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科大学物理隐性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是每一个工科院系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但由于学生生源层次千差万别,难以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亟待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工科大学物理课堂。分层次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行的教学模式。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实行隐性分层,既可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又可以避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工科大学物理  隐形分层次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a)-0101-02
  Abstract: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college physics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basic courses for ever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t is important to introduce a new teaching model into the engineering college physics. 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ode implemented by teacher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In this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dden stratification can fully protect the 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of students, facing the whole and teach them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and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potential at different level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llege physics; Invisibl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涵盖了力、热、光、电、磁以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内容,采用高等数学作为运算工具,知识点多,难度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导致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并且生源所在地域、专业、学习基础、学习潜能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在理解、掌握大学物理的能力参差不齐,此外,工科高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均不同程度的压缩了大学物理学时,使得大学物理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扭转这种局面,许多高校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有些高校开始对这门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层次的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比如:(1)辽宁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院校根据物理基础将全校学生分成A、B、C或甲、乙等层次;(2)丽水学院根据专业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盐城学院等以班级为单位,实行分层次教学。工科大学物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并且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改良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即隐性分层次教学。它是一种结合实践的分层教学模式,即教师保留自然班,通过对班上的学生的高考成绩以及随堂测试,获知其真实水平,然后根据其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潜能等方面进行隐性分层,不向学生公开分层情况。这种教学方式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1  隐性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工科大学物理是公共基础课,学生人数多,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个体差异难以判断。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这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去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有些高校在学生入校时,根据专业特点、高考分数差异等初步判断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次教学。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全院共有7个工科院系开设大学物理。由于各专业对物理知识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将工科大学物理设置为大学物理A和大学物理B,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材料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环化学院、机器人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一部分专业上大学物理A(共80学时)。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以及土木工程学院的剩余专业上大学物理B(共64学时)。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也有所不同,对于机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重点讲解力学、光学、电磁学;材料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环化学院、机器人学院重点讲解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自然班的学生,根据其上课表现、作业情况等结合其高考成绩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潜力有了初步的判断与评估,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再次进行分层,不过这次是隐形分层,未提前告知学生。将学生群体分为甲、乙、丙3个层次,甲层次的学生为提高层,学習基础较好,对物理学习有兴趣;乙层次的学生为中等层,学习基础一般,能被动学习物理,积极性不高,但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丙层次的学生为基础层,学习基础较差,对物理不感兴趣,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3个层次的学生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考核不同的教学内容,获得不同的教学评价。最终达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1 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目的,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相符合,切忌不能盲目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影响其学习动机。所以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灵活适用的教学目标。全体学生都适合基础教学目标,但是乙层次学生,可以适当拔高一些,甲层次的学生选择更高的教学目标。同时,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之间可以存在交叉区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由调换教学目标。
  1.2 分层次的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论学生的程度如何,一概是统一的教学过程。多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会主动去获取新知识,思维僵化,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并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教師要根据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把握好统一授课和分层次教学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要分解难点、突破重点,引导甲层次学生,激发乙层次学生,带动丙层次学生。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回答问题。在随堂测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根据学生层次完成不同数量或难度的测试题,并实行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下,布置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给各层次学生,对于甲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于乙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必做题和一部分选做题,而对于丙层次学生,则只要求完成必做题,这样能够避免程度较差的学生的畏难、抵触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辅导,层次高的学生要注重辅导基础知识,层次低的学生要侧重培养创新能力,要始终面对全体,因材施教。
  1.3 分层次的考核评价
  对于教学内容的考核评价也是隐性分层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工科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对甲、乙、丙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考核及评价。考核分为两种形式:笔试、口试。考核实行的是1对1单人测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丙层次学生,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对于乙层次学生,除了考查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考查一部分课外物理知识。对于甲层次学生,在前两类学生考查的内容基础之上,还要考查物理综合性知识。对于考核的结果,主要看与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相符,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对于程度较差学生,要表扬激励为主,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要予以肯定,又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促使他们继续前进。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要及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高标准、严要求,采用竞争评价,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适时提高他们的层次。对于退步的学生,需要降低层次。通过考核,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2  结语
  实践表明,隐性分层次教学应用在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顺应了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既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又可以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隐性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力,兼顾全体与特殊学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积极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使各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立红.分层次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147-148.
  [2] 牟冰,李颖,马丽珍,等.基于高中生物理基础差异的分层次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8,37(7):19-21.
  [3] 王桂英,毛强,彭振声.大学物理课程按专业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宿州学院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101-103.
  [4] 黄淼淼,余菊美.在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1,7(5):146-148.
  [5] 张立杉,张功,杨祖念.美国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研究[J].大学物理,2012,31(6):50-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6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