表示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事物,还有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与《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中的“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有着一样的内涵意义,所以可以直译。
这些译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所要传达的内容,实现了译文是原文文本的最佳再现的原则,同时又可以使译文读者根据译文所处的语境轻易地推理出原文谚语的含义,从而无需付出太多的处理努力而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图。
2.2 直译加注法
如果直译不能够完全诠释出谚语的文化内涵时,需要加注来解释该文化现象。虽然这样会增加译文的篇幅,而且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可能会被打断,但能使读者完全理解该谚语的含义,直译加注也是一种翻译汉语谚语的好办法。
(3)(王熙凤对贾母说:)“……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Look, aren’t all of your children? Is Pao-yu the only one who will carry you as an immortal on his head to Mount Wutai[Note]!”
[Note]Mount Wutai was a holy Buddhist mountain[7](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
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既保留了原文的特点,有利于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又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中国的文化知识,有效地向译本读者传播了中国文化。
还有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出现的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中国人人皆知的一个典故,而且该谚语也经常出现在普通百姓和文学作品中,应用非常广泛。其意义是比喻虽然遭受到了损失,但因此却能得到一些好处。形容人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在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中,他们也采用了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将这一典故的解释放在了注释部分,将这一反映古代中国人辩证唯物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文化成功介绍给了西方民族。
在上面的例子中,译者选择直译加注的方法,直观地向译文读者展现了该谚语的文化底蕴,一目了然,使读者在理解话语的时候达到最佳关联性。
2.3 意译法
有时候译者在翻译一些汉语谚语时可能找不到與原文完全相似的译文,这是因为中西文化和语言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字面意义上很相似,但其实其中所包含的内涵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将原文中所描述的形象换成目标读者熟悉的形象来表达原文的意义。例如,在中文中的“开门见山”,如果直译成“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会让译文读者觉得莫名其妙,以为门外有座山。因此,在翻译时就需要用意译的方法翻译成“to come direct to the point”。译者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灵活变通语言,实现了原文作者想表达的交际意图。
(4)(王熙凤对贾母说:)“……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You forget, when you go to heaven young Bao-yu won’t be the only one who’ll walk ahead of the hearse, you got other grandchildren too, don’t forget!”(霍克斯译本)
上面例子中汉语划线部分是指旧俗出殡时,主丧的“孝子”在灵前头顶铭旗,持幡领路,称作顶灵。上五台山含有死后成佛的意思。王熙凤以来隐喻贾母死后成佛,来迎合老年贵妇的心理。霍克斯将其译为“go to heaven”,把中国成仙成佛的故事归化为西方人死后灵魂升入天堂的基督教观念,拉近了读者与源文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译者在翻译这些谚语的过程中,采用意译的方法,考虑到了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接受程度,使目标读者不用花费太多的处理努力就能理解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4 省略法
汉语谚语很多在意思上都有重复,在翻译的时候为了避免重复,就要用到省略法省去汉语中重复的部分。例如,中国谚语“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就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形象分别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四位美女。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只需要翻译其中的一个,那就是“Her beauty woul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如果我们把这4个都翻译出来就太繁琐了。译文读者在理解的过程中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违背了最佳关联性的原则。 2.5 直译意译结合法
汉语谚语通常有它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含义,有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以上几种译法都不能确切有效地传达出原谚语的内涵意义。所以在翻译时,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无亲无故”是指没有亲属和朋友,形容很孤单,如果只是单纯的译成“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s”,只是表现了没有亲人的事实而没有表现出那种无依无靠的情况,若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加上“to help her”来补充说明其含义,即“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s to help her”,这体现了译文的最佳关联性原则。
3 结语
文化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译者应该是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精通者。谚语虽然形式简短精悍,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谚语的翻译过程中,要看其具体的语境和翻译目的,是译文读者在理解话语是达到最佳关联性原则。
关联翻译理论能给汉语谚语的翻译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该理论,汉语谚语的翻译是一种明示交际行动,译者应根据“最佳关联性”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使译文准确地传达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同时使译文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达到最佳关联性。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4.
[2] Sperber,Dan,Wilson Deirdre.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60.
[3] 何自然,冉永平.關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96.
[4] 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74-175.
[5] 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95.
[6] 田雨三,胡君倩.圣经典故与用法实例[M].北京: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60.
[7] Cao Xueqin,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Tr.by Yang Hsien-yi,Gladys Ya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1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