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蕹菜—菜苜蓿水旱轮作生态模式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蕹菜—菜苜蓿水旱轮作生态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水蕹菜、菜苜蓿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蕹菜;菜苜蓿;水旱轮作;生态模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6.904+.7;S64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07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张家港农业向着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广泛推广轮作休耕、绿肥轻简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设施农业上示范推广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等,以减缓连作障碍问题。菜苜蓿,又称草头,是江浙一带喜食的叶菜类。设施栽培菜苜蓿管理简单,一种多收,元旦上市,效益高。同时,它也是绿肥还田的主要作物,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等作用。但是,菜苜蓿不喜温,设施栽培江浙一带一般4月拔节开花,商品采摘结束,8月底至10月播种,4—8月为空茬期。水蕹菜浅水栽培可以起到减轻设施内连作障碍、洗盐压盐和减少草害等作用。而且4月播种,8月采收结束让茬,正好可利用菜苜蓿空茬。两者生态效益互补,实现了周年供应(补充伏淡季),一举多得。目前,张家港多个设施蔬菜基地推广应用这个生态模式[1],反响较好。该模式结合绿肥翻压还田、水旱轮作减缓了连作障碍,于设施内4月浅水栽培水蕹菜,8月结束让茬,可采收5茬,产量52.5 t/hm2,产值6.75万元/hm2;菜苜蓿播种前15~20 d排水降渍,9月至翌年3月种植菜苜蓿,播种1次可采收10~12次,累计产量可达30 t/hm2,产值22.5万元/hm2,4月菜苜蓿作为绿肥还田。该模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 水蕹菜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根据苏南地区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选用适合浅水栽培的青梗柳叶型蕹菜品种,如泰国柳叶空心菜、水上竹叶菜、江西大叶空心菜等。水蕹菜种子种皮厚而硬,直接播种会因温度低而发芽慢,如遇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则会引起种子腐烂。因此,播种前需催芽。即播种前5~7 d,先用55 ℃左右温水浸种30 min,然后用清水浸种20~24 h,捞起洗净后用纱布包好置于25 ℃左右的温度下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有60%左右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1.2 整地施基肥
水蕹菜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需水肥较多,宜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37.5 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675 kg/hm2,耕翻后耙平整细。棚内四周筑25 cm左右高的小高埂以保证蓄水。通常6 m宽大棚做3畦,畦宽1.5 m,畦间开沟,沟宽30 cm左右、深25~35 cm。
1.3 播种
在畦面上间隔10 cm左右拉30 cm左右宽的浅槽4行,然后将种子穴播在浅槽内,种子间距约2 cm,用种量150 kg/hm2左右,播种后拉平浅槽,覆土厚2 cm[2]。
1.4 田间管理
水蕹菜喜温,生长适温为25 ℃左右,可耐35~40 ℃高温。前期棚内温度低,应采用旱生栽培,保持表层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待外界水温达15 ℃时(棚内晴天中午温度一般在25 ℃以上)开始灌水,实施浅水栽培。进入7—8月盛夏季节,可采取遮阳网遮荫降温[3]。
1.5 收获
在群体株高20 cm以上时,在靠近地面留茬2~3节割收。根茬需露出水面,并适当追肥(一般整个生长期追施1~2次,尿素75 kg/hm2或磷酸二氢铵150 kg/hm2,另用菜苜蓿作绿肥还田),促进下茬水蕹菜生长。根据种植计划,8月结束采收,水蕹菜可采收5茬,产量52.5 t/hm2,产值6.75万元/hm2。最后一次采收后不再灌水,采收后清田让茬。
2 菜苜蓿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耐寒、抗逆性强、品质好的本地小叶种(本地居民喜食),或上海大叶种、浙江温岭大叶黄花草头等品种。
2.2 播种
为保证出苗率高,一般用带壳的螺旋状荚果种,根据水蕹菜让茬时间(播种前15~20 d,必须终止水蕹菜并排水降渍),8月中旬至10月下旬播种,用种量600~900 kg/hm2,播种前用50%多菌靈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浸种24 h,然后撒播土表,覆土均匀盖籽,并以微喷灌的方式浇1次透水。
2.3 肥水管理
施腐熟有机肥22.5 t/hm2,然后翻耕土壤,做畦,畦面宽1.5 m,沟宽25 cm,沟深20 cm,畦面要平。菜苜蓿收割1~2批后冬季大棚封闭前,追1次肥,用尿素75 kg/hm2均匀撒施(水淹后,应该不会很干燥的,无需喷水)。进入冬季后大棚基本封闭,尿素应谨慎使用,防止烧苗黄叶。
2.4 病虫草害防治
菜苜蓿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灰霉病、菌核病等,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和茎叶害虫蚜虫。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 g/hm2兑水喷施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 mL/m2对根茎部浇灌。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兑水喷雾;蛴螬、蝼蛄在整地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均匀撒施防治。严格过安全间隔期后采收。
播种浇水未出苗前,及时使用施田补(二甲戊灵)1 500~2 250 mL/hm2兑水喷雾封闭除草。出苗后应及时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清除田间各类杂草,确保每次收割时田间无杂草(水淹后草害减少,可视情况适当减少除草剂使用)。
2.5 采收
金花菜为1次播种,多次采收。播种后25~30 d可第1次采收(群体高度不超过10 cm),留茬3~4 cm,一般可采收10~12次,拔节前在株高10~15 cm时采收;拔节后在株高20~30 cm时采收,每次留茬提高2 cm,商品采摘宜在3月中旬结束。采收结束,及时将菜苜蓿翻耕还田作绿肥[4-5]。菜苜蓿累计产量可达30 t/hm2,产值约22.5万元/hm2。整个栽培模式,产值约有30万元/hm2,经济效益可观。
3 参考文献
[1] 陶笑,徐媛,袁建玉.张家港市设施蔬菜湿(水)旱轮作高效生态栽培模式[J].长江蔬菜,2019(14):19-20.
[2] 徐媛,袁建玉,杨兴国,等.张家港地区夏季大棚水蕹菜栽培试验[J].长江蔬菜,2012(2):32-33.
[3] 徐媛,陶笑,袁建玉,等.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模式[J].上海蔬菜,2017(6):45-46.
[4] 高玲,刘国道.绿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07(36):29-33.
[5] 李忠义,张静静,蒙炎成,等.绿肥还田腐解特征及培肥地力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2):14-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1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