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舒城县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总结了舒城县古树名木资源和保护现状,详细分析了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对策,以期为当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古树名木;保护;问题;对策;安徽舒城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    A
  古树名木属于森林资源的宝藏,是大自然给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1-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古树名木的整个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保护古树名木既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留下历史与文化。
  1    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现状
  舒城县辖21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国土总面积21.095万hm2,其中森林资源面积10.067万hm2。境内有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万佛湖5A级风景名胜区。截至2018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48.48%,林木绿化率53.19%,林木总蓄积量540.2万m3。根据第3次全县古树名木普查结果可知,现存古树名木477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5株,二级保护古树36株,三级保护古树434株,名木2株。
  1.1    分布不均匀
  全县总量不多,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西南山区,如万佛山国有林场、晓天、山七、五显、庐镇、汤池和春秋等乡镇。万佛山国有林场22株;晓天镇103株,占全县古树名木数量的26.2%,其他丘岗及圩畈区乡镇仅有零星分布。主要原因是山区交通不便,人为活动少,大部分古树得以保存,而其他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为干扰较多,部分古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人为破坏。
  1.2    品种较为丰富
  据初步统计,全县古树隶属于33个科,约有65个品种和亚种,主要为壳斗科、金缕梅科、核桃科、苦楝科、银杏科、榆科、松科和柏科等8个科。
  1.3    生存现状一般
  现存的部分古树由于树龄较大、根系吸收水肥能力下降、抗逆性差、易受病虫危害,生长衰退。据统计,长势较好的约占20%,长势一般的约占50%,长势较差的约占30%。同时,部分古树受到修路、建房、旅游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生存环境趋于恶化。
  2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不够,社会保护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宣传不够[3]。大部分群众对古树名木缺少应有的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认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与己无关,甚至无视一些不法人员盗卖、破坏古树的违法犯罪行为。
  2.2    管理粗放,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古树仍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缺乏有效管理。相对而言,隶属于机关单位、学校、寺庙等的古树名木,由于权属明晰,保护和管理一般较好。然而,那些无明确权属的古树名木,如城市公共区域、城乡郊野和鄉镇天然林地中的一些古树名木面临着很大的生存风险。
  2.3    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的保护手段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课题较少,缺乏成熟的保护技术手段。目前,古树名木的管理措施较宽泛和粗放,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3    对策
  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一样,其生命都是有限的,都会经历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等一系列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古树名木数量逐年下降,甚至濒临灭绝,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外因。除人为活动破坏外,雷电、冰雹、雨水、涝灾、风灾等自然灾害也会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死亡。二是内因。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不断降低,最终不能满足树木地上部分生长的需要,导致生理失衡,树势衰弱,直至死亡。然而,人们能够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延缓树木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从而让其保持健康,延长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加强人工管理
  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当地古树名木有保护和管理职责[4]。因此,林业部门要主动作为,定期组织专业调查,准确掌握每株古树的生长状况,因地制宜,因树施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使每株古树都能得到科学保护,最大程度地改善每株古树的生长环境,促进古树健康生长,最大限度地延长古树寿命。
  3.1.1    挂牌保护。在充分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对每株古树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同时,在古树周边竖立保护标牌,标注树种名称、生长年限、责任单位和注意事项等。
  3.1.2    设置围栏。部分位于街道、路旁、村旁等易遭受人畜危害的古树要就地修建围栏,圈地保护。必要时少数高大树木要安装避雷针,防止其受到雷击危害。
  3.1.3    整枝修剪。及时修剪枯死枝和衰弱枝,一般修剪幅度不宜过大。但对于发芽力较强、分枝能力旺盛的树种,当树冠周围的枝条发生枯萎时,应通过回缩修剪将快要凋零的枝条剪除,促进再生。特别是对于发芽能力非常强的树木,一旦树体部分死亡以后,发芽能力强的枝条依旧可以继续在根颈处发芽,此时可以将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而无法保存的古老树干砍掉,促进发芽枝条继续更新。对于部分树体倾斜幅度较大及严重下垂枝要打好支撑,防止树干倒伏。
  3.1.4    松土施肥。加强水肥管理,要注意根据需要及时对古树进行补水、排水和施肥。对于健康的古树来说,在生长期应适当翻松土壤,冬季应进行1次深耕,培养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应定期培土保护根系,以根部完全埋在土壤中为宜,防止根系外露受伤。每年秋、冬季,可于根际周围增施1次适当数量腐熟的有机肥。   3.1.5    防虫治病。古树很易发生病虫危害,导致古树出现枯死枝,甚至整株死亡。主要害虫为天牛类、小蠹虫类蛀干害虫以及蛾类食叶害虫。按照发生病虫害的古树实际生长状况,及时用毒签、打孔注药或喷洒无公害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3.2    坚持依法保护
  《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于2010年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依据。各地应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建議业务主管部门对相关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实行零容忍,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对古树名木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3.3    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古树、人人敬畏古树和人人爱护古树的良好氛围。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古树名木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积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认养古树、保护古树。
  3.4    加大资金投入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置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古树名木。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强化对古树保护资金使用状况的专项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4    结语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全面掌握本地古树名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制定详细的保护和管理规划,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城乡古树名木。因此,全社会都要担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保护珍稀古树名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5    参考文献
  [1] 陈明赞.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14-215.
  [2] 刘燕卿.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施[J].绿色科技,2018(5):101-102.
  [3] 钟志华.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140.
  [4] 李明春,郝群章,曾丽莉.古树名木衰亡原因及保护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4):49-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