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茂梅

  摘  要:对于理工类专业学生而言,大学物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与中学物理相比,大学物理的难度系数非常大。并且教师进行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效性较差,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大学物理的程度比较低,这会给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时候,若是能够把微课合理运用进去,能够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大学物理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92-02
  大学物理知识本身的难度比较大,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学习的时候,不但需要具备高等数学基础,还需要具有逻辑能力和实验能力。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微课这种形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愈加普遍。微课的针对性较强,短小精悍,学生学习的时候,时间灵活。将其运用到大学物理教学中去,能够弥补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
  1  大学物理教学中微课的作用分析
  1.1 通过微课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
  大学物理教学比較重视逻辑性和基础知识,并且知识点的抽象化和模型化都比较强。教师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时候,若是仅仅重视知识点方面的讲解,那么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微课的碎片化特点明显,通过微课的录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拆成相对独立之间又有关联的短视频,学生也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等方式进行微课的学习[1]。微课本身是独立的,通过微课,学生课余选择自己学习的顺序和学习的内容,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言,通过微课其能够进行知识的预习和知识的拓展,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习而言,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知识点的串联。通过微课这种形式能够转变以往课堂学习较为单调的形式,能够将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真正得到提高。微课播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这种方式也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能够更好地传输知识和共享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切实提高学生通过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1.2 通过微课,学生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大学物理教学中很多原理和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表现,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以往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是通过实验或者多媒体来进行实验演示,这种方式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还有些物理实验需要通过物理模型来演示,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比较强,这种实验,学生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掌握。而微课不受到教学时间以及实验条件方面的限制,通过微课可以展示那些比较复杂的实验,能够增加实验本身的生动性,学生也能够随时反复地进行观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微课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其知识面,让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散发思维,切实提高其创新能力。
  1.3 通过微课能够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大学物理包含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并且知识面也比较大。通过微课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独立的学习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还能够将各个部分的知识更好地串联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抽象化、模型化的思维方式。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很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都呈现出课时减少的趋势,若是能够将微课很好地运用到大学物理教学中去,不但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前和课后的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还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效率。
  2  大学物理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微课认知不够全面
  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起源于国外,但是由于其灵活多元,其在我国发展得也比较迅速。进行中小学教学的时候,知识点比较简单,制作微课也比较容易,这也导致了其在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比较高[2]。大学物理教学的时候,物理知识的知识点难度较高,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加上课时较少,教学进度较快,这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物理教师更加重视那些操作比较简单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讨论教学、翻转课堂等。并且大学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也比较保守,认为以往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也导致了大学物理教学中微课发展速度比较慢。
  2.2 微课设计水平低下,不够灵活
  绝大多数的大学物理教师是高校物理学专业毕业的,其研究的方向一般都是自然科学,虽然在入职的时候,教师们都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但是其教学技能还是普遍存在水平低下的问题。教师教学的时候,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水平低下,不够灵活,微课设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教师进行微课教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预设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虽然学生学习的时间比较灵活,但是其逻辑思维往往是根据教师设计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若是没有全面考虑到不同学生个性,微课作用的发挥也会大打折扣,很难得到灵活的运用。
  2.3 微课教学资源比较少,并且系统性和关联性比较差
  开发微课本身便是比较复杂的,并且这个工程的系统性较强。教师进行微课开发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到大学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做好微课的碎片化和逻辑性设计,确保制作出来的微课视频具有独立性、完整性以及关联性。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直接导致了微课制作比较困难,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本身的精力和自主开发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教师教学的时候,微课资源比较少[3]。此外,微课制作往往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师不同院校不同,微课知识点独立性较强,这也导致了很难进行在线共享,微课的系统性很差,这也影响了微课作用的发挥。
  3  大学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做好交流和学习,认识到微课的重要性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师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时候,要想更好地运用微课,便必须切实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微课的制作,要想做到这点,便必须提高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所以,高校应该给大学物理教师机会,让其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也可以组织微课比赛以及大学物理教学研讨等,鼓励教师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去。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有很多获奖作品,教师学习这些作品,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微课,学生微课制作水平也会提高。此外,通过微课大赛,教师不但能够获奖,还能够提高大学物理教师的微课制作和微课应用方面的能力。
  3.2 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微课使用的合理性
  微课制作的时候,需要保证其定位的准确,确定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目标,先进行逻辑性较强的教学设计的制定,再把教学内容分散成为独立性较强的微课素材。微课的碎片化特点较强,微课的使用也比较的灵活。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不同微课的制作,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地进行微课的选择。比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场线的方式进行矢量场的表达,这部分知识,是学生需要熟悉掌握抽象形象的内容。通过微课来进行场线和通量的表达,不但能够使用到电通量和电场线的讲解中去,还可以运用到磁通量以及磁感应线中去。
  通过分析微课大赛的作品,教师能够发现微课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教师在微课制作的时候,不但需要保证其真正的完整,还需要丰富其内容,但是这样的微课并不一定符合教学的需要。教師在进行微课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微课本身的实用性,绝对不能够出现形式比内容重要的情况。教师的微课制作也必须将实用作为原则,做好内容的设计和规划,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
  3.3 多种途径地进行微课开发
  教师进行同一门课程讲授的时候,不但需要统一认识课程体系,还需要对同一个知识点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大学物理教研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微课,能够解决一个教师微课制作精力非常有限的情况,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物理微课制作的实际效率,也能够让微课的体系更加完整[4]。大学物理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物理理论本身的逻辑性比较强,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演示和实验。在微课制作的时候,首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目标的明确,然后根据单元教学的内容以及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设计,然后,教师需要做好分组和分工,制作相关的部分。此外,若是微课教学资源比较少,那么需要在确保当前所具备的微课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其他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微课资源的开发。微课不但需要包含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包含题目的讲解和评价以及知识点的拓展等一系列的内容。微课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比如动画形式、虚拟黑板形式以及实验录像形式。此外,进行微课授课的时候,还需要合理地利用网络共享微课以及在线资源,这样能够开阔教师微课制作的思路,切实提高微课制作以及微课教学的质量。
  4  结语
  大学物理知识本身的难度比较大,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学习的时候,不但需要具备高等数学基础,还需要具有逻辑能力和实验能力。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微课这种形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得愈加普遍。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时候,若是能够把微课合理地运用进去,能够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彭永进,王昌军,赵晓艳,等.结合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21-22.
  [2] 甘亮勤,杨上供,周承仙,等.“微课”翻转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2):193-195,202.
  [3] 张晓菊.微课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物理通报,2017(9):24-26.
  [4] 肖莉,魏要丽,刘殿国.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7(7):97-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