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大学新生的学习特点,分别从提升人格魅力、思考式备课、提问式教学、针对性授课、科研进课堂以及鼓励式教育等六个方面,介绍“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O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3-011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055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YANG Xiu-li1 XIE Ming-hua1 YAN Xin2
  (1.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xu 224051, China;
  2.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chem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freshman, we introduc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and achieve a good teaching result through the six aspects of enhancing personality charm, thinking-based preparation, question-based teaching, targeted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he classroom and encouraging education.
  【Key words】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strategy
  如何才能上好“無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这是笔者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也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艰难蜕变,目前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现将一些教学策略在此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够为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1 提升人格魅力,与学生亦师亦友
  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神圣事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身教胜于言传,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无法取代的[1]。学生喜欢年轻靓丽的老师,但是更喜欢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其教学必然卓有成效。
  如何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并受学生喜欢且尊敬的老师呢?(1)需要有真本事,扎实全面的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过程高效有法,用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去征服学生;(2)做到个性鲜明,富有生活热情,善于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3)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尊重学生[2],多为学生着想,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只有站的高才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只有走下来才能与学生成为朋友,把握好度,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做到亦师亦友,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 思考式备课,传授如何学会的方法
  备课的过程不应该是机械记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思考总结的过程。尽管好多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早就烂熟于胸,比如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但对于学生却都是新内容,而且这些化学热力学函数非常抽象,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就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长久下去,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把自己变回学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以前是如何学会的那些内容,现在是不是有了更容易掌握的方法,在课堂上把我们如何学会的思路传授给学生。当然,教学水平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水平,我们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善于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事物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引发学生联想与思考,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去学习新的复杂的知识,这样他们会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备课是一门艺术,只有多思考,多理论联系实际,才使讲课生动有趣;只有传授了学生如何学会的方法,才能使他们免于机械记忆,真正的掌握知识的内涵。
  3 提问式教学,迫使学生学会思考
  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教育基本就是填鸭式灌输知识的过程,多数学生不习惯提出问题,更不敢质疑老师,普遍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多数化学、化工等专业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而刚摆脱高考的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还很不适应,在学习上仍在延续高中的学习思路,在课堂上虽然学习认真,但是缺少思考,不喜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更不擅长提出问题。如果放任这一现象,就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了观众,教师在上面讲的热血沸腾或是有气无力,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该玩手机的玩手机,该睡觉的睡觉,完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更应该采取提问式教学,迫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形成教师-学生的互动模式。鼓励学生质疑,各抒己见,敢于质疑老师和权威,创造自由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4 针对性授课,及时反馈与强化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普遍特点就是内容多,学时少,难度较大[3]。大学的授课无法像高中阶段一遍遍的给学生复习强化,如何像疾风扫劲草般地让学生一次性学会该学的内容,一定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虽然大学的学习内容难度系数很大,但是有很多知识点是学生高中时就已经学习或涉猎到的,因此一定要和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他们会的内容一句话带过,省出时间讲他们不会的东西。对于重点难点反复讲解,并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测试学生是否真的学会。每次课后都要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去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及时批改作业,在下一次上课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4]。
  5 科研进课堂,使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主要工作和永恒主题[5]。通过科研,可以使教师的书本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可以將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具体用途和发展方向,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比如笔者就在授课时就结合上课内容适时给学生讲解了本人科研中有关催化剂、晶体、配位化合物等知识,还配了很多漂亮新奇的照片,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不仅要给学生讲授科研内容,还要让感兴趣的学生亲身参与科研工作,因为参与科研工作是锻炼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笔者开放自己的实验室,筛选8名喜欢科研的同学参与本人的科研项目,经过半年的培训,学生已经基本可以进行独立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要这么做,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注重科研联系课本内容,比如课本讲晶型沉淀和非晶型沉淀时,笔者就让学生分两组合成出不同的沉淀进行比较,然后在课堂上让做过实验的同学进行发言,帮助其他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做科研,从大一就按研究生模式培养,充分发掘他们的科研潜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 鼓励式教育,适当批评,树立典型
  如何才能使学生长久的保持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觉得是成就感。如果学生觉得学习有成就感,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鼓励式教育[6],在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作业有创新思路或考试表现出色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为全班同学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会督促其他同学向好的方向发展。除了鼓励,也要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批评,不能助长学生坏的习惯和风气,比如抄作业。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形成集体凝聚力,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向好的同学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如是说。作为新时代大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想学什么,善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尽可能创造各种学习条件。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祯,邹艳敏.浅议大学课堂教学魅力的提升[J].科技视界,2018(30):154-156.
  [2]杨平,王志萍,徐晓丽,余洁,孙宇贞.大学课程教学中的真才实学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6):126-127.
  [3]张华山,郭小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49-51.
  [4]谭丽泉,周怀瑞.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7):136-137.
  [5]钟国清,杨定明.科研促进“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68-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71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