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教育视域下普通高校线上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亮 陈韵 余博

  摘要:智慧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智慧教育的最终体现是智慧型课程的实践和应用,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关键。本文从智慧型教育视角切入,对普通高校现有的线上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对目前线上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指明了未来改进的方向,为普通高校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智慧教育;线上教育;教学模式;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0-0158-02
  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全方位渗透,高校教育也逐步向“智慧教育”时代迈进,使得教育信息化程度达到了最高境界。智慧教育是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征。智慧教育的最终体现是智慧型课程的实践和应用,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关键。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見》指出,我国高校要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平台的构建,积极推动高校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工作。但很多普通高校当前的在线开放课程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设计不足等问题,使得在线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智慧教育视域下“智慧课堂”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成为普通高校线上教学发展的新思路。
  1智慧教育与智慧课程
  1.1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教育”指的是教育的信息化,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高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打造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为特点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其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f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方法(Smart Pedagogy),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传统教育在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上都出现了重大变革,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也不断承受着巨大的冲击。“智慧教育”具有的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化等特征,却使得高校的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形成高效开放、灵活多元、深度交互的智慧化教学环境。“智慧教育”系统则涵盖了教育及教师制度的现代化、信息化的学生、学习环境及教学模式的智慧化的实现,而其形成的奥义及核心关键则在于拥有智慧的教学模式。这些变革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是实现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1.2智慧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如果将“智慧教育”视为顶层设计,即:智慧环境的构建,“智慧课程”则可视为智慧教育的最直观体现。它不仅能充分体现智慧环境的感知性与互动性,其中蕴含的智慧教学模式更显得尤为重要。“智慧课程”采用的是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智慧提升的创新创造力培养,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智慧性体现在教学思维上的“求新求变”和教学手段上的“融汇贯通”。
  智慧课程具有开放共享、实时交互、灵活创新、双向适应等特征,智慧课程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不受时空的限制,实时的对话、互动、竞技等交互功能,能更好地响应学习者的需求,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可允许用户随自身需求进行学习内容的创建、访问,自由开放、灵活多变课程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智慧课程能根据用户特性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资源,引导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和系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即用户主动选择资源的适应性交互和系统主动推送资源的适应性交互。互联网+”时代,智慧课程教学模式能全方位的开拓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使大学生从简单的理论认知向应用和创新层面提升,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信息化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普通高校线上教学发展现状
  在线教育(E-Learning),又称远程教育、在线学习。是通过运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能跨时空进行内容传播的学习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形式包括:在线精品课程、微课、MOOCs、SPOC、网络公开课等等,具有多样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11-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短短8年时间从574.9亿元增长突破2600亿元。相较于发达国家对在线教育的人均投入,我国仍有较大之差距,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普通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幅度将会有所降低,但仍将保持稳健增长的趋势,在线教育未来依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高校作为在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与要求,2017年共有490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北大、清华为首的众多名牌大学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所建设的344门课程成功入选,占整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70%。更有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专家教授领衔的课程340门人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的慕课fMOOCs)建设与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地方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上线,600多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修慕课,我国慕课数量现已稳居世界首位。MOOCs在国内高校教育中的蓬勃式发展,为互联网与开放教育资源深度融合指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体现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3普通高校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智慧性体现不够   目前,普通高校选用的在线课程建设平台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体现智慧教育的交互、协作、泛在化等特征。目前的在线课程大多以视频、PPT的方式传播,同时视频资料多为前期制作完成的成品,且在时长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大多控制在15分钟之内),导致在线课程多以讲授式为主,传递信息碎片化现象严重。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模式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传输的媒介,在即时互动、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未能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教育模式的支持作用,课程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2教师新媒介素养不高
  在线课程教学所依托的是新型数字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普通高校必须掌握相应的技能,并适应于新媒体和智能技术融合的教育新环境。有的高校老师,虽然线下课程能很好的完成执教任务,但面对线上教学任务则显得非常为难。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应能熟练的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介技术、新媒体工具和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能够理解、评价和反思智能化的媒介资源,创新性地整合、设计和开发新形态课程资源。因此,高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培育成为我们亟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
  3.3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普通高校线上教学模式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融合。因此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仅仅停留在浅层理论学习阶段,并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去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现实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其解决方法往往不具备唯一性,若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将极大的制约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也包括求知的主动性。
  4智慧教育视域下改进普通高校线上教学模式的对策建议
  4.1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高校教师需转变观念、提升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定个性化思维目标。首先,教师在根据思维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时,应基于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入分析,摒弃照本宣科的陋习,针对不同学生的起点水平、探寻规律的差异化特性来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其次,智慧课程平台通过对大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并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阶段性学习报告,使大学生在自身学习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研习过程据有较直观的了解。这不仅能使其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其高阶思维能力得以提升。高校教师则可依据数据,更好地调整教学进度和目标,更好地满足学生研习的需求,主动投入学习。
  4.2提升媒介素养,促进在线课程智慧化发展
  智慧教育视域下,高校可对课程教师通过进修、访学、培训和交流等多種方式,培育高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同时与权威性专家学者、媒介实践者和传媒机构加强合作、交流,及时掌握新媒介技术、新资源建设发展动态,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并融入课程教学。大力整合智慧校园等媒介教育资源,开发和充实网络媒介素养教材库、案例库和微课群等新资源,积极构建智慧课堂等新媒介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并鼓励教师发散创新思维,举办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设计和新媒体教学创新竞赛,为持续推进普通高校在线课程的智慧化发展积蓄能量。
  4.3多模式融合教学,创新教学设计环境
  智慧课程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之间相互的融合形成的教学模式,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产生的课程形态也各不相同。而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要素叠加,而是各要素形成有机地整合,最终得到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更有智慧地教学,学生更有智慧地学习。
  例如:MOOC+SPOC模式,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MOOC解决课程内涵提升问题,SPOC就是订制课程,解决了学校差异化教学问题,也可创新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促进不同地区高校的协同发展。“网络课堂+翻转课堂”则是解决线下课堂系列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可实现课程资源和应用数据共享,营造开放合作的网络环境和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70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