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声乐》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既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调查发现,在中职声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不当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的缺乏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和无效性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也制约了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声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 J613-4;G6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17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082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专业教学设施情况、声乐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课前课后练习情况,特开展调查。本调查共在永州市四所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班级进行。
1 学生学习现状
1.1 学生基本情况
据调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几乎全部是女生,男生占比不到5%,年龄普遍在16、17岁左右,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生理和心理已经慢慢开始接近成人。她们思想比较活跃,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并以自我为中心。在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初衷上,65%的同学是因为是喜欢这个专业、喜欢艺术类课程,而选择热爱这个职业的有27.5%;在“你最喜欢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哪一門艺术类课程”这一项中,有50%的同学选择《声乐》、30%的同学选择《舞蹈》。通过以上两项调查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特别是声乐舞蹈等课程有很高的兴趣。在对《声乐》这门课程的认识以及学生日常的音乐活动调查上,70%的学生日常都比较喜欢唱歌,但超过半数的学生(57.5%)以学唱网络歌曲为主,喜爱民族歌曲的学生数仅为21.4%。在学习《声乐》这门课程的难易程度认识上,70%的同学认为学习声乐不太容易,特别是发声方法难以掌握,歌曲的情感不知道如何通过声音去表现。
1.2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在课前练习方面,仅有35%的同学进行了发声练习或者是练唱歌曲,大部分的学生课前没有练习;在课前练习时间上,大部分的同学仅在半个小时以内。在对《声乐》课程学习的认识上,57.5%的同学认为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是最难学的,90%的同学认为课后多练习是学好《声乐》的关键。在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方面,65%的同学喜欢老师的上课,20%的同学认为教师的教学过于传统;在老师怎样上课最能引起你的兴趣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老师本身唱得好三个选项上,几乎全体同学都选择了其中的一项。因此,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在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有哪些上,67.5%的同学对一堂课掌握了发声技巧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也可以看出,科学规范的发声训练和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是唱好歌曲的关键所在;在教师上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上,50%的同学选择的是讲授法;在你希望声乐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的调查上,51.2%的同学选择启发引导法;在一首歌曲的学习时间上,62.5%的同学认为2个课时即可。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看,只有58%的同学认真听课,还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从事与上课无关的事。
1.3 学生课后学唱情况
在学生课后是如何复习歌曲和练唱歌曲这方面,42.5%的同学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复习的,50%的同学习惯听歌曲音频进行课后的练唱的,35%的同学是清唱(即没有钢琴伴奏或者音乐伴奏),52.5%的同学表示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学会一首新歌。在每天会花多长时间来进行发声和歌曲训练这方面,47.7%的同学练习时间低于半小时,几乎没有练习的都占到29.6%,这项调查足以看出,学生课后的练习时间远远不够。
1.4 学习条件情况
60%的同学对学校的相关专业设备表示满意,8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专业教学设备主要就是钢琴房。此两项调查可以看出,永州市4所开设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在教学设施上只配备了常用的设备,而多功能钢琴教室、教学用乐器、多功能音响、排练厅等还是比较欠缺。
2 教师教学现状
2.1 专业课教学模式
调查了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大多为师范大学(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毕业,接受过长期的、正规的发声训练,具有较高的歌曲演唱和表现能力。虽然,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过中等学校音乐课程教学法的学习,但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中学阶段。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对中职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缺乏了解和学习。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采用的大学期间声乐教师教授他们声乐的方法,即专业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于专业化,不能很好的适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
2.2 “口传心授”式教学方法
根据调查问卷,大部分同学在回答“声乐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时,选择讲授法和示范法的占将近70%。声乐是一门技能技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清楚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非常重要,这是作为声乐专业教师所必备的专业教学能力。不过,因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都是集体课,班级学生数多,学生音乐素养和嗓音条件参差不齐,教师的这种“口传心授”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2.3 集体课授课方式
据调查,中职声乐课堂教学授课方式主要采用的是集体授课。虽然近几年中职学校加大了教师引进力度,增设了小组授课模式。不过对于从初中升上来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基础非常薄弱,对于声乐的基础知识了解不是很多,很多同学的基础几乎为零。所以,声乐大课教学方式对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也制约和影响了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教学评价现状
教学评价是完整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更是现代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声乐课程当中,教师感到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声乐课程教学评价应该定位在哪些方面?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2011版新课标关于音乐评价主体的指向清晰而具体,“课程评价的对象主要定位在学生方面”,不能再以教师为评价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评价应该将评价的主体、主要面放在学生学得怎么样和学生学到了那些知识上,要突破常规和传统,改变主要是通过一两次检查或者演唱就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
在总结性评价方面,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总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仍旧停留在歌曲的演唱考试上,即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通过演唱一首或两首本学期所学歌曲,教师进行评分,并结合平时成绩按比例折算成最终的期末分数。在考试方式上,多以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独立演唱为主。此外,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抽查、检测等活动往往不能很好的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4 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效果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既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因素。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缺乏详细的了解和准确的认识,对专业课程更没有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这个专业有唱歌跳舞课程,自己比较喜欢,却不知这些技能型课程学习起来是非常难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大量刻苦的训练和练习是很难掌握技能技巧的。二是当前信息环境下,智能手机早就普及,校园4G网络不限流量套餐在学生中早已实行,加上中职学生自律能力普遍比较差,在课堂上玩手机打游戏者不在少数,课后更加严重,大部分学生的课后时间都花在了手机上,能主动去琴房练习发声唱歌者寥寥无几。加之在校没有家长的监督以及学校较为宽松的管理制度,造成学生很少会去主动练习自己的专业,往往是下一节课要回课时才匆匆忙忙应付过关。三是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歌曲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接受领悟能力,所教歌曲和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和学习效果低下。
另外,从大部分学生认为歌曲学唱的难点在音准和节奏上,这反映出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视唱、练耳)不高。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学生歌曲时,教教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歌谱的学习上。当然,对音准和节奏把握不准,与《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有直接的关系。此外,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环境较差和设施设备不足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
4.2 教师教学低效原因分析
教師课堂教学中,仍然有42%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反映在课后,32.5%的学生课后几乎没有进行练习。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能够直接体现在他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发展趋势以及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会影响到教学的施教行为;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相对比较传统,调查显示《声乐》课程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法,缺乏创新。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对传统事物缺乏认知,《声乐》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且难以掌握的课程,如果教师上课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慢慢的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就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三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做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进步。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带领的主体,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体;四是在教学效果的检测上方法相对固定,比如抽查、回课等,没有着重对待“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他们跟不上进度,学习起来越来越吃力;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没能重点针对这部分学生,导致这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强,形成恶性循坏;六是教师课后对学生的指导明显不够,学生缺乏规范的课后指导。
【参考文献】
[1]郑莉,杨俐嘉,李磊.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婷.中职幼师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xx幼儿师范学校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04.
[3]余红霞.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及其实施策略探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3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