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淮安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分析了当前淮安市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疫病、投入、环保等问题,并就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淮安畜牧产业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    畜牧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23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echnique,epidemic disease,inve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in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nimal husbandry in Huai′an City,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and enlarge and strengthen the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in Huai′an City.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problem;countermeasure;Huai′an Jiangsu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需求增长,消费者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畜牧业促增收、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正面临传统养殖向现代畜牧养殖业过渡转型的挑战[1-2]。当前,随着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加之产业受到技术、疫病、投入、环保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淮安市养殖业正处于打破坚冰、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很大程度上,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3]。如何抓住机遇,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主攻方向,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淮安畜牧产业,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1    现状
  近年来,淮安市畜牧业工作以转型升级为核心,保生态、稳产能、提水平、增效益,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畜牧业发展呈现出稳中趋优的良好局面。畜产品总量稳中有升,建成淮阴、涟水2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2018年,肉猪出栏332万头,蛋禽存栏850万羽,较2017年分别增加了18.5%、4.5%;適度规模比重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生猪、肉禽、蛋禽和奶牛规模比重分别达到87%、93%、95%和99%,其中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72%;龙头示范带动不断增强,温氏、双汇等知名龙头企业纷纷入户淮安市投资兴建畜牧业项目,助推了淮安市生猪、家禽、奶业等多个畜禽品种规模养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成为带动规模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种质体系逐步完善,成功申报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淮安黑猪”。拥有新淮猪、苏淮猪原种猪场1个,构建了以淮阴种猪为核心育种场,江苏峻德等为扩繁场的苏淮猪品种繁育体系;生态健康养殖成新方向,积极推广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农牧循环生产模式等新技术、新模式,形成了盱眙县苏太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生态养殖典型。累计创建11个国家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以河南双汇、淮安苏食等为代表,全市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超过300万头;另外,全市肉禽加工也方兴未艾,盱眙三森集团年宰杀肉鸡600万只,洪泽华斯达公司宰杀肉鸡能力达3 000万只。
  2    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价格波动
  现代规模生猪养殖基础设施投入高,饲料原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都加大了养殖成本,而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再加上随着WTO规则全面结束过渡期以及自贸区的不断扩大,造成进口量增加,尤其是乳制品和牛羊肉的价格差价,国内畜产品面临国外市场的冲击与挑战,严重冲击了国内畜产品市场,畜禽生产效益空间受到挤压,畜禽养殖业市场风险形势逼人。
  2.2    疫控形势严峻   动物疫病以及产品质量安全都是市场剧烈波动的推动因素。任何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都会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造成产品销售的负面影响。当前,尽管全市动物疫情防控实现了稳定形势,但保持重大动物疫情控制的难度增加。超常的高强度、高密度免疫造成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病毒适应性变异不断进行,加大了免疫工作的难度;活畜禽的长距离贩运,带来了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动物疫病多变以及基层防疫体系薄弱极易导致发生流行疫情,养殖风险加大。
  2.3    企業融资不畅
  由于畜牧业经营比较分散、产业链条短等因素,不确定性较大,风险偏高,银行要求较高的风险收益率,同时养殖户往往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宅等固定资产不能进入市场,导致贷款难度较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不仅手续繁杂、利率较高,而且增加了经营风险。
  2.4    养殖用地制约
  淮安市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养殖用地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少地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没有将畜牧业用地纳入其中,当前的农村土地基本上都被划为基本农田,而且能满足畜禽养殖防疫条件的一般农用地较少,养殖场关闭搬迁后再发展遇到土地政策的严重制约,部分有意愿继续养殖的规模场无法落实异地新建,畜牧业面临再发展用地难问题,畜禽向非禁养区转移拓展缺乏空间。
  2.5    环保压力骤增
  当前,在农业污染攻坚战、“263”专项行动高压势态下,畜禽养殖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前所未有,“想生存,先治理”是规模养殖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全市畜禽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粪污处理上以政府推动为主,企业在粪污治理投入方面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中小规模企业及散户健康养殖意识有待加强,场区粪污收集处理设施改造投入不足,标准化、生态化程度不高,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均需提高[4]。同时,畜牧养殖农牧脱节矛盾较突出,破解养殖污染的关键技术和机制还不完善,尤其是小规模养殖场已成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2.6    产业融合不紧
  目前,淮安市的畜禽加工以初级分割为主,加工粗浅,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不高。全市大小屠宰场100多家,“一把刀、一口锅”现象占多数。畜牧业加工大企业、大集团、大集群培育发展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精深加工滞后,深加工比重低,营销网络不够健全,产加销衔接不紧密,产业增值空间受到制约。
  3    对策
  3.1    尽快出台或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一是优化养殖用地政策。各级政府要优先安排现代畜牧养殖用地项目,通过国土整治等途径新增的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优质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农村荒地、废弃地和非基本农田优先用于畜牧小区建设用地,缓解畜牧业发展用地难问题。二是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按照国家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以项目、基地、产业作龙头,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优化流转土地经营方向,调控土地集中规模,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现代生态畜禽产业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出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进入市场,作为抵押担保贷款融资,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活力。三是强化保险和信贷支持。深入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畜牧业贷款担保机制,尽快建立银行、政府、企业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明确责任划分,强化对银行的激励机制,达到共同防范融资风险的目的。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加大对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信贷扶持。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提高覆盖面,试点建立畜牧业贷款风险再保险机制,降低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进一步完善招商优惠政策,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手段,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畜牧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淮安[5]。
  3.2    切实加大现代畜牧财政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项目实施办法,可实施免配套或减少配套,减轻企业自筹压力。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完善提升畜牧业设施建设;二是地方财政支农项目中增加对畜牧养殖业资金支持比例,重点用于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改造、种养循环、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淮安黑猪产业开发等;三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畜牧产业,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3.3    提升规模畜禽养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
  以培育家庭农场和建设集约化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优化畜牧业供给结构,通过“改、扩、转、退”等措施,引导小散养殖场户有序退出,提升规模养殖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加快应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推进“智慧畜牧业”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养殖全过程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完善规模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进小散养殖场户畜禽粪便社会化处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持续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3.4    着力构建畜牧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强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按照“主体多元、合作多样、产业融合”的原则,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加工企业和市场对接,向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推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政府、协会和企业实施区域品牌、公共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三牌同创”,创牌、用牌和护牌“三措并举”,增厚农产品价值链,逐步建立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
  3.5    强化畜牧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支撑
  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围绕淮安市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组织实施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和高产攻关科技工程等关键技术攻关,逐步形成畜牧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畜牧业创新基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基层畜牧兽医体系能力建设,加大“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兽医服务体系在动物防疫、检疫、监测、无害化处理、畜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才尕.玉树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效益畜牧业的对策[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5,35(3):33-35.
  [2] 文小平,宋淑娟,李宏建.新疆阿勒泰地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浙江畜牧兽医,2017(4):14-18.
  [3] 陈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畜牧兽医,2014,36(1):23-25.
  [4] 苟红晶.庆阳市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情况及对策建议[J].牧业论坛,2014,30(10):62-63.
  [5] 王合锋.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J].吉林农业,2014(20):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