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适老化环境设计谈创新《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蒋晓蓉

  摘  要:《老年护理学》是一项为护理专业护生开设的必修课程,该文主要从适老化环境设计教学方法案例来探究《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创新。从课前启化、课中深化、课后转化这3个阶段探究如何让老年人的养老环境更加舒适,从而真正实现养老智能化。
  关键词:环境设计  适老空间  适老辅具  养老护理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157-02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老年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老年护理学》是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老年护理专业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化的高护人才的摇篮。为了适应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对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创新《老年护理学》教学,达到高职护生的教学目标:了解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对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性地做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课程教学中,进行适老化环境设计是我们进行的一次有效尝试。
  适老化环境设计主要围绕如何根据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求,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展开,包括适老化空间设计和适老辅具的选择两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和以往單一的教学方法不同,它综合运用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前启化、课中深化、课后转化等环节都有许多创新和独特之处,值得大家借鉴。
  1  课前启化阶段
  传统的课前准备,往往只是布置简单的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课程而已。而适老化环境设计在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把它称之为“课前启化”。
  在课前启化阶段,首先教师要发布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源,发布案例任务,引发学生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关注和思考:为什么要进行适老空间设计和适老辅具的选择。然后,护生需要做大量的课前调查工作,并制成VCR:进入社区和家庭寻找典型案例,对老年人的现状进行评估,完成并提交ADL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同时,还要深入家装企业学习室内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完成人性化的适老设计方案。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传统课堂主要是老师讲、护生听的灌输模式,尤其是在老年护理课堂上,由于起步晚、专业缺口大等问题,往往采用一般护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以课堂理论灌输为主,导致护生实践经验和社会锻炼、课前的准备互动少之又少。适老化环境设计从一开始,在课前就让护生自己深入社区和家庭调查研究,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拓展到社区和实践中;让护生寻找和课程相关的案例,并自己进行评估;为了学习的需要,向专业人士学习软件使用方法,最后提出自己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护生接触到了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且切身感受到了老年人的需求,培养了他们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沟通技能,完全实现了护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发布问题者,针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完成由护生来做。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良好的课堂的开展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这个阶段,多媒体的使用也不可或缺。教师利用UMU课堂互动平台进行资源推送、下达学习任务,护生要学会使用酷家乐3Dmax室内设计软件,并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
  2  课中深化阶段
  在课中深化阶段,教师不仅要组织课堂讨论,重难点释疑,还要出示全球养老调查数据,为护生进行适老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宏观数据调查结果可以开拓护生的视野,培养护生与国际接轨的精神,再进行专业化精准分析,护生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而课中所运用的不仅是养老护理的单学科课程,而是综合了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等学科的多学科综合教学。在教师布置了课堂讨论后,护生要分组讨论,根据建筑学知识设计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户型图;然后根据案例,围绕适老空间设计的细节和标准进行空间设计,围绕适老辅具选择的原则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适老家具。高护培养的应该是专业型和复合型结合的人才,多学科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创新了高护教学模式,也为《老年护理学》课程创新做出了新的尝试。
  另外,课中深化阶段,展示和互动也不可或缺。适老化环境设计中教师组织了课间评价,让护生分享适老设计理念和户型设计原则,展示适老辅具的使用。其中的创新之处在于邀请业界行家点评护生作品,对护生的设计进行专业性的社会评价,提升课程的水准和权威性。这种多元而专业的教学方法打造了一个开放而高效的课堂,真正培养了高护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护生对所学课程的认知和理解,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有效对接奠定了基础。
  同时,教师实施课前、课中整体评价,通过UMU互动平台查看积分榜、卓越榜排名情况,评选出最佳学习奖和最佳作品设计奖,提升护生的创新精神。
  3  课后转化阶段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和课中下功夫,课后的反思、总结和回馈也至关重要。《老年护理学》课程在1998年以后才作为专业课程在护理高等院校开设,起步较晚,课程资料较其他课程相对匮乏,关于教学课后的指导更是相对较少。而经过课前启化和课中深化两个阶段后,课后阶段的转化也十分重要。
  在课后,教师要提炼适老化设计要点,编写成适老设计七字短句,提供多维度的适老化环境设计案例,借鉴适老环境设计标准化教材,编汇数字清单,形成学习小票,完成数字游戏。护生设计适老空间案例,形成设计方案,转化成老年人室内空间设计的创业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联系多家养老机构和家装公司,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可以说,课后阶段的总结和升华,不仅是对课程的整体概括和成果,而且护生形成了适老化室内空间设计方案,这是一项基于课堂而高于课堂的衍生产品,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跨学科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充分调动护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同时,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展示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果共享。整节课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充分利用了“名师空间课堂”《老年护理》、UMU课堂互动平台、3D动画、酷家乐3Dmax室内设计软件、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微视频和微信平台互动交流,实现线上线下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多媒体贯穿了课程设计的始终,既使护生充分享受到了最新的教学资源和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保证了教学的形象生动和课堂的互动交流。
  总之,适老化环境设计根据国家老年照护师和养老护理员执业标准,通过开展产教融合的实践课,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培养了护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双创意识,为护生在适老环境设计上打开了思路,让他们更加了解老年人的内在需求,让老年人居住环境变得更加适老,逐步走向养老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廖桂香,王凤,付建民,等.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1):100-101.
  [2] 杨永珍,张业聪.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29-30.
  [3] 张宏晨,徐莎莎,崔艳,等.《老年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118-119.
  [4] 余昌妹,杨晔琴.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8):75-76.
  [5] 杨支兰,孙建萍,姚太平,等.高职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60-162.
  [6] 杨敏,刘珂,易婕,等.我国老年护理课程建设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24):2948-2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9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