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土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调动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文章从土建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智能学习平台,通过搭建平台资源、确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实施等环节,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低、自主学习能力弱的问题,为高职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高职教育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纲要精神,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力求以学生主动学习替代被动接受,并逐步改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变化教學手段,转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高职土建类专业基础课为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针对高职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中教学问题、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以及具体应用等3个方面行了研究,并探索形成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土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1]。
1 高职土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类课程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视化程序差,模拟工作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是高职土建类课程的主要特点,特别是以建筑识图和房屋构造为主的专业基础课在授课过程中无法让同学形成直观的印象,教学效果往往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才得以体现。
1.1 教师方面
由于受到课程特点和实训条件的限制,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纯理论讲授以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虽可增加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展示,但无法模拟土建施工现场的真实环境以及真实工作过程,以说教为主单向灌输知识的过程一方面无法即时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解答,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对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学习效果也差强人意,其导致的结果是课上被动接受,听不太懂;课下无心复习,教学效果不好。
1.2 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基础较为薄弱,不喜欢主动探究,对于学习过程的疑难问题也是能过且过,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无法形成直观印象的知识更是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使得“低头族”成群出现[2]。
1.3 资源方面
传统的教学过程没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授课完全应用板书、PPT等教学工具,偶尔会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而教学视频大多来源于公共网络媒体或是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过程中的自录视频,没有连贯性和针对性,想为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配备可视化的教学视频难度非常大,缺少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讲解知识点和技能点时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现象,并且此现象较为普遍。
2 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应用
为解决以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平台问题,首先应搭建健全、完善的平台,其次经过教学团队的分工合作逐步丰富平台资源,再根据课程特点选用适合学生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最终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1 选用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借助超星泛雅、智慧树等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前自学、课中助学和课后拓展3个环节。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与本次课程相关的教学任务和自学资源包,自学资源包中包括与本次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点、电子教材、课件、图片、动化、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零散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学习完成后可以参加学习平台上的课前自学测评,通过测评可以看到每位学生对于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点的掌握情况,为课上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课上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自学的测评结果重新设置课上教学的流程,包括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的重新整合,其与课前自学的区别是,课前所有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或者技能,知识或者技能之间没有前后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经过学生自学和测评后一部分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已被学生自学掌握,无需教师再逐一讲解;而课上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是平台将学生已掌握知识过滤后剩余的、学生通过自学无法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将这部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后再次发布教学任务,带着学生一起学习,逐步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上的学习过程,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微弹幕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课程结束之前可以对课前掌握较差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进行重新考核,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平台还可以给出课前自评和课上测评的效果对比,来比较每位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课后素质拓展环节是对课上教学内容的实务分析过程,由教师下发一个工程案例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该工程案例,无论解决的过程如何系统都会按过程给予评定。经过课前自学测评、课上导学测评、课后拓展测评3个环节的评价,系统可以给出每位学生的评价结果,教学可以根据结果并结合学生的薄弱环节再次通过班课平台或微信推送知识点讲解微课或学习视频,以供学生对于薄弱知识点的碎片化、针对性学习。
每个章节通过以上3个环节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3]。
2.2 搭建平台资源
平台资源的搭建首选要选用或自主研发一个合适的平台,本次教学改革主要选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公司一起自主研发的“专业发展建设系统”和“智能课程教学平台”。
(1)知识树系统。首先进入“专业发展建设系统”根据课程课时建立任务教学式知识树,知识树中包括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点3个内容。 (2)教材开发系统。在“智能课程教学平台”下的教材开发系统制作电子教材。
(3)资源库系统。在“智能课程教学平台”下的资源库系统上传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包括图片、讲义、微课、课伯、视频、三维动画、虚拟仿真等。并将给一个资源与“专业发展建设系统”中的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点进行关联,以确定在某一固定知识下显示与其相关的资源素材。
(4)试题库系统。在“智能课程教学平台”下的试题库系统制作试题。此部分试题可以在平台直接制作,也可以在试题模板中制作做后统一上传,题型在设置上要求必须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辨析题、工程实务分析题等,试题难度在上传平台前要分为“简单、中等、复杂”3个难度,其中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辨析题中的“简单和中等”难度的均可用于课前测评和课中测评,工程实务分析题主要用于课后职业素质拓展的测评。试题在上传时也要与每个任务下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点进行关联。
(5)搭建试卷库系统。在“智能课程教学平台”下的试卷库系统制作试卷。此过程可随时进行,主要是完成试题库中试题组卷的过程,按试题难度及任务点要点进行系统自动组卷和手动组卷,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6)作业库系统。作业库系统主要是给学生下发作业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此系统可将课前、课中、课后3次测评中的易错题自动设置为重点考核题型,通过教师手动关联即可实现作业题进行下发,也可重新建立作业库试题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针对课程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课程采用教学情境模式,每一个学习情境都包含相应的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均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六步法”方式来组织教学。在每个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均以小组团队学习为基础,以任务驱动教学为手段,通过理论学习环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技能训练环节、综合技能训练环节,使学生工作能力逐级递进,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3 结语
通过以上方式实施教学改革后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方式多样。课程改革后课程考核方式由结课考试改为过程性考核,其最终的成绩由每一个任务的课前、课中、课后3次考核成绩加权平均得出,考核更加具体,随机化程度降低。
(2)教学效果增强。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提高,职业技能大幅增强,特别是在实操考核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3)课堂关注度提高。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使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并自觉完成考核资讯任务。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平台的开发和课程信息化的应用以高职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史秉楠.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AutoCAD建筑装饰制图》项目化课程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2):17-19.
[2]王正一,金泽熙.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力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J].河南廣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7):92.
[3]余敏,徐宝林.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2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897.htm