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国内,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初中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该文从多个方面对于初中与文中有效渗透传统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以希望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a)-0141-0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是历史长河中的各项智慧的结晶。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将会带来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各种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到国内,这对于社会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 初中语文教育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彩的历史,同时,其在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很多,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经典的历史故事,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还有助于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正处于非常宝贵的青春期,该阶段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学习《陈涉世家》这篇文章过程中,文中写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学生在学习完这篇文言文后,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正确引导作用,从而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
2 初中语文教育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1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正确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相关指导文件注重强调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切以学生为主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性地位,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决策者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细致地观察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提供重要保障。在上述前提下,教师自身也要具备丰富的教学能力以及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储备知识,在教学中依靠自身优秀的文学素养和底蕴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特征,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例如,当教师在教学《木兰诗》这篇文章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唧唧复唧唧”产生一定的疑惑。此时,教师利用自身的储备知识向学生讲解由于古代织布中主要的工具为织机,从而会产生唧唧的声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工艺中织布的工艺。
2.2 深入挖掘古诗和文言文的趣味性素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达到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除了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之外,还必须要提高教材的趣味性特征,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与教材紧密相结合来实施教学,从而可以循序渐进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当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桃花源》中所记载的武陵人的奇遇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可以积极投入到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中。同时,教师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大致的翻译,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整篇文言文的主旨思想,然后,教師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的某些细节之处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如“为什么桃花源人问清武陵人来路后要设酒杀鸡招待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待客之道、热情好客的理解,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3 积极探索初中语文教学新手段和新方法,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内容
现阶段,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创设生动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氛围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置身其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例如,当教师在向学生教授《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借机为向学生拓展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如《国家宝藏》《故宫博物院》等节目,让学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物,对于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展开深入的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4 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为学生做好榜样和模范的作用
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将会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将会带来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与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不断积累和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为学生做好榜样和模范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发展。
2.5 创新方式,利用传统文化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应该加大创新力度,创新和丰富方式,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节目以及讲座等,并且向学生详细地、细致地讲述所推的事物,引导学生要学会自己去观看和聆听,丰富学生自身的深刻体验。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联合班主任,积极组织开展富有深刻意义的课间活动,如5min小讲座、传统文化视频欣赏、毛笔课等。通过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 结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语文在社会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真正地走入课堂,走进生活,在初中语文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将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两者紧密相结合,引导学生有效提升其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牟文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中华辞赋,2018(11):15-16.
[2] 范茂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87):36.
[3] 吕家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J].新智慧,2018(25):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6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